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行(之三)——呈坎的民居与社火

远影孤帆

<p class="ql-block">朋友知道我到了徽州,建议我一定要去呈坎看看。</p><p class="ql-block">于是我来呈坎了。</p><p class="ql-block">呈坎,国家AAAA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不过是徽州的一个古村落的呈坎村,能被授予AAAAA级景区,呈坎必有它的特色。</p><p class="ql-block">走马观花。半天下来,我眼里的呈坎,得益于祖上物质的,和非物质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u>呈坎民居</u></i></b></p><p class="ql-block">呈坎的徽派民居,是徽州古建筑杰出代表,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呈坎作为罗氏家族的聚居地,已有八百余年至一千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呈坎村古建筑群是中国徽派建筑的杰出代表,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呈坎现存建筑群,主要建于明初至清末,时间跨度从宋朝延续至清朝,现存150多处古建筑,据说呈坎民居历史序列比故宫更丰富‌。</p><p class="ql-block">呈坎的民居建筑,涵盖亭、台、楼、阁、桥、井、祠、社及民居等,融合石雕、砖雕、木雕、竹雕及彩绘艺术,体现徽派“古、大、美、雅”风格‌。</p><p class="ql-block">最具‌代表性建筑‌,是罗东舒祠。</p><p class="ql-block">罗东舒祠(宝纶阁)‌,明代建筑,占地3000平方米,以24根从云南经数年时间才运到徽州的金丝楠木柱著称。导游吴娟娟介绍说,其中四根最大的金丝楠木柱,每根价值3亿元人民币,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艺术水平最高的民间祠堂‌,也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p><p class="ql-block">作为徽州最大的祠堂,罗东舒祠主殿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粗壮的冬瓜梁,把大厅显现得肃穆、庄严。</p><p class="ql-block">徽派建筑梁粗柱瘦的特点,在罗东舒祠得到了最经典的体现。</p><p class="ql-block">‌呈坎村里迷宫般的,宽约三米左右的弯曲街道里,还有燕冀堂、后罗祠等国家级保护文物的民居,均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呈坎小巷里的一个转角——一堵耸立在小巷丁字路口,呈90度折角的民宅,在路口转折处屋主将自己的屋角,由90度角,往里切了约一尺(30cm左右)。这样一来,给逼仄的小巷,留出了较为宽敞的转角。这是中华民族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体现,相信所有看到这个“拐弯抹角”的人,无不对百年前的屋主,生出深深的敬仰之意;更相信从呈坎走出的后人,无不记住这道墙赋予他们的精神榜样。</p><p class="ql-block">罗氏家族在此繁衍生息,人才辈出,不仅是歙县“八大家”之一,更留下了规模宏大的宗祠与星罗棋布的古民居‌,为今天的呈坎罗家后人,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不动产”<b><i><u>民居物质遗产福荫</u></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u>呈坎社火</u></i></b></p><p class="ql-block">听说过呈坎社火。到了呈坎,当然要领略一番呈坎社火的场面。</p><p class="ql-block">在呈坎吃了一顿有14个菜的地道农家晚餐,然后就是等待社火上演了。</p><p class="ql-block">呈坎社火,不仅是皖南民俗传统活动的传承,也是给大名鼎鼎的呈坎“长春大社”社屋添彩。</p><p class="ql-block">呈坎村中广场,坐落着总面积达1100平方米的社屋群落,被誉为“古徽州社屋之最”。其名“长春”,取自“春祈秋报”的农耕传统,寄托着村民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永恒祈愿。</p><p class="ql-block">社屋传统中国乡村里的公共建筑物,是祭祀土地神、社稷神(又称社公)的场所,祭祀土地、社公称之为社祀。</p><p class="ql-block">呈坎长春大社不仅是建筑艺术的载体,更是徽州民俗的活态博物馆。社屋前方是一旷坦平地,用于举行庙会的场所,将宗族信仰与世俗融于一体。</p><p class="ql-block">今天的长春大社并未沦为静态的“建筑标本”,而是通过保护与活化,融入了乡村文化振兴内涵,给呈坎的文旅活动,增添了绚丽色彩。</p><p class="ql-block">晚上七点,老村长站在长春大社广场上,宣布呈坎的社火晚会开始,一只只竹扎布面的漂亮鱼灯,鱼贯入场穿梭,场外湖对岸烟花漫天,村民与上千游客同乐,把呈坎村的夜晚,渲染得红火、璀璨……</p><p class="ql-block">传承了百年的呈坎社火,是呈坎的先人,留给呈坎后人精气神的<b><i><u>社火非物质文化精髓</u></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