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风俗

四周先生

<p class="ql-block">正式记载7月半风俗的文章很少,我们在黄氏祖谱中见到了这一风俗的祥细记载。</p> <p class="ql-block">农历7月15日,道教称“中元节”,佛教称“盂兰盆节”,民间多称“鬼节”或“七月半”。其起源融合了道教的地官赦罪信仰、佛教的目连救母传说,以及上古祭祖传统‌。</p> <p class="ql-block">我们称7月半,俗指鬼乱窜,这一天都得早早关门,没事别乱跑。传说这一天阎王爷会打开地界鬼门,让鬼回家过年。我们大都是在7月15日当日祭拜,但黄氏谱记载时间却要用几天。</p> <p class="ql-block">翻开《黄氏谱》《风俗》篇中记载这个仪程要从7月初7日到7月12日中午。堂屋中间放一八仙桌,下方不安凳子,据说下方安了板凳子后,祖先上不了桌子。</p><p class="ql-block"> 不同于平日用“刀头”祭拜,这次则用一盘上好回锅肉上桌,同时三方各放两碗饭和两双筷子。每天中午如此,最后十二日中午还得加菜,加二个带把煮熟的茄子,据说此茄子是方便先人些回去路上吃。</p> <p class="ql-block">七月半虽带有神秘色彩,但核心是“敬祖尽孝”,强调家族纽带和对自然的敬畏。不同地区的习俗差异,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p> <p class="ql-block">而在同一区域的罗泉邵氏祖谱中则记载这个节日就相对筒单多了。</p><p class="ql-block">书中记载:七月十四日,务须为祖宗考妣虔备冥财包封,香烛牲酒诸仪敬礼,于堂中祖宗神前焚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