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看似毫无意义的争论

卓韦

<p class="ql-block">文/卓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笔者所著电吹管艺术文论《管韵之旅》一书中曾有一篇文章专门讨论过电吹管是不是“老人玩具”的问题,最近电吹管界又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对此,本文再进一步展开自己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大凡学习过文化史或文学史的人皆知,人类所有乐器的原始属性皆为“玩具”。艺术活动本就是在生产劳动中释放剩余精力的游戏,音乐活动亦在其列。故而,若有人以贬低之态言电吹管为玩具,而视其他乐器为正统,此乃肤浅片面之见。玩电吹管者若闻此言,亦不必与之争执,争论不休实无意义。</p> <p class="ql-block">  乐器者,演奏音乐之器具也。因发音材质、腔体形态与大小、气息运用方式、按键技法之不同,每种乐器皆具独特音色与听觉感知,以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力。其区别仅在于部分乐器易学,部分则难。无论难易,皆为演奏音乐之器具(包括鼓锣钹镲等打击乐器,乃至口哨)。笔者以为,言电吹管为玩具者,并非全无道理,想必是因电吹管与传统原声乐器相比,其技术难度较低之故。</p> <p class="ql-block">北京王建民(愚叟)老师</p> <p class="ql-block">  毋庸置疑,电吹管作为新兴电子科技产物,其发音特性与原声乐器截然不同。其一,电吹管离开电源与扬声器则无声,管体本身并无声响,其音色全赖电路板(芯片)存储,与硬件材质无关;其二,其声音的采样、合成,无论是对原声乐器音色的复制还是电子音,皆非乐器硬件的自然音源;其三,与传统原声乐器相比,电吹管的确更易学习,入门门槛较低,短短数周即可学会吹奏一般曲目,尤其对曾玩过传统吹奏乐器者而言,几乎无需学习,稍加性能熟悉即可熟练把玩。何以如此?除键盘乐器外,其他原声乐器皆面临音准难题:气鸣乐器对气息输入与口型角度要求极高,弦乐器对按弦指距与弓法力度要求亦高,往往非数年甚至数十年苦练而不得,电吹管之音准则完全预先设定,演奏者之气息大小、指法速度、装饰音技巧皆与音准无关,所谓苦练仅关乎音乐情绪之表现,此乃学好学精电吹管之重点与难点所在,与其他原声乐器难度并无二致。况且,若单论操作技术,将电吹管内在功能发挥至极致,使其在各种曲风演奏中产生最佳效果,并非易事。比如,演奏一首乐曲时,当前音色之滤波、颤音、滑音、弯音、合唱、混响等技术参数应设为多少为宜?不同参数之音乐表现结果是截然不同的,难就难在并无独立或统一的艺术标准,好与坏皆取决于演奏者之音乐听觉与感觉,或称为个人的音乐审美意识。 </p><p class="ql-block"> 谈及音乐旋律情绪的表现与音乐文学思想的诠释,笔者敢言,无论电吹管还是其他传统乐器,同样是不易的,它需要演奏者具有深厚文化修养与音乐素养的长期积累,以及对音乐艺术灵性的彻悟,乃至个体人生经验的沉淀、感悟与内在心性。由此可知,电吹管虽易学,但绝非人人皆能学好、人人皆能学精的普通玩具。否则,所有学习者的演奏水平将无优劣之分。若有人在数月或一年内吹快曲能达到每分钟180~200拍之速度,且吐奏音符清晰饱满、激情澎湃、流畅丝滑,吹慢曲能达到情感深邃、韵味悠长、引人入胜、直击灵魂之境,则我们不得不承认电吹管确为玩具,甚至为幼儿玩具。</p> <p class="ql-block">  或有人问,正规管弦乐团为何不用电吹管?甚至以此断言电吹管“不登大雅之堂”。众所周知,正规管弦乐团中之原声乐器配置已然完整且成熟,此配置已能有效完成演奏对象(音乐作品)之表现需求;其二,电吹管绝大部分音色皆由原声乐器采样合成,属其自身者仅电声音色,而此音色在乐团作品表现中并非必需;其三,电吹管采样音色仅为模拟音色,即使最接近原声乐器之声,仍与原声乐器存在差距,尤其在其几个八度音区中,相似度较高之声音音域狭窄,高、低之音色大多失真,倍高、倍低音则愈发相去甚远。其摹拟音色与原声音色之对比,恰如AI技术制作之人像图片与真实人像摄影之对比,虽美目而虚假,缺乏灵动。然在传统乐器的业余小乐队中,若演奏某作品急需某种原声乐器,又苦于无此乐器之乐手,则笔者以为,完全可代之以电吹管的摹拟音色,虽较原声有所逊色,但毕竟聊胜于无,对整部作品之表现效果亦无太过明显负面影响。此恰似完成一组叙述故事之照片时,若缺一幅必需之照片,可用AI技术制成以充数,确保故事画面之完整性。</p> <p class="ql-block">与卞北京留念老师</p> <p class="ql-block">与成都罗捷老师</p> <p class="ql-block">与深圳王葆栋老师</p> <p class="ql-block">  电吹管相比原声乐器,的确更具趣味、更好玩,它音色多、变调易、音域广、不费力、易掌控等优势皆为原声乐器所无,此亦为爱好者队伍日益壮大,甚至不少原声乐器玩家亦加入电吹管队伍,甚至放弃原声乐器之根本原因。无论如何,我们切莫以电吹管之学习难度和电子音色与原声乐器相较,亦莫厚此薄彼、相互排斥,当客观认识两者之异同。凡自己喜欢、爱好、适合自己的皆为好物,凡能阐释音乐、表情达意且能给人以审美情趣与心理愉悦之玩具皆为好乐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06.19写于上海</p> <p class="ql-block">与佛山高涛老师</p> <p class="ql-block">与北京陈振镒老师</p> <p class="ql-block">与重庆程勇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