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到边陲吉林珲春旅游,游览中俄朝三国交界的防川,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p><p class="ql-block"> 那天,一早从延吉出发,车行大约两个小时左右,进入珲春境内。过了敬信小镇,就一直沿着图们江北岸向偏东南方向驰行。江堤上,两米多高的铁丝网绵延数里。江对岸,就是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我国境内,时而有朝鲜族村庄呈现,路边的玉米已冒出十多厘米的绿苗,一畦畦水稻秧苗在风中摇曳。 </p> <p class="ql-block"> 图们江本是中国内河,15世纪之前,图们江两岸都是属于中国的少数民族女真族所有。图们江也是中国进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但在沙皇俄国武力威胁下,1858年,通过《瑗珲条约》割让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进一步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使得图们江口沿海地区划归俄国,中国失去了出海权。 但沙皇俄国并不因此而收手。趁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内外交困,疏于边界守护,以极为无耻的偷窃方法蚕食我领土。</p><p class="ql-block"> 车行不远,在左前方发现一尊雕像面向出海口方向矗立。他就是清朝末年鲜见的爱国官员,江苏苏州人吴大澂。1885年,时任督察院左副都御使的吴大澂,到吉林重勘边界,发现了沙俄偷移界碑的不齿行径,便向朝廷禀报,受权与沙俄交涉。通过实地勘察和谈判,吴大澄据理力争,迫使沙俄将土字牌南移至距图们江口30华里处,收回黑顶子(今敬信镇)等领土。并在《中俄珲春东界约》中明确中国船只可经图们江出入日本海,为近代中国东北唯一保留的出海权。正因此,才争回了敬信镇,才有了龙虎阁。但与虎谋皮,并没有全部回归被强盗偷窃的领土。</p><p class="ql-block"> 吴大澂还于珲春长岭子中俄边界建铜柱,自篆铭日:"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可谓是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可令人愤慨的是连这珍贵铜柱也被沙俄窃走。</p> <p class="ql-block"> 龙虎阁,位于珲春市防川景区中、俄、朝三国交界处中方紧挨图们江一侧,是一座堡垒式建筑,共12层64.8米高,因在其一层置放吴大澂当年与沙俄代表谈判前用以明志的“龙虎”二字石刻而命名。龙虎阁庄严稳重,巍峨矗立,寓意中华边关龙盘虎踞不可摧也。</p><p class="ql-block"> 游人登上顶层,眼帘尽收"一眼望三国"的景色。图们江从龙虎阁右侧向偏东南方向流向日本海。游人们有的用龙虎阁的收费望远镜,有的用自带的望远镜,有的用手机的放大功能,尽目寻觅相邻三国景色。我也用手机镜头放大,自左向右,沿着铁路线,从俄罗斯被树林遮挡隐约可见的车站,经图们江铁路大桥,再到朝鲜罗先的车站,铁路上停着长长的油罐车,旁边建有几个储油罐。</p><p class="ql-block"> 突然,身边有游客兴奋地尖呼并招呼同伴,“快来,你看,那就是日本海。”其实,我也隐约看到了东南方向远处图们江出海口的日本海水线。但无论如何也兴奋不起来。若干年以前,这图们江是我国内河,图们江入海口也是我们的。连海参崴以及远东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都是中国的。那是个令中国人感到屈辱并伤心泪流的的时代,清朝政府腐败至极,国家积贫积弱,任凭外国列强掠夺。甲午战争,是日本强盗到我们家门口抢掠。八国联军到北京烧杀抢掠。日俄战争,是两个强盗为争夺在中国的利益大打出手。在近代史上,日本强盗和我们的北方邻居虎视眈眈,欺辱中国的行为罄竹难书。</p><p class="ql-block">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动辄就用武力强抢别国领土欺凌弱小的邻居,值得永远警惕。</p> <p class="ql-block"> 爱国名将,金石家吴大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