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打卡大连的方式有很多种,想要了解这座城市,莫过于在老街小巷里随意走走,感受最复古怀旧的人文大连,今天我们乘坐老式有轨电车201路到达“东关街”站,citywork这条百年老街,漫步街区,感受老大连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东关街,2020年2月,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浓浓的市井烟火和厚重的沧桑历史。它不只是闯关东的第一站,更是大连地区红色文化的起源地之一,大连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之一,大连老字号的诞生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大连东关街,位于西岗区日新街道辖区的东关街,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据大连《西岗文史资料》,在大连青泥洼桥以西,北京街北段,有隆起的小土岗,老百姓俗称“小岗子”,沙俄殖民者把小岗子地区划为“中国区”,专供中国人居住。</p><p class="ql-block"> 后来山东、河北两地来连谋生的中国人多了,人多成市,到了1905年日本侵占大连后,小岗子已成为“中国商业街”。1905年9月~11月,日本殖民者以“下层中国人的一般杂居,在卫生风纪方面有值得忧虑之处”为借口,将南山附近的中国人强行迁到小岗子。</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带是华商集中之地,以大龙街、新开大街(今新开路)、小岗子市场(今西岗市场)为中心,西至日新街、久寿街、北京街,东至西岗街、宏济街、东关街,成为西岗地区繁华地段。</p> <p class="ql-block"> 之所以叫东关街,民间有一种说法,日本占领时期,居住在小岗子的中国人去日本人居住区要过关检查,而关卡设在小岗子的东面,因而被叫成了东关街。</p> <p class="ql-block"> 东关街区域范围东起英华街,西至市场街,南起黄河路,北至长江路大桥洞。</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东关街的鼎盛时期,这里活跃着大连地区第一个群众性爱国进步团体大连中华青年会,创办了五四运动后东北地区最早出版的进步刊物《新文化》月刊,见证了中共关东县委的成立,记载了令日本关东军闻风丧胆的抗日放火团的故事。这片街区也见证了民族工商业从无到有、由兴至盛,打破了日商在各领域垄断地位的历史。大连最早的市场、慈善机构和最早由中国人开办的照相馆、铁工厂、私人医院,以及四云楼烧鸡、王麻子锅贴、“康德记药房”“大仁堂”等老字号品牌都在这里起步壮大。老东关街民间杂耍云集,相声艺人马三立、奉天大鼓艺人刘宝全等老艺术家都曾经到这里登台献艺,使得殖民文化隔离下的民俗文化得以香火不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东关街的第二次辉煌,住在东关街是一件令市民倍感幸福的事,有名的“幸福大院”也由此产生,人们朝气蓬勃地建设新大连。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大规模旧城区改造热潮掀起,东关街如大多数城市的老城区一样,因基础设施陈旧、人口密度过大等原因逐渐没落。</p> <p class="ql-block"> 2017年7月,大连面向全国征集“东关街近代建筑群文物保护方案,2022年11月,大连市启动了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项目,采取修旧如旧、新旧共生的理念,经过多年的修复改造,这里变成了有着满满怀旧风和文艺感的城市文旅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百年老街焕新启幕。在这个总面积8.13公顷的历史文化街区里不只保留了大连历史建筑群(其中13处不可移文物建筑、37处历史建筑、109处传统风貌建筑),还在兼顾欧式古典与中式院落建筑风貌融合的同时,设立了街、巷、院、场24个组团、24个院落。</p> <p class="ql-block"> 东关历史文化街区,从沙俄和日本殖民时期的历史背景,到现代整修后的异域风情,东关街不仅保留了传统建筑风格,还吸引了众多艺术文创店铺和本地文化品牌,成为必游之地。</p> <p class="ql-block"> 焕新后的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主要以艺文生活、休闲餐饮、日咖夜酒为主,将分三期逐步呈现开业,成为了大连最火热的街区之一,东关街人潮涌动,游客们一边品味深厚的城市文化,一边邂逅流动的街区风光。</p> <p class="ql-block"> 在东关街的东南方向有一座承载着百年历史记忆的文艺院落——十五号院,砖木结构的建筑主体,以“回”字形二层布局,勾勒出岁月的轮廓,斑驳的墙垣与雕花,诉说着往昔的热闹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 这个小院里有文博展览、曲艺茶馆、留白剧场、体彩文创、非遗民俗市集、城市文化主题房间、艺术家工作室,游客不仅能独享繁华之外的历史静谧,还能体验独特的非遗与民俗,还有国潮民乐会、爵士舞会、脱口秀大会、曲艺大会等不同形式的文艺活动。</p> <p class="ql-block"> 大连最早开办的慈善机构——宏济善堂,是由大连华商公议会会长刘肇亿于1908年4月创办,宏济善堂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刘肇亿于1905年开办的大连第一个彩票局:宏济彩票局,以每月发行彩票赚取收入维持公益。</p> <p class="ql-block"> 暮色漫过青石板,十五号院旁边“老酒馆”沉浸式剧场的灯就会次第亮起,喝一壶“满堂喝彩酒”,看一部经典戏剧。</p> <p class="ql-block"> 著名编剧高满堂老师的经典剧作《老酒馆》改编而成的沉浸式互动戏剧在此呈现,让观众在“四个凉菜一壶酒,品老酒、看剧目、听故事”的氛围里感受乡土乡情和人间烟火。</p> <p class="ql-block"> 将承载岁月记忆的古树作为核心景观保留,利用场地自然高差,打造台地树池,让这处拐角不仅成为保护古树的绿意空间,更蜕变为兼具文化底蕴与时尚美感的打卡地标。</p> <p class="ql-block"> 自2024年9月开街以来,街区引入了seesaw、布兰兔、半宅、背光、sooosu、skyfall、黯厅、不期而遇、UBRO山海、大脸猫精酿、All in bistro、猫的天空之城、Offocus、cherry on top等各类潮流店铺。</p> <p class="ql-block"> Puui大连首店,凳子是折叠纸飞机造型,坐下瞬间变身“童年梦想家”。</p> <p class="ql-block"> 这条街既有时尚范又有历史文化感,瞬间从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一下子就穿越到了百年前的市井风情。</p> <p class="ql-block"> 东关街通过保护性修缮,将沉淀百年的历史时光精心封存,原汁原味地保留历史底蕴,让人们得以触摸城市发展的脉络,感受时光流转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最潮、最in、最范,是这条街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 古老与现代、时尚与古朴、西方建筑元素符号与中式围合院落在这里完美共融,201有轨电车的叮当声交相辉映,仿佛记忆一下就闪回到了百年前。</p> <p class="ql-block"> 在“老”东关街逛一逛,在如今的繁华中窥见她曾经的美丽,感受这座城市的烟火魅力。</p> <p class="ql-block"> 街区几十家店铺各具特色,一店一景,漫步街区,感受老大连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烟火气”里氤氲着“潮流范”。</p> <p class="ql-block"> 猫的天空之城,一家概念书店,品类齐全的文创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店内最特别的服务是时空“慢”递,你可以送出“寄给未来”的明信片给未来的自己或朋友。</p> <p class="ql-block"> 东关街焕新启幕,唤起了乡愁,点亮了新光。</p> <p class="ql-block"> 青砖灰瓦镌刻着岁月印记,老字号店铺与新潮打卡点碰撞出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 街区里设置了和大连火车站同款字体的“大连墙”,“爱意流淌”、“执伞漫步”两处鲜花美陈,“留声东关”留声机、“心意飞扬”红气球等多处打卡点供市民游客拍照,非常出片。</p> <p class="ql-block"> 大连地区最早的市场——小岗子市场(现西岗市场)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大连五大市场之一,而今只剩下躯壳空置在大龙街上。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新开路开始大量引进商业门店,“到西岗市场买东西”,曾经是那个年代很多大连人引以为傲的事情,每到周末,新开路就成了一条杂货街,也曾经繁华一时……只不过,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步伐,这里被青泥洼、西安路的现代化商业设施和市场化模式逐渐取代,盛极一时的商业繁华渐成记忆。街巷旧颜还在,繁华风貌已隐,西岗市场是东关街众多商铺命运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到这里来一次回忆之旅,朴素而斑驳的一切,构成了一幅复古而唯美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老街小巷,怀旧大连。</p> <p class="ql-block"> 不同于人民路上高楼林立的建筑,东关街像棋盘一样,盘桓在那里,固执地坚守了一百多年。</p> <p class="ql-block"> 如今在大连城区再难找到这样的老街,混合了欧式和日式风格的建筑,花岗岩的门楣,油漆的大门,雕花的拱形窗户,敞亮的天井。</p> <p class="ql-block"> 走在东关街上,就穿越了大连这座城市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东关街,大连最早的城市记忆,山东、河北的移民从这里开始新生活,东关街成了他们最初的“家”。他们在这里落下第一块砖,用红瓦青石垒起“小岗子”的烟火人间。如今,修旧如旧的老建筑依然矗立,只是砖缝里长出的不再是苦日子,而是新生的文艺藤蔓。</p> <p class="ql-block"> 尽情地放松身心,感受风情的独特魅力,拍大片,尝美食,体验在这里缓缓流淌的恬静岁月。</p> <p class="ql-block"> 穿越时光的东关街,藏着老大连人的记忆碎片,走一走,坐一坐,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人情味,体验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传递。</p> <p class="ql-block"> 老街的味道和午后的阳光氤氲出怀旧的烟火气,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打卡。</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一条街,读懂一座城。</p> <p class="ql-block"> 东关街的古建筑、新店铺既延续了历史肌理、守住了城市根脉,也开启了新业态、新场景,文旅商融合发展让老城区释放了新活力。</p> <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来因为城市文化保护的需要,很多人关注东关街的老街、老房子,他们把这里定义成“老大连人最早也是现存的最后一块生活聚居区,是大连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活的历史物证,也是老大连人,特别是‘海南丢’在大连的最后一块遗迹。”</p> <p class="ql-block"> 东关街不仅是大连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这里既是日本殖民统治大连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反对压迫,艰苦奋斗的见证,特别是见证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在大连人的概念里,东关街不是那条不长的小街,而是把整个东关街周边都涵盖在内。从19世纪末的手工小作坊,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连最繁华的中国人商业街,这片街区见证了大连民族工商业从无到有、从兴至盛的历程,他们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他们的经验有着浓郁的中国味道。</p> <p class="ql-block"> “叮当……叮当……”铁轨的余音里,201电车缓缓碾过橱窗倒影。位于大龙广场上的拾光邮局是一家中国邮政的主题文化邮局,也是大连首店,不仅提供传统的邮政服务,还推出了咖啡和文创产品,201电车纪念模型和海鲜系列冰箱贴很受游客欢迎。</p> <p class="ql-block"> 东关街是大连百年变迁的缩影、大连人民百年奋斗的见证,也是老大连人心中“抹不掉的乡愁”。</p> <p class="ql-block"> 东关街,不只是一条老街,它是大连人的乡愁,是城市最初的温度。走在这里,仿佛能听见百年前的市井喧闹,看见那些为生活拼搏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华春照相馆、四云楼烧鸡、王麻子锅贴、老边饺子……这些“老字号”曾繁华云集。 </p> <p class="ql-block"> 如今,“印象·富士”体验店、“泰禾四云楼烧鸡”等新店入驻原址,瞬间穿越百年,历史厚重感拉满。在非遗老字号泽惠园门前,市民游客争先购买槐花饼。</p> <p class="ql-block"> 晨光温柔洒在黛瓦青砖上,咖啡的浓香与电车的叮当在东关街邂逅,让这条始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百年老街更具魅力。</p> <p class="ql-block"> 文化与旅游共舞,时尚与烟火交融,历史与现实同醉,这条百年老街正以“老街区+新业态”模式,书写着文旅融合的新传奇。</p> <p class="ql-block"> 百年东关续写烟火人间,如果你也爱一座城的记忆,不妨来东关街,触摸时光的纹路,感受大连最真实的心跳。</p> <p class="ql-block">一条老街</p><p class="ql-block">一端连着历史</p><p class="ql-block">岁月悠悠,沉淀了时光</p><p class="ql-block">一端连着当下的生活</p><p class="ql-block">熙熙攘攘,升腾起袅袅炊烟</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大连老街的独特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