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桥头莲湖公园之莲湖

一九公

<br>好多天没有写新的东西了。这倒不是因为懒惰或是懈怠,最近两个星期以来,因为颈椎的缘故,致使左颈动脉疼痛并牵连左侧大脑,眼睛也是模糊不清。满脑子的糨糊,写不出什么东西来。<br><br><div>退休后,闲居广东东莞,附近的景点大都看了个遍。套用一句鲁迅先生的话:“东京也不过如此!”我看过的景点,大同小异,都觉得没有什么特别可看的。据本地人说,桥头镇莲湖公园里的莲花开得正盛,值得一看。于是,星期二与夫人一道来到了莲湖。<br><br></div><div>莲湖公园,总面积50万平方米,其中莲湖水域300亩,约为20万平方米。据说明清时期莲湖面积达1000余亩,后逐步被蚕食,大部分被房屋所占据。2000年,重新开发,2006年增补扩建成现在规模。莲湖公园包括古典牌楼和登山梯、松山塔楼、书画长廊等景点。本次的目的仅限于莲湖,看莲也。<br><br></div><div>下车穿过林荫道来到湖边,仿佛看见杨万里先生手持羽扇,摇头晃脑在吟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那莲,那花,正与诗中描述的一样,别无二致。<br><br></div><div>300亩荷塘呈S型布局,最远处宛若与碧蓝的晴空相接,一望无际。许是头天晚上下了小雨的缘故,每片荷叶上都盛着一滴水珠。微风吹来,莲叶摇曳,小小的水珠不停地荡漾,在阳光的映照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粉红色和白色的荷花张着笑脸仰望着天空,应该是享受了足够的阳光雨露之恩泽,每一朵都娇艳动人,美不胜收。<br><br></div><div>原来杨万里先生之所以说“映日荷花别样红”,还真的是别样,大红的粉红的,白的紫的,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不同的金光,令人眼花缭乱,不忍直视。<br><br><div><br></div></div> 300亩荷塘,被中间一条S型的步道一分为二。步道宽约三米,每隔百米左右建有一个面积约80平方米的平台,供游人休息或拍照跳舞。<br><br><div>走在步道上,徜徉于荷花的海洋之中,荷花的芬芳,给人一种昏昏然、晕乎乎,浑然欲醉的感觉。虽然阳光炽烈,汗如雨下,但游人仍然兴致勃勃,东指西点,陶然其中。<br>美中不足的是,莲塘里,靠近道旁的荷花大都已被游人伤害,留下一滩难看的断枝残叶。虽然本人对此颇有点伤感,但因本人对此种行为无能为力,进而想到这些人也是对荷花的过分热爱才痛下毒手,本来深恶痛绝的心竟也释然了。看来,周敦颐先生的《爱莲说》一文不是所有人都读过。建议公园管理部门把周老先生文中的名句做成宣传牌,矗立于湖边,或许可以让靠近道旁的荷花幸免于难。<br><br></div>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先生诗中的六月,应该是农历。诗中的西湖指的是杭州的西子湖,乃江南之地,农历六月正是江南荷花盛开的时节。同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东莞市,因其纬度比杭州市低约6.5度,地理位置偏南且靠近热带,属于南亚热带(杭州属于中亚热带)地区。故公历六月中上旬,这里早已“暑雨新开菡萏花”(《端州莲池》· 明·汤显祖)。<br><br><div>游人中的大妈大嫂们,顶着烈日,架起相机,在步道上翩翩起舞,以看荷花之名,行拍抖音之实。漂亮的姑娘们则是手持手机,对着五颜六色的荷花和碧绿的莲叶或拍照,或拍视频,大概是为发圈作准备。游人中,也有极少数像我这样的以看荷花为主、心无旁骛的。不过,我也会偶尔拍一张纯荷花莲叶的照片,晒晒朋友圈,向世人展示自己人虽老,但还不缺生活情趣。甚至还学着抖音爱好者一样“抖”个视频而落入俗套,表示自己亦能紧随潮流。<br><br></div><div>我家太太是一个狂热的自由舞蹈爱好者,看到这样的美景,总会不失时机地跳上几支丽舞,拍上几段视频。而我则既要保管随身物品,还要兼摄影师之职,在炽烈的阳光下,身心俱热,老汗淋漓。上面所说的自由舞,是本人对自由舞蹈的曲解,取其不受场地限制、不受环境影响,随时随地一个人自由自在、旁若无人地舞之蹈之的意思。<br><br></div><div>唉,本文题曰《游莲湖》,确扯了一些题外话,如果请语文老师给个评语,那一定是:文不对题。亦或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br><br></div><div>到这里,我觉得荷花也看得差不多了。一来,我没有诗人的情怀,看不出更多与四时之不同的风光;二呢,我也不会“误入藕花深处”而“惊起一滩鸥鹭。”离开莲湖中间的步道而返回湖边的休闲林荫道,又是一番不同的风景。<br><br></div><div>林荫道宽敞而干净,大理石路面一尘不染。道旁的休闲石凳上坐满了老人和孩子,在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和太平盛世的福利。头顶不时传来鸟儿的鸣叫,仿佛在向人们报告其惬意的生活。太太临时学了一支《来生愿做一朵莲》的舞蹈,引得周围不少的老太太老先生驻足围观,而我却踱着方步向林荫道的深处走去。<br><br></div><div>正午时分,烈日当空,湖边茂密的树木也难以遮挡阳光的照射,在湖边闲坐的老人孩子都陆陆续续离开,我也只得钻进温度达到四五十度的车内,打道回府。<br><br></div><div>回到家后,也学着古人的样子,凑上两句,谨录于后:<br>六月桥头菡萏红,无边幽碧接晴空。<br>素知亵玩伤良德,且共游鱼戏叶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