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埋头苦干”的启示</p><p class="ql-block"> 作者:六年三班 陈咏鑫</p><p class="ql-block"> 一日午后,卷子一隅的漫画,让我陷入沉思。画里两个原始人,身着草衣,一个在前拉车,一个在后推车,大汗淋漓,可车轮竟是方形的!有人拿来圆形轮子,推车的人说“不需要”,拉车的人说“太忙了” 。</p><p class="ql-block"> 这幅画,多像中国近代史啊!乾隆二十三年,“闭关锁国” 落幕。当外国人忙着工业革命,蒸汽船、火炮等横空出世,中国人还在封建帝制的泥潭里打转。后来,外国用炮火轰开中国大门,曾经强大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落后西方近百年。</p><p class="ql-block"> 清政府的衰败,不是拳头不够硬,而是民族意识的僵化。不去接受新事物,只知 “埋头苦干” 维持旧秩序,怎能不落后?</p><p class="ql-block"> 放眼当下,各行各业也如此。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苦干,更要会 “抬头看路”——不断学习、创新,倾听他人意见。朱熹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 “活水” ,就是新知识、新思维。日常里,这样的 “埋头苦干” 太多。明明有简便方法,却因习惯、固执,舍近求远。若不注入 “活水” ,思想会成一潭死水,腐臭发烂。</p><p class="ql-block"> “埋头” 是态度,“看路” 是智慧。别让苦干,成为拒绝进步的借口。多抬头看看,让创新与学习,为 “苦干” 指引方向,才是成长、发展的正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