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

尚竹古琴413

<p class="ql-block">韩愈《师说》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者的作用有三:</p><p class="ql-block">一、开眼界打破原有的认知,在我们个人的认识上有一个基本原则,我们的认知不可能超越自己的见识。师者的作用就是打破原有的认知,树立榜样引发和互持学人的上进心。</p><p class="ql-block">二、明理路</p><p class="ql-block">《大学》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尽道矣。”师者告知我们修学的理路,包括先后、轻重、次地等程序性的东西,也就是作为过来人,既保证自己得到,也能告诉我们得到的完备途径。此谓理通。</p><p class="ql-block">三、看着练</p><p class="ql-block">言传身教加境教,常言道:“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合格的师父,不但言教身教,而且创造含藏诸多要素的修学环境,使得学人浸润其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人。</p><p class="ql-block">更重要的是师傅可以看着我们练,让我们及时止损。止损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正面的,就是我们已经学会了,练好了,基于舒适区的原因还在继续练,重复低层次的正确,师傅看到后指出,“这个已经可以了,练下一个”,另一个是负面的,就是我们练错了,自以为是,错上加错。师父觉察后指出,“停!这个别练了,错了”,然后纠正后再练。最后,师父说:“我的东西你身上有了,可以出师了”。此谓事通。</p><p class="ql-block">有一类天赋异禀的学人,到此境界时,师父会说“”我的东西你已经学完了,从今以后你去跟某某学。”而这个“某某”一定是我们更高层次的师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