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麻回忆录(二)

林先生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啪一一”!一大堆布机的木挡背板被我带领保养小组的工友抛在了车间前面的马路上。 </p><p class="ql-block"> 我们望着这批布机的维修机配件,冷哼着,一副不屑的神情。其实我心里清楚,这是正在向车间领导发泄不满呢。 </p><p class="ql-block"> 事情并不复杂。因为这段时间人员缺勤严重,直接影响到了我们保养小组的工作安排。作为北织布机保养的组长,我多次向车间提意见,要求车间重视并帮助解决人员问题,却都迟迟没得到解决。这些抛在马路上的都是需要及时维修的机配件,因缺人手,不能用于生产,急得我走投无路,只好采用这样的极端办法,意图给车间领导施加压力。 </p><p class="ql-block"> 机配件是搬到马路上了,但并不能真正解决维修问题,还影响了马路的通行。过了一段时间后,我有点后悔了,后悔自己不该这样冲动。想让大家把这些机配件再搬回工场间,又心不甘情不愿。正徬徨间,车间管设备的副主任詹德生来工场间找我了。 </p><p class="ql-block"> “年少气盛!”詹主任一见到我就严历地对我吼了一声。我一楞,心里虽有点打鼓,却准备再倔犟一下。但是,本该有的急风暴雨却没有随之而来,只见詹主任脸上换上了微笑,走过来拍了拍我肩膀,径直把我拉到了无人的工具室。 </p><p class="ql-block"> “唉!”他盯着我看了足足一分钟,不说话却开口叹了一声。我有点纳闷,本想要说的那带着些激烈情绪的的话也被堵了回去。“你呀,真是年少气盛,就和当年的我一个样。”说着,他拉我坐了下来。“你人手缺影响生产心里急我理解,但你也不能这样冲动呀。当年我二十多岁时,就像你现在一样,易冲动,结果碰了很多鼻子,把头都碰肿了。你看我现在遇事从容,就是那些年碰鼻子碰出来的。” </p><p class="ql-block"> 这场谈话进行了整整一个小时。詹主任把我的这种冲动行为从生产角度,再到个人角度,然后又上升到社会层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指出我这样做带来的后果和有应该采取的应对解决办法。临走前,他重重拍着我的肩膀说,年轻气盛,不是坏事,关键要做好自我引导,把它变成工作动力。 </p><p class="ql-block"> 那次谈话,可以说影响了我的一生,以后每当我遇到了类似的冲动场景,我都会想起詹主任那次拍着我肩膀对我说的话。也从那次谈话以后,我也把对他的称呼从詹主任改为了詹师傅。从此我的人生中也多了一个忘年至交的导师加挚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