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地铁去旅行(3)——龙门古镇

一日曲

<p class="ql-block">  龙门古镇,位于杭州富阳区,地铁不能直达,可以坐地铁到富阳,但是富阳过去还有二十多公里,走路要六个多小时,坐公交要一个多小时,想想还是自驾方便,沿高速一路穿行,隧道一个接着一个,也相当于坐地铁了。</p> <p class="ql-block">  古镇历史悠久,是三国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的故里,孙权后裔的聚居地,全镇 90%以上姓孙,宗族氛围浓郁<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至今完好地保存着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旅游线上的一个景点,原来进入古镇是收费的,最近开始免门票了。古镇背靠龙门山,山势巍峨,树木葱郁,发源于龙门山瀑布的龙门溪,擦村而过,由于前几天一直下雨,溪水浑浊,飘着断枝浮叶,水流喘急,近岸水声如龙吟。</p> <p class="ql-block">  河上的一座石桥叫“太婆桥”,上面挂满了各色广告旗幡,跨过太婆桥,是个镇前广场,桥头处有叫卖的小摊贩,广场上有来往的游客,不知道是因为免费还是因为周末,人还算多。广场一角种有三棵高大的树,树后有堵白影墙,写着四个繁体字“孙权故里”。作为三国时期开国皇帝的孙权,早年英明果敢,联合刘备赢得赤壁之战 ,奠定三分天下;晚年昏聩多疑,引发二宫之争逼死陆逊,因赤壁之战中,背刺盟友关羽,在民间视为江东鼠辈,其一生毁誉参半。</p> <p class="ql-block">  桥头正对的小弄堂《朝歲弄》是进入古镇的入口,碑头的繁体“歲”,在孙氏后裔们的心中是三呼万岁的“岁”吧,对游客来说只是访古游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越往里走,弄堂越窄,地面由青石板路变成了鹅卵石径,主弄堂两边都是店铺,红红绿绿的招牌象经幡一样悬挂头顶,熬梨膏糖的炸面筋的卖网球拍的……,小二比游人还多,就是一条商业街啊!这纯商业化的小街,没一丝古镇的清雅,有密集恐惧症的怕是走不到头。</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了一段路,赶紧拐入旁边一条清静的小巷,路过一间门洞敞开的小屋,一方小天井,旧窗粉墙,墙上水迹斑斓,天井内,几只燕子在檐下翻飞,给这近乎废弃般的旧屋凭添了一丝生气,“旧时堂前燕飞入百姓家”,这些燕子怕也是从三国东吴一直飞过来的吧。</p> <p class="ql-block">  小巷的尽头左拐是个空旷的小广场,这里游人不多,相对清静,步入广场仿佛一下子步入了往日时光,广场北面是一座古朴的门楼,是明代砖砌的牌楼,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四柱三间五楼门楼式建筑,坐北朝南偏西,通高6米,面宽13.1米,两侧墙呈八字形,重檐歇山顶。牌坊正门刻“义门”二字是当时富阳知县奚朴所题,其雕刻工艺精湛,正面透雕双狮戏球,背面浮雕云鹤,象征吉祥如意与长命百岁。‌‌“义门”牌坊旨在表彰乡绅孙潮代缴粮饷、赈济灾民的义举,明嘉靖年间,富阳地区遭遇旱涝灾害,乡绅孙潮(孙权第45代后裔)倾其家产,捐献积谷千余石代缴乡民皇粮,并开仓赈灾,朝廷为表彰其义举,特赐建义门牌坊,赠“义民”匾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义门牌楼进去是一条弄堂,飞檐重叠,幽深古雅,从义门望过去,天色阴沉,山色葱茏,雨后的青石板路面泛着清冷的水光,寂廖无人,却又似有空空的回响,仿佛冷不防迎面会踱步而来一位身着长衫的古人。</p> <p class="ql-block">  义门牌坊和旁边的积善堂及小广场构成古镇的“义门流芳”景观,是一处没有太多现代修善痕迹的旧建,当年应该是古镇先民活动议事中心,当是古镇的灵魂之所,曾是画家陈逸飞导演的电影《理发师》的取景地,现如今<span style="font-size:18px;">粉墙剥落,往事如烟,一切都已成为过往。</span></p> <p class="ql-block">  过了义门广场,拐入又一条小巷,有小巷人家坐在门前编织网球拍,作为“中国球拍之乡”,这里有许多制作球拍的作坊,想不到网球这种高大上的运动,球拍却是乡民用手工串织而成,上前问询,妇人答:“家家户户都会做,其他事情做不了,这样的手工好简单的,又不要什么技术……。这些石子路呀,是重新铺的,老房子还是有一些的……”</p><p class="ql-block"> 一些钉了铭牌的被保护老建筑,还是要收费的,免了大门票,增了小门票,换汤不换药吗?感觉也没什么可看的,小镇的商业味还是重了些。</p> <p class="ql-block">  兜兜转转,最后来到了古镇中央的一个池塘,名“砚池”,是古镇的开放景观,因形似砚台而得名,池水引自龙门溪,水质清澈,水平如镜,粉墙黛瓦倒映其中,天水交融,是古镇的一大景观。</p> <p class="ql-block">  这一处游人较多,绕池边是各色小吃茶咖,池畔有一座老屋,倒是不收费,进入后,里面又是商铺,站屋内从大门往外看,门外白墙黛瓦,山峦叠翠,好一幅江南村居剪影,倒是应该收费。</p> <p class="ql-block">  绕池一周,时已近午,在一茶摊处,想借张空椅子坐着拍照,老板娘出来说:“椅子要收钱的!”,也是吃惊,现在的旅游景点都进化到如此地步了?本想在她处坐着歇息,吃点茶点,想想罢了。在池塘边的老青石石臼上坐着拍了一张,画面倒更自然和谐。</p> <p class="ql-block">  古镇游曾是旅游业的一个热点,但近年来,一些古镇特别是人造古镇门可罗雀,这些披着古镇外衣的“小商品城”,纷纷破产倒闭。龙门古镇应该是个保存相对完整原汁原味的古镇,但过于商业化,也将渐渐走向没落,什么时候,古镇才能真正成为人们访古探幽的清雅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