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D6 长沙→简读博物馆→龙岩-永定</p><p class="ql-block">6月7日:</p><p class="ql-block"> 晨光漫洒星城,薄雾如纱轻笼湘江,九点的风裹着初夏的温润,将岳麓山巅的云絮揉碎成粼粼波光。我们从维也纳国际酒店出发,前往“简牍墨香传千载,汉风楚韵一脉承”的简牍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半个小时的车程抵达简牍博物馆,刷身份证免费进馆参观。当踏入博物馆的那一刻,仿佛打开了时光隧道的大门,将我们带回了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的吴国。那些陈列的简牍,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形式之一,承载着千年的记忆。每一片简牍都像是一个小世界,保存着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做我们的义务讲解员是一位精神抖擞,银发如雪,目光炯炯有神的志愿者方老师。</p><p class="ql-block"> 方老师为了让我们了解简牍,温润甜美的声音解说:简牍是中国古代在纸张普及前最主要的文字载体,由竹或木制成狭长片状,竹质称简,木质称札或牍,合称简牍。其使用始于东周,延续至魏晋时期,前后近两千年。简牍通过编成“册”或“篇”,成为古代书籍的主要形态,奠定了“册、编、篇”等书籍术语的基础,随着帛书和造纸术的发展,简牍于晋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 长沙简牍博物馆是中国首座集简牍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和陈列展示于一体的现代化专题博物馆,成立于2002年,为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方老师引领我们参观一楼展厅《文明之路——长沙简牍博物馆基本陈列》该层陈列由《三国吴简》、《中国简牍》、《世界文字载体》及《中国简牍书法》四个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 方老师通俗易懂地讲解,三国吴简的形制、内容及学术界对该批简牍的研究成果,我们边听也看展示吴简中关于赋税、籍薄、司法、户籍、职官、纪年等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 通过观看复原、动漫、宣传片等再现了古代简牍制作、生活及简牍发现、发掘场景。走马楼出土的长沙吴简,总数约为10万余枚,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符券类、簿籍类、书檄类和信札类及其他杂类等。</p> <p class="ql-block">简介长沙.吴简</p> <p class="ql-block">三国鼎立形势图</p> <p class="ql-block"> 柔和的灯光下的竹木简牍静卧如沉睡的史官,墨迹穿越两千年仍清晰可触。</p> <p class="ql-block">东汉简牍</p> <p class="ql-block">职官简</p> <p class="ql-block"> 漫步展厅,我们仿佛能听到古人的低语,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每一片简牍都像是一个时光胶囊,保存着那个时代的故事。这里没有喧嚣和繁华,只有历史的沉淀和宁静。</p> <p class="ql-block">西汉长沙后府封泥匣</p> <p class="ql-block">司法木牍</p> <p class="ql-block">西汉“陛下赠物”木楬</p> <p class="ql-block">吴简双面签牌</p> <p class="ql-block"> 简牍的制作过程让我惊叹不已。古人是如何通过“杀青”和“汗青”这些步骤,将竹简变得坚硬耐用,以便长久保存文字的呢?这不仅是对古人智慧的赞叹,更是对文化传承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 展柜里,里耶秦简的隶书笔锋如刀,将"洞庭郡"的驿马嘶鸣与粮秣簿记凝固成永恒,每一道裂痕都在低语着楚地文脉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简牍的书写工具</p> <p class="ql-block"> 方老师指着展柜里的书写工具说道:刀笔吏的青铜小刀,在竹简上雕琢出比玉器更永恒的文明纹路。</p> <p class="ql-block">简介中国简牍</p> <p class="ql-block"> 方老师介绍道,简牍作为汉代文明的重要载体,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与沧桑,更以其独特的书法形式勾勒出了汉代文化的风骨与韵味。</p> <p class="ql-block"> 秦朝的乘法口诀表竹简,比阿拉伯早了600年。</p> <p class="ql-block">九九乘法口诀木牍</p> <p class="ql-block">长沙走马楼J22古井现场复原</p><p class="ql-block"> 这些珍贵的文物是在这个枯井中被发现的,仿佛是历史特意为我们留下的惊喜。它们从黑暗的井底重见天日,向我们展示着那个遥远时代的公文,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代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这是《永光二年候长郑赦予宁册》,是最早的请假条。</p> <p class="ql-block"> 鸠杖的造型独特,通常雕刻有鸠鸟图案,象征着吉祥和长寿。<span style="font-size:18px;">鸠杖是汉代尊老制度的重要实物见证。持有鸠杖的老人享有特权:自由出入官府、免跪拜;经商免税,行人需让道;触犯非重罪可免诉。</span></p> <p class="ql-block">居延新简是最早的AA制帐本</p> <p class="ql-block"> 灰陶对书俑在玻璃罩下静峙,一捧简,一执笔,指尖几乎相触。东汉的尘埃凝固在衣褶里,他们用千年的沉默争论某卷失传的律令,而我的影子斜斜切入展柜,恍若第三个突然闯入的书记官。</p> <p class="ql-block"> 西晋时期的青瓷对书俑,现收藏于 湖南省博物馆,这件对书俑高17.2厘米,由捏制后雕刻而成。对书俑反映了古人校对书籍的具体形象,是迄今所见唯一的对书俑。</p> <p class="ql-block"> 走进非遗赶大集,方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世界文字载体。她分别介绍了泥版“楔形文字”、古埃及的“纸草”作书写材料、古希腊用羊皮制成羊皮纸用于书写,它们是现代书籍的前身。还介绍了中国的石料文书、树叶、树皮文书、甲骨与甲骨文、青铜铭文、简牍文书等。</p> <p class="ql-block">世界主要文字载体分布图</p> <p class="ql-block">纸草书画</p> <p class="ql-block">龟甲刻辞(复制件)</p> <p class="ql-block">青铜铭文</p> <p class="ql-block">简片文书</p> <p class="ql-block"> 蔡伦发明<span style="font-size:18px;">造纸术,他</span>把原来单一材料造纸法,改进成复合材料造纸法。</p> <p class="ql-block"> 方老师足足为我们讲解简牍史花了一个多小时。老人家辛苦了,谢谢!接着我们上二楼自由参观。</p><p class="ql-block"> 二楼为《湘水流过——湖南地区出土简牍展》,由“潇湘弦歌”和“简里湖湘”两大部分组成。其展陈面积约为2000平米,共展出文物503件(套),其中,简牍366件,绝大部分都是首次展出的简牍精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汉未荆州七郡地图</p> <p class="ql-block">西晋时期湖南地图</p> <p class="ql-block"> 青铜器乐器静诉古韵,仿佛穿越千年,回响不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出口通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铜灯影斜织暖光,竹简纹路在玻璃幕墙上流淌,</span>如同一道时光隧道,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千年文脉正悄然汇入城市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出口处摆放的是全国最大的凤凰根雕。</p> <p class="ql-block"> 长沙简牍博物馆,不仅是一个连接古今的桥梁,更是一个让我们思考人类文明发展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触摸历史的脉搏,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离开时,我心中充满了感慨,期待着下一次与历史的相遇。</p> <p class="ql-block"> 11点半,我们在简牍博物馆附近的水泊渔寨就餐。而后前往长沙南站。</p> <p class="ql-block"> 12点半左右抵达长沙南站,此时的侯车室热闹非凡,有好多深圳来湖南研学的中学生在等候返程的列车。</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下午3点半开出的G2280列车回龙岩。高铁飞驰,窗外绿野无垠,小河轻绕,远方建筑若隐若现 ,一幕幕乡村美景,如诗如画,令人陶醉。</p><p class="ql-block"> 晚上9:03抵达龙岩动车站,出站后滴滴打车下永定,10点20分平安回到温馨的家。</p> <p class="ql-block"> 为期六天的湖南之约今天已圆满收关。我的脑海里依然浮现:橘子洲头忆伟人;翠涌韶峰仰圣踪;黄龙洞钟乳垂珠,地心藏画;<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子临风处,万壑尽朝宗;袁家界画中行;</span>金鞭溪畔翠;天门吐雾隐仙踪,一步登天万壑空;一城山水半城诗,灯火夜未央的凤凰古城;简牍载史,墨韵千年,心溯楚湘。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从长沙的烟火气到张家界的仙境,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感受着自然的壮丽。</p><p class="ql-block"> 湘江碧水映欢颜,严妹筹谋巧安排。导游妙语解风情,师傅稳驾护平安。一路同行多照应,三湘四水共开怀。此程难忘情谊暖,山水人文入梦来。感恩感谢!</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