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趁着6月中旬的三秦大地天气阴晴不定,启程新的博物馆奇妙之旅——陕西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国家级博物馆,初建于1983年,馆藏文物171万件。</p><p class="ql-block"> 西安,古称长安,先后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号称“13朝古都”,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三步一古墓,五步一遗址,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据说西安的地下业主比地上业主还多,地上西安城,地下长安城😀😀😀</p> <p class="ql-block"> 陕西历史博物馆外形仿照盛唐建筑结构,相比其他国家级博物馆的高端大气显得毫不出众,但里面的内容却让其他国家级博物馆望尘莫及,真的是低调中的奢华!</p> <p class="ql-block"> 陕西历史博物馆水池里的这个不起眼的石头其实是西汉时期的一件艺术品——石鲸。 从汉武帝建章宫的太液池中发现的它,雕刻手法粗犷,与著名的“马踏匈奴”相呼应。汉代人们认为鲸鱼是神圣的动物,与长生不老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显示了汉武帝对长生不老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 走进大厅,入目便是一座“中国第一狮”的顺陵石走狮,目前中国体量最大的石狮,为武则天之母杨氏陵前的镇守狮。</p><p class="ql-block"> 唐以前帝陵前的镇守兽主要是天禄和辟邪,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原产于非洲和西亚的狮子传入中原,才逐渐成为帝陵的镇守兽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陕西历史博物馆共有7个展厅,以“陕西古代文明”为基本展厅(一、二、三展厅),四、五、六、七为特色展厅,外加“唐代壁画珍品馆”,全部认真看完真的要一天时间,从8点半进馆到4点结束。</p><p class="ql-block"> 网友建议从第四展厅开始倒序参观,可以避免人多,但我一直觉得参观博物馆一定要按历史时间线走,才有跨越古今身临其境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位于黄河中游的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p> <p class="ql-block"> 陕西境内发现的蓝田人、大荔人等远古人类遗存及洛南盆地旧石器时代遗址群等早期文化遗址,反映了远古先民在这里形成、演进的过程和生存、发展的状况,工具以简单的石器为主。</p> <p class="ql-block">蓝田人头骨,脑容量仅30ml</p> <p class="ql-block">大荔人头骨,脑容量达到130ml</p> <p class="ql-block"> 龙山辿遗址是史前时期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着原始农业的发展,老官台等遗址是陕西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距今约 8000 ~ 7000 年,工具以磨制、打制的石器为主,开始出现陶制品,彩陶处于萌芽阶段。</p> <p class="ql-block"> 距今约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陕西处于仰韶时代的中心区,并通过尖底瓶、彩陶等代表性的文化因素逐步向周边拓展,促进了不同区域文化间的互动与整合。</p> <p class="ql-block">尖底瓶主要功能是祭祀礼器或酿酒容器</p> <p class="ql-block"> 武王伐纣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周朝时代,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朝代,共790年。分为西周和东周。</p><p class="ql-block"> 周朝形成更系统的文化体系和政治秩序,九鼎八簋的秩序、官僚政府的体制、诗书礼乐的文化、忠孝仁义的道德观,宫室制度、埋葬制度以及礼乐制度在各诸侯国普遍实施,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原王朝对周围广大地区实行稳定控制的局面,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得到显著增强。</p> <p class="ql-block"> 夏商周时期出现的文物也极具代表性。尤以青铜器和玉器为主,青铜器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p> <p class="ql-block"> 商代晚期的兽面纹鼎,鼎的高度达到了87.8厘米,重量约为65千克,是关中地区出土的商代青铜鼎中最大的一件。</p> <p class="ql-block"> 羊首勺,鬼方将领的挹酒器,青铜质地,由勺首和勺柄组成。勺首呈半球形,直口圜底,柄端为一圆雕羊首,两角盘曲,作张口嘶鸣状,柄面正中有一长方形镂孔,镂孔之上朝向勺首方向,前站一鹿,后立一虎,鹿耳直竖,小嘴微张,目视前方,似作奔跑状;虎型健硕,大口张开,长尾曳地上卷,身体略微后倾似作捕食状,表现了自然界弱肉强食的真实场景。</p> <p class="ql-block"> 西周时期礼乐盛行,同期出土了大量用于祭祀的乐器和酒器。</p> <p class="ql-block"> 五祀卫鼎, 西周中期青铜器,铭文记录土地交易,被誉为“青铜史书”,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旟鼎:西周康王时期青铜器,铭文记载土地赏赐事件,反映西周土地制度。,准确的解说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利簋,主要记载祭祀时的情况,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利簋是复制品,真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也是国博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多友鼎,西周晚期青铜器,铭文记载抗击猃狁的战争,最早的军事战报,是研究西周军事的重要文物,鼎内的铭文有“多友”两字,故取名多友鼎,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它盘,盘内有名字为“它”,古代是一种盛水的容器,在商周时期贵族使用的器物,一般贵族宴飨时用的。圈足下有四个裸体男子为足,人作跽式,两手扶膝,眉眼俱全,四人均为受过刖刑的奴隶,商周时期的贵族认为这种奴隶只配作负重等低等活用处,因此铸于青铜器下。</p> <p class="ql-block"> 古时人崇拜玉,认为玉通灵,从商周时期起出现了大量的玉制品。</p> <p class="ql-block"> 四足调色器类同于现在的调色板,青铜打造,可见老祖宗的东西永不过时!</p> <p class="ql-block"> 商周时的青铜器达到了顶峰,一大批精美的青铜器让人叹为观止,著名的还有四羊方尊,后母戊青铜鼎等!</p> <p class="ql-block">东周之后,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不仅限于祭祀礼乐用。</p> <p class="ql-block">建筑技术也开始逐步显现</p> <p class="ql-block"> 这件青铜龙是战国时期秦国或秦代的遗物。 龙体中空,头略呈方形,鼓目、翻鼻、张口,身饰鱼鳞纹,尾盘卷为中空的锥体。龙体分铸焊接成型,形体巨大,具有强烈的震撼力。</p> <p class="ql-block"> 秦统一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加强军事建设。</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陵出土兵马俑中最著名的跪射俑</p> <p class="ql-block"> 铜车马,出土于秦始皇陵,真品现收藏于秦始皇陵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秦统一后使用的计量工具和货币</p> <p class="ql-block">彩绘文官俑</p> <p class="ql-block"> 跽坐陶俑最早出现在商朝,实际上古人坐的时候在裙子或长褂下面有一个类似于凳子的小坐板,人长时间采用这种坐姿就不会累腿,而现在日韩仍采纳我国古人的这种坐姿,是真正坐于腿上,所以老祖宗的精髓他们根本学不去,这就是我们的底气,这就是文化自信!</p> <p class="ql-block">汉朝以后,中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p> <p class="ql-block"> 建筑业飞速发展,出现了文字瓦打你,动物瓦当。</p> <p class="ql-block"> 有名的四神瓦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p> <p class="ql-block"> 金饼,汉代黄金货币之一,共出土了219枚,纯度高达95%,主要用于赏赐,馈赠等。</p><p class="ql-block"> 马蹄金和金五铢同为黄金货币,纯度95%。</p> <p class="ql-block">汉代五铢钱制作模板</p> <p class="ql-block"> 马踏匈奴,真品在霍去病墓前,为纪念汉朝冠军侯霍去病而立,纪念他征服匈奴的战绩。</p><p class="ql-block"> 甘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马踏飞燕”,也是中国旅游标志,也是纪念霍去病,实际上马踏飞燕,脚下踏的也是匈奴。</p> <p class="ql-block">中国开始进入最乱的五代十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 西魏名将独孤信之印,采用8枚26面制作而成,每一面有不同的印文,此印为“天下第一老丈人”印。是北魏印玺制度不可多得的文物——煤精多面印,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印面最多、正文字数最多的印章,集三种用途于一印,将楷书入印的历史提早了400多年。</p><p class="ql-block"> 此印还于2019年出现在高考数学题内,这道数学填空题是这样出的:</p><p class="ql-block"> “中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印信的形状多为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独孤信的印信形状是'半正多面体’,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半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图2是一个棱数为48的半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且此正方体的棱长为 1。则该半正多面体共有_____个面,其棱长为_____。(本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p> <p class="ql-block"> 隋朝结束五代十国战乱后,中国随之进入隋唐盛世!</p> <p class="ql-block"> 三彩开始出现,三彩"之名源于其最典型的黄、绿、白三色组合,这三种颜色在器物上交错使用,形成标志性的视觉效果,在唐朝盛行,所以叫唐三彩。</p> <p class="ql-block"> 唐武惠妃(贞顺皇后)石椁是中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唐代石椁。石椁装饰采用彩绘、线刻的技法,雕刻出仕女人物、花草树木、珍禽异兽等,内容丰富。该石椁自2004年被盗掘变卖到美国后,历经6年,于2010年追回,这是中国以法律途径追回的国家一级文物,见证了一个民族对文明根脉的坚守。</p><p class="ql-block"> 陕西历史博物馆今年6月录制《我的家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武惠妃石椁:两世传奇》系列英文短剧,以《照片寻踪 皇后传奇》《国彩华章 璀璨东方》《异乡旅歌 六载漂泊》《国富家强 不负熹年》四个篇章,串联讲述武惠妃石椁的前世今生,通过不同国度、背景、时空的男女主角,演绎世界人民共同守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动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各种形式的丝绸流通于各国之间。</p> <p class="ql-block">彩绘十二首</p> <p class="ql-block">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反映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陶俑杰作,釉色绚丽,载胡人乐师八人,再现丝绸商旅的多元文化交流,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黑釉油滴碗:宋代油滴釉瓷器的巅峰之作,保存最完整,对研究宋代瓷器形制发展有标型意义。通体施黑釉,釉色漆黑如墨,釉面光泽温润,古人记载该器物具有"盛茶闪金光,盛水闪银光"的光学特性。</p> <p class="ql-block"> 青釉提梁倒灌壶,是五代时期的耀州窑,以花蒂象征壶盖盖、壶衔接处堆塑哺乳母子狮,母狮张口为流,球形壶腹刻饰缠枝牡丹,在设计构思上与众不同,极富创造性。其造型、结构新颖奇特,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一体,可谓巧夺天工。</p><p class="ql-block"> 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出文物。</p> <p class="ql-block"> 谁家博物馆把石窟都搬进来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钟山石窟在二层展厅,是东晋时期的艺术瑰宝,位于延安钟山南麓,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由18个石窟组成,四壁上雕满数以万计的大小佛像,每一尊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因此钟山石窟也被称为“万佛洞”。</p> <p class="ql-block"> 第四展厅“大唐遗宝”,主要讲何家村窖藏文物出土情况。</p> <p class="ql-block"> 不要小看这个村,也不要小看展厅里这两瓮一罐,就是这三个贮藏了金银器、玉器、银饼和药材等千余件,其中金银器物达265件,包<span style="font-size:18px;">括金银器皿271件,银铤8件,银饼22件,银板60件,金、银、铜钱币466枚,玛瑙器3件,琉璃器1件,水晶器1件,玉带10幅,玉臂环1对,金饰品13件,另有金箔、玉材、宝石等,其中被定为中国国宝级文物的有3件,定为中国国家一级文物的有数十件,是唐代金银器的一次空前大发现。</span></p> <p class="ql-block"> 何家村共出土了10条玉带,每条玉带均造型不同,使用人的身份不同。</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各种银器</p> <p class="ql-block"> 从法门寺出土的唐代茶具及喝茶的12道工序。</p> <p class="ql-block"> 鸳鸯莲瓣纹金碗:唐代皇室酒器,双层莲瓣錾刻动物纹,工艺富丽堂皇,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各种造型的银碗</p> <p class="ql-block">银器、玉器</p> <p class="ql-block">红宝石、绿玉髓、蓝宝石</p> <p class="ql-block">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唐代银器,唐代宫廷舞马文化的见证,该银壶高18.5厘米,整体造型仿照骑马的游牧民族储水用的皮囊,上口敛而底部呈扁弧形,周身看不到焊缝。</p><p class="ql-block"> 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宝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p> <p class="ql-block">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唐代金银器,工艺精湛,何家村窖藏代表,是何家村窖藏文物中最华丽的提梁银罐,罐身通体装饰以鹦鹉为主体,鹦鹉周边装饰有艳丽的团花,余白处还衬填以折枝花草。鹦鹉展翅飞翔于花丛之间,灵动可爱,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宝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赤足金龙,原有12只,后遗失6只,最高的2.8厘米,最矮的2厘米,身材纤细,阔嘴伸颈,头顶双角,折曲于脑后,圆眼深目,两唇张开,满身皆饰深凹的网点纹,为饰片状鳞纹,作各种姿态的行走状。</p><p class="ql-block"> 反映了唐代道教外丹术的兴盛,体现出盛唐时的精神面貌。</p> <p class="ql-block"> 镶金兽首玛瑙杯:唐代红玛瑙雕琢的兽首酒器,兽眼镶金,至今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兼具波斯风格与唐工艺,堪称丝路珍宝。</p><p class="ql-block"> 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宝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p> <p class="ql-block"> 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才了解,古代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刚铸造时呈现金色光泽,因氧化和腐蚀逐渐变为青绿色,原来我们现在看到的青铜在当时刚铸造出来时是通体金黄色的,经过文物的专业修复才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铜矿石</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如同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翻开每一页,都能感受到古代文明的智慧与魅力。又如同一面巨大的铜镜,将中华文明的过往与今朝映照得清晰可见,以一种近乎冷漠的姿态,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