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征途:以青春之笔,书教育华章

Camellia

<p class="ql-block">实习学校:弋阳县第二中学</p><p class="ql-block">实习学科:化学</p><p class="ql-block">实习指导老师:张劻田,邵智文</p><p class="ql-block">实习时间:2025年2月至6月</p><p class="ql-block">实习生姓名:吴淑琴</p><p class="ql-block">实习生学号:22030231</p><p class="ql-block">实习生专业:化学</p><p class="ql-block">带队指导老师:徐淑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悄然流转,如白驹过隙,未曾刻意去想时,四个月的实习生活已然画上句号。犹记实习前夕的满心期待与精心准备。在这里,我经历了诸多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踏上讲台的激动澎湃,第一次被学生唤作“老师”的满心欢喜,第一次备课的纠结踌躇,第一次讲课的紧张不安,第一次看到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由衷喜悦……实习的点点滴滴,皆承载着满满的收获与成长。实习为我的人生增添了绚丽多彩的一笔,亦是我人生中一段波澜壮阔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初入校园:忐忑与期待交织</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实习第一天,我望着气派的教学楼和往来的师生,心里既兴奋又紧张。我见到了班主任指导教师邵老师和学科指导老师张老师。他们一边带我熟悉校园环境,一边耐心讲解教学工作要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班级的那一刻,学生们清澈好奇的眼睛齐刷刷看向我。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站上讲台,我的声音有些发颤,却换来学生们热烈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师德体验:在教育日常中触摸师者温度</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师德的真谛藏在备课的深夜灯火里,浸润在与学生对话的字字句句中,更体现在面对教育困境时的坚守与抉择。实习期间的点滴经历,让我对师德有了超越书本的深刻体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的学科指导老师张老师,他上课认真负责,积极引导学生,尽管学生基础差回馈少,他仍然保持饱满的热情。从他身上感受到一位优秀教师应当具有的优秀品质。而我也以张老师为榜样,认真备课。课后积极辅导学生作业,在批改作业,试卷时会认真记录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在课堂上剖析,讲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教学相长:在实践中磨砺成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提升教学能力,我开启了“听课 - 备课 - 授课 - 反思”的循环模式。在实习前期,我每天跟在我的学科指导老师张老师身后听课,认真记录他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课堂突发状况的处理技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为了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设计,我也听了其他老师和同期实习生的课程。每一次听课都是一场思维的碰撞。风格迥异的教学方式、各具特色的课堂设计,让我在观摩与反思中,逐渐勾勒出理想化学课堂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听了一次又一次的课后,张老师开始把课堂交给我,我开始负责高二二班有机化学整本书的课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第一次正式授课的内容是《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我制作了精美的PPT,室友在宿舍听着我反复试讲,讨论该怎么讲学生才能听得懂。但在真正站上讲台时,还是会紧张,在我上完后,张老师说我在上课时对一些知识的细节把控方面不到位。但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把控到位,在听到这些话时,我明白了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细节的雕琢。同时,我也有信心我的课堂会变的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之后,我在备课时,我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结合学生特点,将知识揉碎,将生活实例融入教学设计。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实习中期,我一次又一次的上课。已经能熟练把控课堂节奏,我邀请了带队老师和同学科实习老师来听课。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巧妙的把控课堂节奏,引导学生,遇到学生们兴致高昂、思维活跃时,则顺势拓展相关知识,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初登讲台时的紧张不安,到如今熟练讲课时的从容自信,我深知,每一次自如的讲解,每一场精彩的互动,都源于无数次的思考与打磨。每一次课堂都是新的挑战,而我也将带着这份初心,在化学教育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班主任管理实践:在细节中守护成长的轨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实习班主任,考勤、监考与早晚自习管理看似琐碎,却如精密齿轮,共同驱动着班级的有序运转。这些日常工作中,我逐渐领悟到:每一次考勤记录、每一场考场监督、每一次早晚自习陪伴,都是构建班级秩序、培育学生自律的重要契机。</p><p class="ql-block">1、考勤管理:以制度为经,以关怀为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涉考勤管理,面对学生迟到、早退的"五花八门"理由,我曾机械地执行扣分制度。直到后面了解到由于学生们马上要体考,训练任务繁重,时间长,吃饭来不及。我与班主任沟通,适时放宽了时间。我也明白了考勤管理不仅是纪律约束,更是洞悉学生需求的窗口。</p><p class="ql-block">2、监考工作:在秩序中守护诚信之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监考老师的身份走进考场时,我怀里紧攥着考场规则,目光不自觉地在学生间来回扫视,仿佛一场“猫鼠游戏”即将开场。监考老师不仅是考场纪律的维护者,更是教育理念的践行者与学生成长的见证者。在经过自身体验之后,我感受到监考并不是我所以为的轻松,这项工作看似机械重复,实则承载着多重教育使命,每一次执考都是对教育初心的坚守。</p> <p class="ql-block">3、早晚自习:以规划为舟,以陪伴为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清晨的薄雾还笼罩着校园,或是夜晚的月光爬上窗台,教室中总少不了师生共同奋斗的身影。早晚自习的管理,不仅是时间的填充,更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阵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体考结束,学生开始全身心投入到文化课程中。早读时的朗朗书声,晚自习的查缺补漏,在管理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无论是清晨迎接学生时的一句问候,还是夜晚巡查自习时的耐心指导,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关怀与支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基础教育研究实践:在例会碰撞中破解教学难题</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周三下午的例会,是实习期间最富张力的思维战场。在这里,教学困惑与研究灵感交织,个体经验与集体智慧碰撞,让我深刻体会到:基础教育研究不仅是个人探索,更是团队协作攻克难题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例会上,讨论“如何让学生在上课时给更多的回馈”,会上,大家纷纷抛出自己上课时遇到的问题。经过分析,问题根源逐渐明晰:教学方式单一导致学生兴趣不足,课堂评价机制缺失无法有效激励,且未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问题,大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注重过程性评价,设计阶梯式问题,创新式教学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利用阶梯式问题,由设计简单到复杂的问题,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场例会不仅产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案,更形成了"问题共商-策略共创-实践共享"的教研模式,让每位教师都成为课堂改革的参与者,为提升学生课堂回馈注入持续动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实习结束的节点回望,这段浸润着汗水与感动的旅程,早已将师德信念、教学智慧、管理艺术和研究思维深深镌刻进我的教育生命。那些深夜备课的灯火、学生进步的笑脸、教研讨论的热烈,都成为我职业生涯最珍贵的启航坐标。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在教育之路上坚定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育人篇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吴淑琴</p><p class="ql-block">致谢:徐淑凝 张劻田 邵智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