黄龙溪古镇

默白

黄龙溪古镇位于成都市双流区西南,距成都市区40公里,1700年历史磨炼出古街、古庙、古堤、古民居、古码头“五古”风姿,形成一湖两河三寺七街九巷结构,集古蜀文化、龙狮文化、码头文化、市井文化一身,古色古香、古道热肠。 黄龙溪古称赤水,《水经注》载“武阳有赤水其下注江。建安二十四年,有黄龙见此水,九日方去。”又梁虞《荔鼎录》记“蜀章武二年,黄龙见武阳之水九日,铸一鼎,象龙形沉水中”千古一溪,因此得名“黄龙溪”。 龙潭湖是黄龙溪古镇内水域景观,与锦江、鹿溪河相连。锦江是成都的“母亲河”,在黄龙溪镇出境,而鹿溪河则是锦江的支流。龙潭湖为古镇增添了水的灵秀之气,和古街、古建筑映衬成川西水乡画卷。湖水清澈,周边绿树成荫。龙潭湖与真龙街相连,溪水从街中央潺潺而过,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历史韵味。 真龙街以龙为主题,街道设计装饰融入龙元素,体现黄龙溪深厚的龙文化。漫步真龙街,可以参观木雕、剪纸等传统手工艺作坊,感受传统技艺魅力。 真龙街中央一条小溪潺潺流过,喷水龙头、水车、石磨等传统装置展现川西水乡古朴风貌。河边有茶馆,游客在此喝茶打牌聊天,享受慢生活趣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div>古道西风龙爪,三人行在天涯。</div> 古龙寺,镇上最早的寺庙,始建于清初,300多年历史。古龙寺属佛教禅宗五宗七派之一的黄龙派。禅宗自初祖达摩,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之后,分为六祖惠能的南宗禅及神秀的北宗禅。南宗禅主张顿悟,中唐以后渐兴,成为禅宗主流。慧能以下南岳怀让一系分出临济宗、沩仰宗两家,青原行思一系分出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三家。后临济宗又分出黄龙派和杨岐派,合称五宗七派。黄龙派的创始人是唐末慧南禅师,他常以“生缘、佛手、驴脚“三转语勘辨门徒,三十余年无人能悟对,俗称黄龙三关。宋淳熙十三年(1186),日本僧人明庵荣西来华,受学于黄龙派,归国后开日本临济宗建仁寺一派,成为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之黄龙派。但到了元朝,黄龙派受到压制,并入杨歧派。禅宗宗派如此纷繁复杂,终于由盛而衰,到现在只有临济、曹洞还有点势力,其他的都不剩了了。 镇江寺原名镇江王爷庙,建于清初,最初供奉民间水神杨泗将军,是船工祈求航运平安的祭祀会所。后来佛教昌盛,王爷庙逐渐转型为佛教寺院,供奉西方三圣。镇江寺从道教寺庙转型为佛教寺院,说明佛道两家在信仰竞争中佛家占据优势,<br>杨泗将军原是湖南民间道教水神,“湖广填四川”时传播至四川地区,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为杨泗将军圣诞,有善男信女会来此朝会,说明道教信仰并未消失。<br> 潮音寺约建于康乾,从名称可知供奉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观音信仰在俗世始终受热捧。建筑布局紧凑,体现了明清川西建筑朴实自然、精简飘逸的自然美。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信仰呈向多神状态,比如地方核心区域建文庙遵儒家孔子,如果把儒家列为宗教,则儒教算一神教或一人教。道教道观一般建在山野郊外,配合清静无为的宗旨,道教供奉神和仙,如三清、玉皇大帝、西王母、真武大帝、文昌帝君等神祇,也奉护法神将如关帝、水神、灶神、土地神等,呈现多神教特征。佛教供奉更多,主要有佛、菩萨、罗汉和护法天神等,佛又有三身佛、三世佛如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报身佛卢舍那佛和应身佛释迦牟尼佛等,还供奉菩萨如观音、文殊、普贤和地藏等,可见佛是多神教。“天下名山僧占多”,佛家占据的地盘是最多的,黄龙溪一街三寺,最终为佛家所掩既是明证。 龙潭湖广场枕江楼,仿古建筑,采用传统土木结构,古朴典雅。节日期间枕江楼会开展火龙灯舞、百人抬龙船等表演。 仿清街88号消防队,黄龙溪拥有大量木质建筑和民俗“烧火龙”等表演活动,存在火灾风险,消防正当其时。 黄龙溪码头曾有“朝出锦官城,夜宿黄龙溪”的繁荣景象。 西汉时期这里就是水运枢纽,唐宋成为连接川滇的商埠,明清更是发展为成都东南最大的码头,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 过去商贸云集,现在游客纷至。 <p class="ql-block">  老街“清时广肆”亭亭入阁,清代店铺林立,街肆沿河而建,方便货物运输和交易。复兴街是保存最完整、最具历史韵味的区域,保留明清风貌,为游客提供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机会。</p> 老街保存了很多清代穿斗式木结构建筑和民国砖木建筑。这些古建筑不仅见证了古镇的历史变迁,也体现了当时商业的繁荣。 我们选了一栋一百多年老宅改造的茶馆坐下来休息,在这个凝固的历史空间里,内心的愉悦感缓缓升张,民国什么样子就在眼前,四川军阀虽然混战,但基本商贸活动并未停止,天府之国的安逸处处可见。 <p class="ql-block">  新修的仿古现代水景,占据大地盘,与老街形成敏感对比,好处是能容纳更多游客。</p> <p class="ql-block">  新街游人明显不如老街,象这样的摩托是进不了老街的。</p> <p class="ql-block">  牌坊式门楼是老的,路面基础加固,载上树木铺上青石,又是一重天地,本地老人喜欢这里的安静,游客嫌城市高密喧嚣,老街居民嫌游客流动污染。</p> <p class="ql-block">黄龙溪古镇:</p><p class="ql-block">肤色纷呈黄龙溪,</p><p class="ql-block">牌坊老木具园名。</p><p class="ql-block">砖青瓦黛鹿溪笑,</p><p class="ql-block">桥底鱼闲桨把轻。</p><p class="ql-block">三庙一街波罗蜜,</p><p class="ql-block">两湾五巷古来今。</p><p class="ql-block">风情淡淡榕树下,</p><p class="ql-block">心曲斑斑和虫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