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喝了一辈子汉江的水,却不知汉江的水源地在何方?闲着没事就盯着中国地图,顺着汉江往西北方向探寻,只见地图显示汉江在陕南便没了踪迹。我心想,汉江源总不会像三江源那般遥远、偏僻,也不会有刺骨的寒冷与令人窒息的缺氧吧。怀着这份好奇,我与朋友们一拍即合,决定从汉水汇入长江的汉阳南岸咀出发,逆流而上,前往宁强“考察”汉江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宁强地处陕川交界,没有直达火车,咱们仍然选择存载历史记忆的绿皮火车前往汉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百度地图显示这就是陕西汉中市洋县境内的汉江,怎么只有这点点水呢?</span></p> <p class="ql-block">次日,我们顺利抵达汉中,入住提前在网上预订的酒店后,便马不停蹄地前往勉县的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又名诸葛庙,坐落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武侯镇诸葛古镇。它始建于公元263年,是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不仅是中国众多武侯祠中建造最早的,更是唯一一座由皇帝下诏修建的祠庙。踏入武侯祠,现存的建筑大多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陕南地方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不愧有“天下第一武侯祠”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ed2308">好友问诸葛亮今天买什么股票,结果被套了。</font></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上午,我们乘坐公交车前往石门栈道风景区。一路上,高高的青山静静伫立,褒河在山脚下缓缓流淌,仿佛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传奇故事就起源于此。我们以为会有很游客慕名而来的,然而,进入景区后却发现,偌大的景区里只有我们四个人在晃荡,路旁的店铺也都大门紧闭。当地居民好心劝我们别进去,说里面除了雕塑和壁画,没什么特别之处。我们有些失望,只好绕道景区对岸的公路旁。在居民的指引下,我们远远望见对面山上植被稀疏的地方,那隐隐约约的痕迹便是古栈道曾经的踪迹,虽未能近距离观赏,但这一抹痕迹也算是给我们的一点慰藉。</p> <font color="#ed2308">褒河对面就是栈道所在的景区</font>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ed2308">在河对岸看栈道景区</font></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山腰间树木疏松的地方就是古栈道</span></p> <font color="#ed2308">景区内空空如也</font> <font color="#ed2308">刘邦、萧何、韩信的雕塑</font> <p class="ql-block">告别古栈道,我们乘坐火车前往宁强。到达宁强便迫不及待地包车去寻找汉水源。在车上,我们与司机闲聊,听他讲述汉水源与汉江源的种种区别,可那些复杂的说法听得我晕头转向,到最后也没完全弄明白汉水源与汉江源有什么不一样,不过我们心想,只要能找到汉江的源头之一就足够了。小车沿着108国道行驶,突然一个右转,一块山体裸露的石头上刻着“汉江源头”四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地上还刻着从宁强汉江源头到武汉汉水入长江终点的示意图。我们兴奋地在此合影留念,并兴致勃勃指着示意图地跟司机讲述我们从哪里经过哪里到了哪里,也不知道他听懂没有。打卡后又坐着小车继续向山里深处行进,大约20分钟后,我们到达了汉水源村停车场。在司机的指引下,我们开始步行寻找汉水的源头。沿着几近干涸的小溪向上走去,一路上既没有轰鸣壮观的瀑布,也没有哗啦啦流淌的河水,只有石头缝里渗出的少量清澈泉水,无声地诠释着涓涓细流汇聚成川的道理。</p><p class="ql-block">没费太多周折,我们终于来到一处小瀑布汇成的水潭旁,瀑布旁刻着“圆潭”二字。据说上面还有两个潭,但或许是许久未曾下雨已经干涸,我们并未见到。此时的我们早已忘却疲惫与口渴,顾不上圆潭里小黑点是不是虫卵,每人都捧起一捧水,喝了一口汉江源头的水。说实话,我虽未感受到想象中那甘甜的滋味,但那毕竟是汉水源头的水啊。因时间紧迫,我们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汉江源。虽然这里没有震撼人心的场面,没有波澜壮阔的景观,但我们深知,正是这些看似默默无闻的溪流,经过漫长的汇聚与流淌,最终成为了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心中不禁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生出无限敬畏。</p> <font color="#ed2308">这里居然还有绿道</font> <font color="#ed2308">汉江发源地沿途溪水几近干涸</font> <font color="#ed2308">山泉不知是从哪个山头流下来的</font> <font color="#ed2308">这个叫“圆潭”的地方就是汉水发源地之一</font> <font color="#ed2308">尝一尝汉江发源地的水</font> <p class="ql-block">第四天,我们前往青木川的中途会经过一个叫阳平关的小镇。想象中地处陕川交界的阳平关,作为一个关口,必定有雄伟壮观的关隘,值得我们一探究竟。于是,我们乘坐公交车来到了阳平关镇。下车后却让我们大失所望,这里和中国众多普通的乡村小镇别无二致,没有险峻的关隘,没有巍峨的城楼,更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只有街心公园那块刻有“阳平关”字样的石头,以及我们四个拖着行李箱、背着双肩包略显“傻气”的游客。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在石头旁简单打卡,便结束了阳平关“之旅”,乘坐中巴车前往青木川古镇。</p> <font color="#ed2308">若不是这块石头作证,谁都不知道我们到过这“千年古镇”</font> <font color="#ed2308">进阳平关镇时,在车上拍的照片</font> <p class="ql-block">在前往青木川的路道路较为平坦,中巴车沿着低矮的山丘和平缓蜿蜒的河流前行,一路风景虽不惊艳,却也宁静祥和。远远地,我们就望见青木川的门楼矗立在公路中间。司机十分善解人意,知道我们想拍照打卡,特意停下车,让我们尽情地记录下这一时刻。</p><p class="ql-block">青木川古镇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隶属于宁强县,曾是入川的咽喉要道,素有“一脚踏三省”“鸡鸣三省”的美誉。古镇中留存着古建筑房屋,这些建筑大多运用木雕、砖雕、石雕、彩绘等精湛的艺术手法进行装饰,充满了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民俗情趣。不过,如今的古镇商业气息颇为浓厚,街道两旁满是商铺,虽然热闹,却也少了几分古朴的韵味。</p> <font color="#ed2308">上下两图为青木川古镇的全景</font> <font color="#ed2308">上下两图为青木川古镇的全景</font> <font color="#ed2308">站在山上看到古镇边缘的学校,就有种亲切感</font> <font color="#ed2308">穿越青木川古镇的溪流</font> <p class="ql-block">第五天早餐时,旁边桌子用餐的游客听到我们说着武汉话,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原来他是湖北咸宁人。闲聊中得知我们下一个目的地是剑门关,热情地向我们推荐他在剑门关的民宿,就邀请我们免费乘坐他的车前往,并以每天80元的价格入住他的民宿。这简直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我们欣然应允。这位开车的老板十分热心,沿途还特意带我们游览了千佛崖和皇泽寺。千佛崖上密密麻麻的佛像,每一尊都雕刻得精美绝伦,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佛教文化;皇泽寺里,处处都能感受到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色彩,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p> <font color="#ed2308">千佛崖</font> <font color="#ed2308">这尊佛像因为有“211”的数字,所以就...,可惜没有找到“985”。</font> <font color="#ed2308">皇泽寺大门</font>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ed2308">传说武则天就是在广元出生的</font></p> <font color="#ed2308">皇泽寺外面就是嘉陵江</font> <p class="ql-block">第六天,游览剑门关和翠云廊。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龙门山支脉的峡谷隘口,是古蜀道金牛道(石牛道)的重要关隘。这里两崖对峙,山峰如利剑直插云霄,其险峻之势犹如天然的大门,故而得名“剑门”,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享有“剑门天下险”“天下第一关”“蜀之门户”等诸多美誉。</p><p class="ql-block">翠云廊古蜀道从广义上来说,分为西段、北段、南段,总长151千米,在这三条道路两旁,各个年代都栽种有古柏。我们此次游览的是狭义的翠云廊古蜀道,也就是翠云廊景区。翠云廊古蜀道与剑门蜀道相伴而生、相互依存,道路两旁的现存古树历经千年岁月,依然郁郁葱葱,被人们称为“蜀道奇观”和“森林活化石”。</p><p class="ql-block">漫步在翠云廊中,时而在习主席抚摸过的古树旁打卡,时而与2300年的古树合影。一时兴起,甚至耗费30元巨资买了一个比拇指略大的柏木制作的生肖,也算是此行的留念吧。</p>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ed2308">剑门关景区外有个寺庙名为“志公寺”</font></p> <font color="#ed2308">这座桥叫“剑溪桥”,距今已有500多年,是古蜀道上的重要桥梁。</font> <font color="#ed2308">进景区后通往关隘的道路没有想象中崎岖</font> <font color="#ed2308">远远看见关楼卡在山间</font> <font color="#ed2308">剑门关的另一面,应该属于关内。</font>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翠云廊古蜀道总长151千米,但翠云廊景区不大,我们在景区转了一圈,不到两小时。</span></p> <font color="#ed2308">他们在国家领导人观摩古柏树地方观摩这棵2300年的古树。</font> <font color="#ed2308">不知是树太粗,还是我们胳膊太短,这棵树三人围不过来。</font> <p class="ql-block">告别了剑门关,我们从剑阁县乘坐火车,经广元中转来到了阆中。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被誉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城”,拥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等众多殊荣。</p><p class="ql-block">走进阆中古城,古色古香的街道、古朴典雅的建筑,满街都是饭馆、张飞牛肉、麻饼、保宁醋的招牌,努力把浓厚的历史气息和现代的市场经济融为一体。我们住进了古城中一栋木结构的两层楼民宿,楼板隔音效果不佳,我住在一楼,楼上的脚步声和说话声都能听见,房间外喝茶休闲的区域宽敞舒适,但房间内洗漱的空间却十分狭小。不过,能住在这样充满古韵的民宿里,体验一番“古人”的生活,这些小瑕疵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p> <font color="#ed2308">夜幕下的华光楼</font> <font color="#ed2308">阆中民宿的环境,我住在走廊左边灯笼下角落的房间。</font> <font color="#ed2308">站在华光楼上俯瞰阆中古城</font> <p class="ql-block">第七天,我们将阆中古城的主要景点张飞庙、北川道署、贡院、华光楼、中天楼、文庙、红四军总政治部旧址等一一游览。漫步在古城的街道上,感受着岁月留下的痕迹;参观古老的建筑,聆听着它们背后的故事。沿途看到很多美术生在街上写生,傍晚又遇见他们的老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下午,我们来到了河对岸的南津关。南津关与阆中古城隔江相望,这里有着不同于古城的风情,古色古香的街道与热闹的商铺相互映衬,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韵味。在阆中纠正了我认知中的一个错误:我一直以为保宁醋原产地在山西,到了阆中才知道保宁醋的原产地在阆中。</p>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ed2308">早起看宁静的古城街道,店铺的老板正在下门板准备营业。</font></p> <font color="#ed2308">张飞庙</font> <font color="#ed2308">红四军旧址展览馆</font> <font color="#ed2308">美术生在街道上绘画。</font> <font color="#ed2308">老师在对美术生的作品进行点评,事不关己的同学们在漫不经心地玩手机、看街景。</font> <font color="#ed2308">古城对岸的南津关历史悠久,明成化年间,曾设浮桥通嘉陵江两岸,与古城连为一体</font>。 <font color="#ed2308">走了一路的金牛道,快回家了,还在研究金牛道。</font> <p class="ql-block">第八天,我们前往阆中滕王阁和阆中最高点白塔。阆中滕王阁虽没有江西滕王阁那般闻名遐迩,但也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古朴的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而站在白塔的高处,整个阆中古城的美景尽收眼底,鳞次栉比的古建筑、蜿蜒流淌的江水,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p><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从阆中乘坐火车前往汉中,再从汉中换乘绿皮车,踏上了返回武汉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站在滕王亭上眺望嘉陵江上的渡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玉台山石塔的尖顶,因为5.12大地震震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阆中滕王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从白塔狭窄的楼梯上行,可以俯瞰阆中古城全貌。</span></p> <p class="ql-block">这一路的行程,我们从追寻汉江源头开始,一路探秘川陕的古镇、关隘与古城,领略了不同的风土人情,感受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虽然旅途中有过失望,有过疲惫,但更多的是惊喜与感动。那些沿途的风景、遇见的人、经历的事,特别是与我同行的好友,都将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永远铭记在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