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门外汉”到“桃专家”:邵东返乡青年书写乡村振兴新传奇

今日传媒网肖华东

<p class="ql-block">“种下三棵树,年入5000元,也当得一个儿子!”邵东市黑田铺镇高家铺村低保户肖红梅站在硕果累累的黄桃树下,难掩笑意。这甜蜜的丰收背后,是返乡创业者刘俊祥和他的伙伴刘军、李卫国用五年光阴书写的乡村振兴故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6月18日,记者走进湖南御乐香农产品有限公司黄桃基地(黑田铺镇高家铺村),漫山遍野的桃林郁郁葱葱,沉甸甸的果实压弯枝头。皮肤黝黑的公司法人代表刘俊祥穿梭其间,动作娴熟地检查果实生长情况,俨然一副资深果农模样。谁能想到,这位“黄桃专家”五年前还是经营烟具工厂的商界能手?</p> 刘俊祥在检查黄桃长势 <p class="ql-block">2020年,有着农业梦想的刘俊祥毅然停顿镇外红火的生意,怀揣“发展庭园经济,带动乡亲致富”的朴素愿望回到家乡。面对石头山与撂荒地,他扛起锄头、背起药箱,开启了充满荆棘的种桃之路。头两年,缺乏技术的他遭遇产量低迷、品质欠佳的困境,无数天辛苦劳作最终却大失所望。“干农业风险如此之大,这条路究竟能否走通?”挫败感也曾让这位硬汉陷入迷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黄书记在基地察看 刘军在基地辛勤劳作 <p class="ql-block">但对土地的热爱与对承诺的坚守,刘俊祥选择逆流而上。他带领团队开启“求学之旅”,好几次奔赴知名种桃产区。在示范园里,他们常常一待就是大半天,观察老师傅下剪手法、研究树形塑造,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条条种植心得。经过反复实践,刘俊祥独创光照利用率极高的“鱼骨形”修剪法,总结出根据树势、季节精准施肥的技术体系,从“门外汉”蝶变为行业行家。</p> 李卫国在调试除草机 包装黄桃出园 <p class="ql-block">如今,他的220亩黄桃基地迎来丰收,今年产量达20余万斤。这里产出的黄桃单果重超5两,甜度高达14.7度,以果大、味甜、色泽鲜艳的品质迅速打开市场。而这份甜蜜背后,是刘俊祥对绿色种植的坚守——基地禁用农药、除草剂,改用有机肥,通过人工除草与生态防虫,确保每颗黄桃都达到“有机、环保、绿色、无公害”标准。</p><p class="ql-block">“个人富裕不是终点,乡亲共富才是目标。”刘俊祥将自己摸索出的种植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邻。他的黄桃基地成为乡村就业“蓄水池”,常年吸纳10余名村民就业,年均用工超1000人次。从剪枝到管护,他手把手教学,帮助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p> 黄桃长势漂亮 <p class="ql-block">站在新的起点,刘俊祥的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他正与政府、企业洽谈合作,计划开发桃汁饮品、桃干等深加工产品,提升产业附加值;同时积极拥抱电商浪潮,筹备通过直播带货让黑田铺镇黄桃走向全国。“我要让家乡的黄桃成为乡村振兴的‘金果子’!”这位返乡创业者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p><p class="ql-block">从商业精英到“桃产业领路人”,刘俊祥用汗水浇灌土地,以技术赋能农业,不仅让撂荒地变身“花果山”,更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他的故事,正是无数返乡创业者扎根乡土、追逐梦想的生动缩影。(中国新报记者 肖华东 特约记者 王莉娜 王小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