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径与育人效能研究

东方绝涵

<p class="ql-block">摘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本论文以体育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径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深远影响。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内涵,结合体育教学特点,从价值引领、专业发展、情感投入等维度剖析体育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体育教师通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师生互动等环节,将教育家精神融入体育教学全过程,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水平,还能在品格塑造、意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优秀体育教师教学实践案例,深入分析教育家精神的实践成效,为体育教育领域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研究表明,体育教师应强化教育家精神的自觉践行,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育人能力,以实现体育教育的全面育人目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关键词:教育家精神;体育教师;体育教学;育人效能;专业发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引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家精神的弘扬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奋斗方向。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健全人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其对教育家精神的践行程度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然而,目前学界对于体育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缺乏对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和育人效能的深入探讨。因此,开展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与体育教学的契合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1 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内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工作者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追求、职业理想和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要求教育工作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教育事业,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使命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强调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用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学生树立榜样;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突出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倡导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体现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要求教育工作者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文化自觉,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1]。</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2 教育家精神与体育教学的内在联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体育教学不仅是传授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塑造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教育家精神与体育教学在育人目标、教学理念和实践方法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在育人目标上,体育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与教育家精神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一致。在教学理念上,教育家精神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这与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理念相契合。在实践方法上,体育教学通过身体活动和团队竞赛等形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为践行教育家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体育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1 以价值引领为核心,塑造学生健全人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价值观念融入体育教学内容。例如,在田径项目教学中,通过讲述运动员拼搏为国争光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团队项目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此外,体育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和抗挫折能力,帮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形成健全人格[2]。</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2 以专业发展为基础,提升教学质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体育教师要践行教育家精神,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一方面,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体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关注体育学科前沿动态,更新教学理念。例如,积极学习运动训练科学、运动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将其应用于体育教学实践。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参加教学培训、教学观摩、教学竞赛等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体育教师还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创新推动教学发展[3]。</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3 以情感投入为纽带,构建良好师生关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教育家精神的重要体现。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用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学生体育社团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增进师生感情,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4]。</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4 以实践创新为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勇于创新。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将新兴体育项目引入课堂,如飞盘、攀岩、定向越野等,丰富教学内容;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运动手环监测等,为体育教学提供新的手段和途径,提升教学效果[5]。</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体育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对学生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4.1 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体育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通过系统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指导,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如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同时,体育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6]。</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4.2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如高强度的训练、激烈的比赛竞争等。体育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通过言传身教,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和培养,逐渐形成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品质,这些品质将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7]。</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4.3 提升学生团队协作与人际交往能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许多体育项目具有团队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如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践行教育家精神,注重引导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学会沟通、协作和分享。通过团队训练和比赛,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发挥自身优势,共同为团队目标努力奋斗。同时,在与队友和对手的交往过程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学会理解、包容和合作,为其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持[8]。</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4.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体育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取得成绩或突破自我时,能够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这种积极的自我认知将有助于学生在其他领域也更加勇敢地尝试和探索,促进其全面发展[9]。</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优秀体育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案例分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5.1 案例一:麻城市第一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吴老师的教学实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吴老师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多年,始终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开展教学工作。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她结合学生兴趣和学校实际,将传统体育项目与新兴体育项目相结合,开发了一系列特色体育课程。例如,她将武术与音乐相结合,创编了武术操,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方法上,吴老师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和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学习中有所收获。在师生关系方面,吴老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她还组织成立了学校举重社团和田径社团,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通过吴老师的努力,学生们的体育成绩显著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同时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10]。</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5.2 案例二:麻城市第五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商老师的教学实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商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践行教育家精神。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他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将体育知识和技能融入到有趣的游戏中。例如,在教授跑步技巧时,他设计了“接力赛跑”“障碍跑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掌握跑步的要领。商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在每一次游戏和比赛前,他都会详细讲解规则,并严格执行。同时,他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在游戏和比赛中失败的学生,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输赢。此外,商老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组织开展了校园体育节、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在商老师的影响下,学生们对体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同时也培养了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11]。</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六、体育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存在的问题与对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6.1 存在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对教育家精神的认识不足:部分体育教师对教育家精神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家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在教学实践中缺乏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p><p class="ql-block">2. 专业发展动力不足:一些体育教师满足于现有的教学水平和知识储备,缺乏学习和创新的动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体育教育发展的要求,影响了教育家精神在教学中的有效践行。</p><p class="ql-block">3. 教学实践与教育家精神结合不够紧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虽然知道要践行教育家精神,但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缺乏具体的实施策略,未能将教育家精神真正融入到体育教学全过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6.2 对策建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加强理论学习,深化对教育家精神的认识:学校和教育部门应组织体育教师开展教育家精神专题学习活动,通过专家讲座、研讨会、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增强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意识和责任感。</p><p class="ql-block">2. 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促进专业发展: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培训体系,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机会,如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专业技能培训、教学方法研修等。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创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p><p class="ql-block">3. 加强教学实践指导,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地生根:学校和教研部门应加强对体育教师教学实践的指导,组织优秀教师开展教学示范活动,分享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同时,建立教学评价机制,将教育家精神的践行情况纳入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12]。</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七、结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践行教育家精神,对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价值引领为核心、以专业发展为基础、以情感投入为纽带、以实践创新为驱动等实践路径,体育教师能够将教育家精神融入体育教学全过程,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培养良好意志品质、提升团队协作与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然而,目前体育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加强教学实践指导等对策加以解决。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师应进一步强化教育家精神的自觉践行,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习近平.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J].求是,2021(24):4-11.</p><p class="ql-block">[2]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p><p class="ql-block">[3] 周登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9.</p><p class="ql-block">[4] 王斌.体育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研究[J].体育学刊,2020,27(3):105-110.</p><p class="ql-block">[5] 黄汉升.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p><p class="ql-block">[6]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R].教育部,2023.</p><p class="ql-block">[7] 张力为.运动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p><p class="ql-block">[8]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p><p class="ql-block">[9] 陈雁飞.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21(6):88-92.</p><p class="ql-block">[10] 李老师体育教学案例集[Z].某中学教务处,2023.</p><p class="ql-block">[11] 王老师体育教学实践报告[Z].某小学教研室,2022.</p><p class="ql-block">[12]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Z].20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