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遥远的远东尽头,有一处广袤无垠的外东北不冻港,它是大自然赐予这片土地的一块瑰宝,也曾是中国的故土。1860年,这片土地被迫离开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国情与世界,在这里时光交错,剪不断,情难舍,理还乱。正如网红诗人林志雄先生《海参崴纪游》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出关一路莽芊芊,金角湾洵豁眼帘。蓦见海参呼满席,不由勘界恨当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块瑰宝就是海参崴,一城一景皆故事,二桥二滩蕴传奇。漫步于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任凭海风拂面,眼观惊涛拍岸,瞬间溅起浪花朵朵,静听海鸥呢喃细语,远离城市喧嚣,在这里尽享四季分明,水清如镜的大海柔情,乃天伦之乐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鹫巢山,金角湾全景尽收眼底瞧!蓝天碧海,风清云淡,一桥飞架海湾,壮美山河,波澜壮阔,宛如一幅山水画卷,让人如痴如醉,如醉如痴,百看不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三张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角湾自西南向东北伸入内地7公里,入口处宽约2公里,是大自然馈赠给海参崴的天然良港。金角湾南侧隔着一条东博斯普鲁斯海峡,与俄罗斯岛隔海相望,该岛成为海参崴的天然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早在1871年就被沙俄辟为军港,一直到1991年前金角湾均为军事禁区,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角湾主要景点有两座跨海大桥、两处著名海滩、太平洋舰队军港、世界最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终点火车站、陆港码头以及三座红色回忆为主题的广场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角湾斜索大桥犹如一道长虹横跨海湾两岸,主跨737米,两立塔高226.25米,桥长1388米,2012年为迎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在海参崴召开而建成通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俄罗斯岛斜索大桥主跨达1104米,超过中国苏通大桥1088米,长3150米,索塔高324米,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斜索桥,也是2012年为迎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在海参崴召开而建成通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托卡内夫灯塔建于1876年,至今仍在使用,它是俄罗斯最古老的灯塔之一,该塔也是海参崴的标志性景点,象征着爱情与浪漫,是当地年轻情侣的订情并喜结良缘之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两座大桥共同构成海参崴城市快速交通网络的枢纽工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乘坐游艇是拍摄金海湾旖旎风光的最好方式,海风拂面,凉爽怡人,视野开阔,两岸建筑、俄罗斯岛大桥、百年灯塔等景点尽收眼底,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玻璃海滩在70多年前由前苏联倾倒啤酒瓶和陶瓷碎片垃圾场演变而来,经海浪和潮水反复冲刷磨平了梭角,形成圆润光滑的玻璃晶体,色彩斑斓,绚丽多姿,光怪陆离,变废为宝,歪打正着,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玻璃海滩奇观,令无数游客趋之若鹜,叹为观止。正如诗人林志雄《玻璃海滩》诗句:“海天一色衬行云,遍地沙滩碧玉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被海水长期反复冲刷自然形成的玻璃碎片,晶莹剔透,鬼斧神工,见证了大自然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和魅力,宛如一座水晶铺就的海滩,在阳光照射下璀璨夺目,绚丽多彩,堪称当今世界海滩奇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萨巴拉海滩绵延数公里,沙质细腻,海岸平缓,海水清澈,服务设施齐全,是海参崴夏季客流量最大的滨海休闲度假中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角湾长达7公里,平均宽度仅2公里,早晨一轮朝阳冉冉升起时和晚霞绚丽多彩时,站在岸边高处,避开前景遮当建筑和树枝,视线开阔,空气通透,光线柔和,随手一拍,即便是摄影生手,也能拍到光线明暗对比清晰和色调对比和谐的海景和人像照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海参崴拥有众多红色印记景点,如列宁广场列宁站立铜像、胜利广场十月革命纪念碑和群雕、太平洋舰队二战纪念广场长明火、C-56功勋潜水艇博物馆、大理石墙海参崴二战阵亡将士名单和雕塑以及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宣传海报等,让人深受红色教育和英雄主义精神激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列宁广场列宁站立铜像,是海参崴红色印记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十月革命牺牲战士纪念碑和群雕,该纪念碑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和庆祝活动。在海参崴的机场、车站、体育馆和主要大街上,也挂起了庆祝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的宣传海报。图为机场候机大厅悬挂的海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60年海参崴被沙俄割让,1871年建军港,1880年海参崴建市,1891年西伯利亚大铁路贯通后,海参崴发展为欧亚陆路交通终点和太平洋海军基地。1932年组建太平洋舰队,总部设海参崴,二战后为前苏联远东军事核心基地。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为太平洋舰队鼎盛时期,拥有700余艘战舰、2艘航空母舰、78艘潜水艇,16万官兵。如今苏联解体,国力衰弱,江河日下,太平洋舰队仅剩50余艘战舰,除1艘为上世纪90年服役的战舰外,其余均为上世纪80年代服役的老舰,几乎没有垂直发射的导弹装置等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海军装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C-56功勋潜水艇和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是海参崴军事基地历史的重要见证。1991年之前,海参崴不对外开放,不准外国人入内,一直是前苏联远东地区最大的军事禁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参崴火车站建于1917年,是世界上最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站。该建筑是典型的俄罗斯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巍峨壮观,至今仍在正常使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伯利亚大铁路长达9288公里,建设周期25年,从莫斯科起程到海参崴长达7天7夜时间,跨越7个时区。上世纪末,该铁路已全面实现电气化。但时至今日,电力机车时速仅有80公里/小时,对比中国高铁350公里/小时和动车200公里/小时的发展速度和现代化、智能化水平,俄罗斯铁路整体落后于中国高铁至少20年以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金角湾大桥和俄罗斯岛大桥之间的狭窄海湾处,有一处规模宏大的陆港码头,西伯利亚大动脉火车货运站与海参崴港货船码在这里连成一片,陆港码头和贷场沿海岸线长达数公里。这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陆港码头,海参崴港口承担全国30%以上远洋货物运量。2023年起,该港成为中国内贸跨境中转港,缩短东北吉林和黑龙江两省与东南沿海物流周期40%(比去大连港节省2000公里陆路运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60年海参崴割让给沙俄后,仅隔11年时间,沙皇在1871年下令建军港,并于1880年下令建海参崴市,随后太平洋海军基地从北部的庙街也迁至金角湾。1891年西伯利亚大铁路贯通后,海参崴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步行街应运而生,1945年二战结束后,海参崴发展速度加快,该步行街一度成为远东地区最繁华的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然历史博物馆是海参崴最古老的博物馆,收藏各类文物和动物标本数万件。一层为陆地动物和海洋动物标本,二层为海参崴的前世今生展示,含石器时代工具、陶器、铁器、青铜器等古代、中世纪和近代文物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层主要展示各种陆地动物标本,如森林之王东北虎、狗熊、狼、豺、狐狸、鹿、狍子、果子狸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各种禽类动物标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广人稀,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繁多,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3,人口仅600余万,占全国约1/20。所以,当地政府划出狩猎地区,充许本国居民合法持枪付费狩猎,除老虎外,所在野生动物都可以在狩猎区域自由猎杀,猎物归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层还展示名种海洋动物标本,如海狮、海象、海豹、海狗、海豚、海鸟以及各种鱼虾蟹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帝王蟹,一只重达3公斤以上,据说这种深海野生帝王蟹生长周期至少十年以上。</p> <p class="ql-block">龙虾重达2公斤。</p> <p class="ql-block">二楼展现了石器、陶器和青铜器时代的工具等文物,还包括原住民的衣食住行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目睹这些中国人留下文物,内心深处充满着酸楚与悲怆。海参崴的古代历史,是中国人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日初而作,日落而息,择水而居,捕鱼为生而写成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翻开海参崴历史,更让我触目惊心,百感交集,夜不能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7世纪~1860年,这片土地属于中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朝时属于渤海国率宾府,为东北边疆行政和贸易枢纽。元朝改为永明城,成为东北重要港口。明朝纳入奴儿干都司管辖,驻军范围覆盖黑龙江到库页岛区域。清朝1653年划归宁古塔副都统,后转隶珲春副都统,以渔业和边贸著称。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设海参崴通商大局,开放为官方贸易港。1860年被沙俄强制割让,从此海参崴正式脱离祖国的怀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博物馆三楼设俄中文化交流中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参崴联邦大学是俄罗斯第一个设孔子学院的大学,该大学在博物馆设俄中文化交流中心,开设汉语课并进行各种中国文化交流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为俄罗斯学员的中国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为俄罗斯学员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绘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参崴人口60万,拥有40多座东正教堂,教堂是俄罗斯以及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建筑、雕塑和装饰艺术的精华,也是旅拍海参崴城市风光的重要素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显圣容东正教堂位于胜利广场,是海参崴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安德列教堂位于太平洋舰队二战纪念广场,建于1907年,为纪念俄日战争阵亡士兵而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母升天东正教堂始建于1896年,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古老的东正教堂之一,它见证了一百多年来海参崴这座城市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这座富丽堂皇的教堂里,我仿佛耳边响起上世纪50~60年初中苏蜜月时期耳熟能详的《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三套车一》等俄罗斯名曲,也依稀回忆起我在中学时代看过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伏尔泰《战争与和平》、高尔基《母亲》等长篇小说,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高尔基的名诗《海燕》等作品。无庸置疑,俄罗斯文化艺术影响了中国40后和少数50后的一代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近代历史上,俄罗斯为世界文明也做出了不少贡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科学技术方面为人类的贡献有:元素周期表(1869年)、合成橡胶、人造卫星(1957年首次上天)等。科学家如门捷列夫(化学)、巴甫洛夫(神经免疫学)、罗索诺索夫(百科全书)、波波夫(无线电)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世界著名艺术家如柴可夫斯基(音乐)、列维坦、列宾(画家)、芭蕾舞天鹅湖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文学艺术方面,俄罗斯群星璀璨,人材辈出,世界著名作家有: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契诃夫、屠格涅夫、果戈理、高尔基、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纳博科夫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在太平洋舰队军港海边矗立着一个大铁锚,旁边有一块枣红色大理石,上面镌刻着清政府将海参崴割让给沙俄的时间“1860”,让我顿时泪奔。这是一个令中国人国殇的数字,从此以后,中国东北的整个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出海口没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我在海参崴看到并拍下的唯一一件中国文物一一清末石碑,位于太平洋舰队二战纪念广场圣安德列东正教堂旁边。上面写的是清末宁古塔副都统向镇压中国居民的沙俄驻海参崴都督的表功碑,奴颜婢膝,令人作呕。时至今日,这种丧权辱国的石碑竞然被冠冕堂皇地放置在大众广庭之下,令人实在难已理解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石碑全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博物馆和机场侯车室里,我拍下了1860年海参崴被割让给沙俄后,由沙俄官员所拍的三幅照片。那时的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国家内忧外患,危机四伏,老百姓衣衫褴褛,饥寒交迫,生灵涂炭,人心惶惶,往事不堪回首。当你看到这几张图片时,又能说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史是残酷的,现实是丰骨的,不可能因民族感情和个人愿望去改变历史。昔日的故土也因当时清朝政府与沙俄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而不能改变,政府之间的《条约》具有法律约束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中美搏奕的重要时刻,我们不能用个人感情和情绪影响中俄目前来之不易的友好关系,唯有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才是硬道理,国家只有强大才有末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夜幕即将来临的黄昏时段,是金角湾最美的时候。瞧!夕阳从云缝中钻出来,从红色,一点一点地变成玫瑰红、橙色、鸭蛋黄,最后消失在东方地平线上,泛起最后一缕光晕,此时,仿佛穿越时空,让你愰然进入梦幻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4张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蔚蓝的大海,走向痛苦的黄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海水在震颤,在呜响,大海与战争,还有心爱的人,我们举起旗帜,我们呐歌,波涛在低语,在叹息,在呼唤。”</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是俄罗斯海军军歌《起来,伟大的国家》的最后一段歌词。在俄乌战争1000多天的日子,在我离开中国故土海参崴后,即将结束第九部《海参崴美篇游记》时,这段歌词意味深远,充满忧虑语调,耐人琢磨,回味无穷。</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在中国故土上旅行,应把爱国情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联系在一起,在旅行中厚今薄古,开拓胸襟,以更宽阔的视野看世界,览风云,观时事,国事大事天下事,事事入心,声声入耳,化作为国分忧的一种情怀与力量,同时在旅行看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已的短处,磨练自己的浮躁与偏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谢收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