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工作的地方,校园面积不大,绿化树种不多,屈指可数。</p><p class="ql-block">走出校门,便是一条繁华的南北大街,店铺林立,商贩云集,车来人往,异常热闹。</p><p class="ql-block">我每天上下班,总要走在这条街道,街道一侧,学校院墙之外,生长着三棵国槐,历经风雨,路人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我和我的学生们却一同见证了它们的成长。</p><p class="ql-block">由国槐不禁想到了洋槐,它们同属豆科,二者却有着诸多的不同。国槐是我国的本土树种,夏季开花,花色黄白,荚果串珠状,枝条光滑,槐米富含芦丁,可入药。洋槐属外来树种,春季开花,花色洁白,香气浓郁,可食用,深受青睐,荚果扁平,枝条有刺,所以又称“刺槐”。</p> <p class="ql-block">三棵国槐,不由得想起“三槐”一词,它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的代称,相传周代宫廷外有三棵槐树,三公朝天子,面向三槐而立。</p><p class="ql-block">由“三槐”一词,又令我想到了我们中华王氏大家庭。三槐堂,即王氏家族的堂号,系琅琊王( 琅琊王氏是中国古代顶级门阀士族,晋代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是中古时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素有“华夏首望”之誉称。)的支派,三槐王氏是当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闻名天下,枝繁叶茂,人才辈出,世代贤良,宋代大文豪苏轼亲为三槐堂纂写堂铭使三槐堂名气大震。</p> <p class="ql-block">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山西洪洞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是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古槐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洪洞古槐,这是我们祖先的“根”脉之所在,是我们华夏子孙精神的故园之所在。</p><p class="ql-block">槐树,从大来说,牵系着人们的家国情怀;从小来讲,关乎着人们的生计维持。</p><p class="ql-block">国槐可用来建房,可做家俱,槐米可增加收入。记得小时候,每到槐花盛开时节,全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手持长杆短钩,街头巷尾,房前屋后,东寻西找,爬上爬下,将采摘下来的槐米晒干择净,送到药材收购站,卖得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用以普通家庭的日常开支。</p><p class="ql-block">国槐还可做风景树,行道树。菏泽东方红大街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位于市中心,这条街承载了几代菏泽人的记忆。街道两旁的国槐,曾经枝繁叶茂,绿荫遍地,而今,人已变老,树变沧桑,也如人的生老病死,众多国槐已不复存在,往日风景亦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在我工作的辛集,十几年前,种植国槐还是一个很好的农村产业。当时苗木市场行业红火,农户当时靠此都发了家。种树,刨树,收树,装树,运树,销树,以及槐豆产业,带动了一方百姓就业致富。而今,苗木行情落寞,长在地里的国槐已无人问津,曾经的香饽饽变成了而今的臭粑粑。</p><p class="ql-block">世道沧桑,人生无常。国槐挺拔的身姿,坚韧的品格,依然会激励学子们刻苦学习,健康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