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济南名士吴树梅楷书《杨香扼虎救父》<br>释文:<br>谡谡松风拂面吹,亲悬虎口势方危。<br>千秋君父情同急,一样当熊是女儿。<br>落款:<br>杨香搤虎救父<br>臣吴树梅敬题<br>【注】搤同扼 杨香扼虎救父,二十四孝故事之一。<br>杨香,晋朝河南顺阳(今淅川县)人。杨丰之女,年十四,随父丰往田中获粟。父为虎曳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持虎颈,虎磨牙而逝。父因得免于害。<br><br>《异苑》记载:“顺阳南乡县杨丰与息女香于田获粟,父为虎噬,香年甫十四,手无寸刀,乃扼虎领,丰因获免。香以诚孝致感,猛兽为之逡巡。太守平昌盂肇之赐资谷,旌其门闾焉。” 吴树梅(1845—1912),字燮臣,号毓春子,山东历城县人。光绪二年(1876)得中进士二甲第一名(传胪),历任户部左侍郎、南书房行走、国子监司业等职,参与编纂《山东通志》。吴树梅在南书房服务约20年,以谨慎处事、深受皇帝信赖著称。光绪末年,他担任湖南学政,试图以正统儒学来训化和禁锢知识分子思想。1901年,吴树梅赴陕西行宫复命后,因风湿病辞职回乡。1907年,他参与编纂《山东通志》。清帝退位后,吴树梅携家人遁居乡下,不久去世。他的著作包括《浙使纪程诗》一卷。 【附】吴树梅行书手札<br>释文:<br>盈盈一水写风神,惆怅山鸡舞罢身。<br>望去空灵疑有路,照来如我竟无人。<br>得知宜称妆应改,醉共悲欢汝最真。<br>愿取蟠龙安四角,满林花影尽横陈。<br>落款:吴树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