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学习心得

幸福就是当下

<p class="ql-block">初识国画之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学期的国画课程终于落下帷幕,回首整个学习过程,心中满是收获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跟随袁湘莉老师学习的这段时光,我在绘画技法与艺术认知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每一堂课都像是一扇新打开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传统国画那深邃而迷人的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零基础起步,到逐渐掌握着色的层次晕染、用笔的提按转折,每一次练习都是对细节的打磨与突破。初学时,调色的生涩、线条的颤抖曾让我倍感挫败,但在袁老师“笔随心意,意在笔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临摹与实践,我渐渐领悟到国画中“墨分五色”的精妙与“以线造型”的筋骨。尤其在笔法训练中,老师示范的中锋、侧锋变换,以及行笔时“力透纸背”的力道把控,让我真切体会到传统绘画中“笔法即心法”的深意,画面的质感与气韵也随之提升。</p> <p class="ql-block">课堂上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袁老师的教学堪称“知行合一”的典范。她不仅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法精髓,更注重引导我们感受国画的文化内核——从临摹古画中揣摩先贤的创作心境,在写生时观察自然万物的生机韵律。课堂上,她常以“授人以渔”的方式,结合具体画作解析构图原理与审美意境,让我们在掌握技法的同时,更懂得如何赋予画面“神采”。这种兼具专业性与启发性的教学,让我深刻认识到,国画不仅是技巧的呈现,更是文化底蕴与个人情志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书法与国画的交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课程尾声时,老师特别强调“书法为国画之基”,建议我加强书法练习以提升用笔的掌控力。这一指点让我豁然开朗——书法中的篆隶线条、行草笔意,确与国画的笔法同源同脉。从此,我将书法临习列为每日必修课,在横竖撇捺的练习中感受笔墨的韵律,期待以此夯实绘画根基。</p> <p class="ql-block">未来的艺术探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来的绘画之路上,我将以此次学习为起点,既潜心钻研传统技法,亦尝试融入个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力求在笔墨中画出物象的神采,更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感谢袁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在国画的世界里迈出坚实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笔墨中的丰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一幅描绘金黄色果实的画作中,我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篮子里的果实饱满,挂在篮子里,篮子的轮廓简洁,背景是浅色的纸张。这幅画让我明白了如何用笔墨来表现丰收的场景,以及如何通过书法文字来增强画作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荷塘的诗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朵盛开的荷花,荷叶宽大,色彩以深浅不一的绿色为主,背景简洁,右侧有红色的荷花点缀,左侧有竖排的书法文字“夏塘荷韵 ”。这幅画清新雅致,富有诗意,让我学会了如何用笔墨来表现荷塘的宁静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葡萄的墨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一幅展示葡萄墨趣的画作中,葡萄呈深红色和紫色,背景是深色的叶子,叶子上有墨色的线条勾勒,整体风格简洁,带有浓厚的水墨画特色,右侧有竖排的书法文字“墨趣葡香 ”。这幅画让我体会到了如何用笔墨来表现葡萄的质感与香气。</p> <p class="ql-block">荷花的诗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朵盛开的红色荷花,花瓣层次分明,背景中有几片淡紫色的荷叶,荷叶的墨色深浅不一,整体画面简洁而富有诗意,画作右上角有“荷间墨韵”。这幅画让我学会了如何用笔墨来表现荷花的优雅与诗意。</p> <p class="ql-block">蕉鸭的谐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一幅描绘蕉鸭谐趣的画作中,几片大大的蕉叶,蕉叶上有几只红色的果实,几只小鸭子在蕉叶下嬉戏,画面右下角有“蕉鸭谐趣兆瑞祥”。这幅画让我学会了如何用笔墨来表现生活中的趣味与和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