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行走在中原大地上(一):安阳、新乡

hr顺其自然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河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口众多且在中国占据重要地位的省份。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其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古称中原、中州、豫州,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长达数千年。八大古都占其四:拥有洛阳(十三朝古都)、开封(八朝古都)、安阳(七朝古都)、郑州(夏商古都)四大古都。商朝中后期都城殷墟(安阳)出土了甲骨文。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众多思想家诞生于此,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诗人也来自河南。少林寺、龙门石窟等世界文化遗产名扬天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安阳是一座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的地级市。是一座拥有辉煌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上曾有商朝(后期)、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七个朝代在此建都。其中,商朝后期(殷商)在此建都长达273年,是安阳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七朝古都,殷墟故地,见证中华文明早期辉煌。甲骨文的故乡,汉字的发源地,中国文字博物馆所在地。周易文化发源地,拥有众多古迹和文化遗产。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汤阴县羑里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羑里城,又称文王庙,位于安阳市汤阴县城北约4公里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有文字记载的国家监狱,也是世界遗存最早的监狱遗址。它因是周文王姬昌被商纣王囚禁并推演《周易》的地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周易文化发源地,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哲学价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王庙(演易台)明清时期重建的大殿,供奉周文王塑像,殿内刻有《周易》卦象图谱。 演易台传说为周文王推演八卦之处,现为复建的高台建筑,象征周易诞生的精神圣地。庙内矗立一通神秘古碑,碑文形似篆书又似符号,内容至今未完全破解,相传为大禹治水所留(实为明代摹刻),增添了神秘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八卦阵迷宫。 按《周易》八卦布局修建的现代景观,由青砖砌成万米迷宫墙,内含“连环阵”“迷魂阵”等布阵,游客可亲身体验周易玄妙(需约30分钟走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汤阴县岳飞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汤阴岳飞庙(又名宋岳忠武王庙、精忠庙)位于汤阴县城内,是民族英雄岳飞的出生地,也是全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岳飞纪念圣地。与杭州岳王庙、朱仙镇岳飞庙并称“三大岳庙”,1963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汤阴是岳飞出生和成长之地(1103年诞生于汤阴程岗村),庙宇始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经明清扩建形成今日格局,承载着故乡人民对英雄最深厚的情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施全祠 + 五跪像 殿内铸秦桧等五人铁跪像,门侧楹联:“蓬头垢面跪当前想想当年宰相,端冕垂旒临座上看看今日将军”。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岳飞真迹碑:狂草《满江红》《出师表》笔走龙蛇,尽显豪情。 帝王御碑:康熙“忠流桑梓”、乾隆“御制诗文”等彰显官方崇敬。 名臣题刻:徐达、海瑞、董其昌等真迹留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岳飞庙现存主体为明代建筑,木构架与彩绘保留明风,是研究明代祠庙建筑的珍贵标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精忠坊建筑奇观。全木质榫卯结构,由六根大柱托起数百构件,形如巨伞,力学精妙冠绝中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安阳殷墟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安阳殷墟博物馆是中国最重要的考古遗址博物馆之一,依托世界文化遗产——殷墟而建。殷墟是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的都城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1899年,甲骨文在殷墟被发现,这是中国迄今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系统,直接印证了《史记·殷本纪》的可靠性,将中华信史向前推进了千年。2006年,殷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公认的人类文明瑰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车马遗迹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陈列殷墟发现的商代马车坑(中国最早的实用马车),揭示古代交通工具与等级制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青铜礼器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展出司母辛鼎、牛尊、鸮尊等国宝级青铜器,展现商代精湛的铸造技术与礼制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殷墟宫殿宗庙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是中国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 - 公元前1046年)的都城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它位于安阳市洹河两岸,是殷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1961年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甲骨文的发现地:遗址内发现了数量惊人的甲骨窖穴(如著名的YH127甲骨窖穴),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刻辞甲骨。这些甲骨文是研究商代社会、历史、宗教、天文历法、语言文字等最直接、最珍贵的史料,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信史向前推进了近千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妇好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虽然属于墓葬,但因其位于宫殿宗庙遗址范围内且极其重要,常被视为该遗址的亮点。这是殷墟唯一保存完好、未经盗扰的商代王室墓葬(商王武丁的配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安阳袁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安阳袁林(又称袁世凯墓、袁公林)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的陵墓,位于安阳市北关区胜利路洹水北岸。它不仅是袁世凯的最终安息之地,更是一处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反映清末民初社会变革的特殊历史遗存。袁世凯生前曾称帝(洪宪皇帝),其子袁克定原想以帝王规格称“陵”,但时任大总统徐世昌提议称“林”(如孔子“孔林”、关羽“关林”),以淡化帝制色彩,体现“共和”身份。中西建筑碰撞:从传统神道到西式墓冢,折射袁世凯“既守旧又维新”的矛盾人生。袁林作为其长眠地,是解读复杂历史的关键载体。中国罕见的中西合璧陵园,堪称“近代陵墓建筑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铁门与石狮 墓园入口为西式铁艺门,两侧青白石狮为清宫旧物(原置于北京摄政王府)。墓冢:三层平台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覆土植草,形似美国格兰特总统墓。下方为德国制造钢筋水泥墓室,安葬袁世凯及夫人于氏。</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国文字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安阳文字博物馆的全称是中国文字博物馆,它是中国第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选址在安阳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这里承载着汉字的根脉。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座立足安阳(甲骨文故乡)、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它系统、全面地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了中国文字的发展历史、文化精髓及其辉煌成就,是了解中华文明核心载体——汉字的绝佳窗口,是文化寻根的重要场所。无论是对于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的研究者,还是对于普通公众尤其是学生,都具有极高的参观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安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称“相”、“殷”、“邺”,在明清两代(1368年-1912年)是彰德府的府治所在地。因此,当时的府城城墙被称为“彰德府城墙”。它见证了安阳作为明清府城的历史,是安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物质载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安阳韩魏公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安阳韩魏公祠是为纪念北宋名相韩琦而建的祠庙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建筑为清代康熙年间(1667年)重建。韩琦(1008-1075),北宋三朝宰相(仁宗、英宗、神宗),安阳(古称相州)人。 韩琦去世后,家乡感念其德政,朝廷敕建祠庙祭祀。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在旧址上重建,延续至今。 韩魏公祠不仅是祭祀韩琦的场所,更是一座融合建筑、文学、书法、历史精神的“活态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安阳天宁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安阳天宁寺,又称文峰塔,是安阳市的标志性古建筑,也是中国古塔建筑中极具特色和重要价值的一座。独特罕见的造型,使其在中国众多古塔中独树一帜。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渐次增大增宽,形成优美的抛物线轮廓,形如一把撑开的巨伞。这种造型在现存古塔中极其罕见,打破了常见的“上小下大”的稳定模式,展现了古代工匠大胆的设计构思和高超的建筑技艺。现存的天宁寺塔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塔身八面布满精美的砖雕佛教题材,包括佛像、佛教故事、佛传图、龙凤、花卉、卷草等,内容丰富,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雕刻是研究五代至宋初佛教艺术和雕刻工艺的珍贵资料。拉近镜头近距离细细观赏塔身各面的砖雕艺术,感受其历史韵味和工艺之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新乡辉县万仙山郭亮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新乡辉县万仙山景区的郭亮村,是南太行山深处一座被誉为"悬崖上的村庄",以震撼的挂壁公路、险峻的绝壁风光和独特的影视文化闻名,是摄影、徒步和人文旅游的热门目的地。郭亮挂壁公路(绝壁长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悬崖古村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云端人家:村庄海拔1700米,坐落于太行红岩绝壁之巅,百余户石屋依山而建,以石板为顶、石块为墙,古朴粗犷。</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郭亮挂壁公路(绝壁长廊)。世界奇迹:由13位村民耗时5年(1972-1977),用钢钎、铁锤在120米高的红岩绝壁上手工开凿而成,全长1250米,有30多个"天窗"用于采光和排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险峻奇观:蜿蜒于垂直崖壁之中,车行其中如穿梭隧道,窗外是万丈深渊,被誉为"世界最险要十条公路之一"。郭亮村不仅是地理奇观的载体,更是太行山人"愚公精神"的象征。其险峻与坚韧交织的魅力,值得你亲临感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本期到此,下期我们洛阳、登封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