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时光的艺术行者一一乔青国

梅开二度

<p class="ql-block">  在艺术的广袤天地里,总有一些人以非凡的毅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方艺术疆土。乔青国,这位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便是这样一位在锋刃金属版画领域独领风骚的开拓者。他的人生与艺术创作,犹如一部精彩的传奇作品,深刻影响着当代艺术的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平凡到不凡的逐梦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3年,乔青国出生在一个普通职工的家庭。从小就未尝过富足滋味的乔青国,自懂事起就表现出奋发图强的强烈欲望,平凡的生活更激发了他追求美好的热情。小学时期,他对艺术的热爱与向往已初露端倪,天赋异禀的他展现出对绘画的浓厚兴趣。他常常在纸上丶地上用简单的工具勾勒出心中的世界。1971年,乔青国就业在一个区属小集体企业。尽管面临生活的种种磨难,乔青国对艺术的追求却从未泯灭。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他就通过临摹画册丶研究名家作品来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缺乏绘画材料,他就想尽办法寻找替代品,坚持自学练习。</p><p class="ql-block"> 凭借着这份执着与热爱,乔青国逐渐在绘画领域崭露头角。然而,他并不满足于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36岁那年,他因工伤去北京治疗,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锲金画;那种在铝板上用钢刀刻画的独特质感和线条表现力,深深吸引了他。从此,他踏上了锲金画的探索之路。乔青国成名前是工厂的一名金属模具工。他从事的模具工作,促使他不断研制出各类形态各异的金属切削刀具;他的这一技术专长,使他在日后锲金画的创作中,发挥出别人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他那升级版的锲金画刀具和工艺,逐渐征服了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他的启蒙老师刘鸿雁(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为此特建议他以“锋刃金属版画”技艺拓荒者置顶锲金画的最高殿堂。从此,流传古今三千余年的锲金画工艺,又增添了一缕不同凡响的靓色一一锋刃金属版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锋刃下的艺术传奇</p> <p class="ql-block">  锋刃金属版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乔青国以滿腔热情深耕锋刃金属版画三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作技巧。他以数十种形状怪异的钢刀代笔,融合中西绘画技法,用千变万化娴熟的刀功和技艺,在经过特殊处理的铝板表面手工镌刻,以粗细线条及疏密的点丶线丶面为基础的造型手法,刻画出栩栩如生的艺术精品。其艺术语言与思想情感活灵活现的注入到每幅作品中,作品熠熠生辉丶光影摇曳的艺术质感使参观者为之震撼不已!</p> <p class="ql-block">  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中国文代特有的风骨,并特别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在创作《孔子》时,乔青国深入研究孔子的生平及儒家思想的精髓,力求通过画面,展现出这位伟大思想家的智慧与神韵。他用粗犷而细腻的刀法,完成毛笔的抑扬顿挫;以强烈的金属质感,鲜明的地域文化,烘托出孔子完美的智者形象。画面上的每一刀,都是他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与感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敬意。</p> <p class="ql-block">  在《西王母》的创作中,乔青国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以传承传统文化的情思,用锋刃金属版画的特殊艺术形式,精心细腻地雕刻出细技末节。钢刀的各种刀法巧妙组合,展现了西王母雍容华贵丶超凡脱俗的慈祥与智慧;强烈的金属质感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视觉效果更加突出;作品既保持了中国绘画的传统特点,又彰显了金属工艺的超凡表现力。</p> <p class="ql-block"> 乔青国的作品意境深远,结构严谨,大气辉宏。在雕刻技艺上,他精湛细腻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法多变考究。利用点丶线丶面形成的黑白对比,展示出金属质感的形式美与视觉美,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完美地结合。他创作的《&lt;八十七神仙卷>局部》,通过细腻的雕刻,将原作中神仙们的飘逸神态丶灵动身姿栩栩如生地呈现于金属板上;其线条流畅自然,疏密得当,仿佛能让人感受到神仙们在云端漫步的悠然意境。</p> <p class="ql-block"> 荣誉背后的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乔青国的艺术成就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誉。1999年,作品《孔子》参加中国文联举办的首都艺博会,荣获优秀作品奖。2000年,作品《孔子》丶《西王母》丶《&lt;八十七神仙卷&gt;局部》等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荣获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展金奖,他同时被授予“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称号。2002年,作品《小提琴家》随中国文化部参加了新加坡国际艺术交流活动,被授予最佳创意奖。2006年,《<八十七神仙卷>局部》荣获国家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艺术才华的肯定,更是对锋刃金属版画这一艺术形式的推广与传播。</p> <p class="ql-block"> 他的作品被社会各界及收藏家视为收藏珍品,走进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视野。其作品的收藏价值不仅体现在艺术审美上,更在于其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通过他的作品,更多人了解到了锋刃金属版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激发了人们对传统艺术创新发展的关注与思考。</p> <p class="ql-block"> 2006年,倾注乔青国六年心血,精心雕刻数十万刀的唐代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全卷终于收官。吴道子原作描绘了道教中的南极和东华两帝君在众仙官丶侍从丶仪仗的陪同下,率领真人丶神仙丶金童丶玉女丶神将前往天上朝拜元始天尊的宏大场景。该画是中国历代字画中道教神仙画的经典之作。吴道子所绘的绢本水墨白描《八十七神仙卷》纵30厘米丶横292厘米。乔青国的锋刃金属版画《八十七神仙卷》在原作基础上大胆创新,再创作的图幅调整到纵50厘米丶横660厘米。画面人物安排高低有致,疏密相间,线条流畅舒缓,节奏韵律圆润雍容;把帝君的庄重丶力士神将的威武丶仙女的丰腴娴娜丶金童玉女的天真烂漫,刻画的如梦似幻丶栩栩如生。中国著名重彩工笔画画家丶北京艺术学院教授丶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副主任丶北京市工笔重彩画副会长刘福芳以“大胆创新丶对原作进行了再创作,提升了原作的艺术感染力丶成就斐然”,对乔青国锋刃金属版画《八十七神仙卷》给予了极高评价。</p> <p class="ql-block"> 鉴于乔青国在锋刃金属版画领域的骄人成就,2015年七月份,青岛市和山东省有关部门着手准备为乔青国正式申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然而,黄天不作美,2015年十月份乔青国突发脑溢血憾然离世;一代锋刃金属版画的拓荒者如流星般不幸泯灭……乔青国用他的不朽人生,完美诠释了对锲金画艺术的执着追求,他创作的数十幅锋刃金属版画作品是他艺术灵魂的结晶。乔青国从平凡的生活中走来,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攀登,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创作成就,在当代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影响也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深远。从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传承三千余年的中国锲金画历史殿堂里,又镌刻上了一位足以比肩先贤丶震撼苍穹的风流人物的名字一一锋刃金属版画工艺美术大师乔青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传记作者:梅开二度</p><p class="ql-block">宣传推介: 13708978436</p><p class="ql-block"> 13391381079</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于青岛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