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3日13点29分由南昌乘火车经过15个多小时于14日4点40分到西安。西安接团导游孙雅莉女士天还没亮就来接我们了,我对她的第一印象眉清目秀,举止优雅,有这样的导游,感觉接下来的旅行一定很精彩。她带我们来到站前店吃早歺。在站前早歺店吃过早饭后又顺便带我们逛了一下西安的早市。勿幕门所在的长长城墙下早市非常热闹,买菜的卖早点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勿幕门是西安城墙上一座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井勿幕而命名的城门,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最初作为防空便门开辟,1947年正式更名为“勿幕门”,是民国以来西安以人名命名的三座城门之一(另两座为中山门、玉祥门)。清晨的勿幕门下,行人匆匆,有的打着伞,似乎在雨中行走,整体氛围显得古朴而宁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来到勿幕门,我站在古老的石拱门前,周围有许多行人,有的背着包,有拍照的像我一样是外来客吧。还有的似乎在参观或游览。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一家名为“宫廷香酥牛肉饼”的摊位前,几位行人撑着伞,似乎在等待购买或品尝美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紧邻勿幕门有另一条街道,名报恩寺街,同样的繁华。报恩寺街东起勿幕门(小南门),西至含光门,全长343米。在盛唐时期,设立“鸿胪寺”和“鸿胪客馆”,作为朝廷国宾礼迎之地,是丝绸之路对外交流经贸活动最为繁华旺盛的中心地带。如今的报恩寺街,依旧热闹非凡,一家名为“阿龙烧烤”的店铺前,顾客们在排队等候,店铺的招牌醒目,旁边还有其他小吃摊位,如“胖子甑糕”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街道两侧摆满了各种小吃摊位,如“湖北油焖大虾”、“烤肉一元一串”等,人们在摊位前选购美食,背景中还有“茉莉豆浆”等饮品摊位,整体氛围热闹非凡。一家店内,悬挂着“白鹿原手工现扯面”的旗帜,店内有几位顾客正在用餐,背景中可以看到厨房区域,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店内环境整洁,顾客们似乎在享受美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家名为“小南门”的店铺前,有几位顾客在排队或等待,门口摆放着一个红色的油茶麻花广告牌,上面写着“网红打卡店 30年老味道”。店铺的招牌上写着“油茶麻花”,旁边还有其他招牌如“面坊”等。店铺的建筑风格传统,门口有几个人在交谈或等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街道上,一位男子在摊位前忙碌,摊位上有一个绿色的遮阳伞,旁边有一个蓝色的广告牌,上面写着“老味道煎饼”。背景中可以看到其他摊位和行人,天气晴朗。一家名为“茶话弄”的店铺,店内有工作人员在操作,门口有推荐榜和饮品图片展示,店内环境整洁,有桌椅供顾客使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家名为“清真刚刚烤肉”的餐厅,门口悬挂着红色和绿色的招牌,上面用大字写着“清真”和“刚刚烤肉”,背景是红色的柱子和黄色的灯笼,招牌下方有“始于1993”的字样。一家卖浆水面的小吃摊,摊位上悬挂着黄色的旗帜,上面用黑色字体写着“手工现做”等字样,旁边有一个大招牌展示浆水面的图片和文字介绍,摊位前有一个穿着深色衣服的男子在整理物品,周围摆放着各种饮料和食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家名为“八两棍棍面”的餐厅,招牌上用红色和白色字体醒目地写着店名及各类面食和炒菜的字样,背景是蓝天白云,下方有几栋简单的白色建筑,门口有几张桌子和一把红色遮阳伞,旁边停着一辆黑色轿车,远处是绿色的山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逛街时天还没大亮,自然没有视频里人多。但即使如此,西安的早市和街道依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从勿幕门到报恩寺街,从古老的城门到现代的小吃摊,西安的人间烟火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此视频来自网络,谢谢原创</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