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绍兴是一座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城市,粉墙黛瓦间藏着千年的故事。我站在鲁迅故里的石板路上,望着墙上的“绍兴”二字,仿佛听见了历史的回声。</p> <p class="ql-block">鲁迅故里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地标,也是我此行的第一站。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鲁迅先生的过往,让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生怕惊扰了沉睡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在鲁迅故里的街头,我看到了一家售卖“孔乙己茴香豆”的小摊。摊前围满了游客,空气中弥漫着豆香和茶香。这让我想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那个总爱在咸亨酒店里喝酒吃豆的落魄书生。</p> <p class="ql-block">鲁迅纪念馆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建筑,门口挂着红灯笼,绿意盎然的植物垂落下来,它在迎接每一位来访嘉宾。</p> <p class="ql-block">“民族脊梁”四个金色大字刻在纪念馆前的石墙上,阳光洒在上面,熠熠生辉。这四个字仿佛是鲁迅精神的象征,提醒着我们,一个民族的脊梁,是那些敢于呐喊、敢于为中华民族抗争的人。</p> <p class="ql-block">在一间古色古香的房间里,我看到了“重游泮水”四个大字的书法作品,下面还挂着几幅山水画。青花瓷瓶静静地立在桌上,好似在等待某位文人墨客的归来。</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条竹林小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石板路上,清幽而宁静。其每一缕风都带着故事,每一片叶都仿佛藏着回忆。</p> <p class="ql-block">陈列在馆内墙上,是鲁迅先生和他为北京大学设计的校徽。</p> <p class="ql-block">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p><p class="ql-block">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p><p class="ql-block">1931年的冬天,这首诗是鲁迅写给友人郁达夫的。当时有人讥笑郁达夫过于疼爱自己的孩子,似乎有损其“大丈夫”形象。鲁迅写此诗为郁达夫辩护,同时也是对这种世俗偏见的批判。</p> <p class="ql-block">鲁迅家族的厅堂依旧保留着当年的模样,墙上挂着书法和绘画作品,红色的灯笼映照着古色古香的家具。</p> <p class="ql-block">鲁迅家族吃饭的地方,圆桌和木凳整齐排列,墙上挂着红色灯笼,木质屏风与古色古香的家具相得益彰。我仿佛看到鲁迅先生曾在这里用餐,与家人共度温馨时光。</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房间里,我看到一个鲁迅先生卡通人坐在桌旁,手里拿着《 新青年》杂志</p><p class="ql-block"> 《 新青年》是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更名《新青年》,他认为救中国需“思想革命”,旨在唤醒青年摆脱封建蒙昧,推动社会新陈代谢。提出青年六项标准:自主非奴隶、进步非保守、进取非退隐、世界非锁国、实利非虚文、科学非想象</p> <p class="ql-block">绍兴的沈园,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园林。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仿佛还在园中回荡,那首《钗头凤》的词句,至今仍让人唏嘘不已。</p> <p class="ql-block">沈园题壁:两词并刻于沈园壁上,成为千古绝唱。唐婉和词后不久离世,陆游晚年多次重游沈园悼念,这对有情人未成的故事,因两首《钗头凤》的深刻共鸣,成为中国古代爱情诗词中最令人叹息的篇章之一</p><p class="ql-block">陆游《钗头凤.红酥手》</p><p class="ql-block">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p><p class="ql-block">唐婉《钗头凤.世情薄》</p><p class="ql-block">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p><p class="ql-block">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p><p class="ql-block">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p> <p class="ql-block">陆游纪念馆里,我看到了他的塑像,背后是毛泽东主席的狂草书法《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那句“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让我感慨万千,仿佛看到了陆游一生的悲壮与坚守。</p><p class="ql-block">陆游《诉衷情》</p><p class="ql-block">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p><p class="ql-block">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p><p class="ql-block">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p><p class="ql-block">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沈园内景观</p> <p class="ql-block">陆游雕像</p> <p class="ql-block">绍兴城内古老的大善塔</p> <p class="ql-block">刻有《大善塔碑记》的牌匾,上面详细记载了大善寺的历史。从南朝梁天监三年建寺,到唐开元年间改名,再到宋代重建,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现代建筑风格的金字塔形玻璃结构建筑,让我感受到绍兴的另一面。它不再是那个只属于过去的城市,而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现代都市。</p> <p class="ql-block">仓桥直街是绍兴著名的商业步行街区,街道两旁是各种店铺,各种老字号招牌随风飘扬,热情的欢迎着每一位游客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仓桥直街的石桥边,我坐在夷畅茶馆里,看着乌篷船缓缓划过水面。茶香与水汽交织,让时光也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在30多度的高温下,我看到一位老人脱了上衣,坐在一台老旧电视机前看着电视。那一刻,我看到了绍兴最真实的生活场景,平凡却温暖。</p> <p class="ql-block">“小绍兴”餐厅门口,金色的雕像和绿色植物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孔乙己酒家前,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整理货物,红色的灯笼在门口高高挂起。我走进去,看到店内陈列着各种绍兴特产和黄酒,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酒香。</p> <p class="ql-block">在仓亭直街上,我还看到一家尼姑庵。门口挂着红色对联,绿植与藤蔓缠绕在门旁,显得宁静而古雅。</p> <p class="ql-block">孔乙己的故事雕像让我想起鲁迅笔下的那个落魄书生。他曾在咸亨酒店里喝酒吃豆,如今,他的故事被雕刻成像,永远留在了绍兴。</p> <p class="ql-block">商业街区挂满了灯笼,街道两旁绿树成荫,黄灯笼在树上随风摇曳,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绍兴黄酒满大街都是,无论是酒家还是小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我尝了一口,醇香浓郁,令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几年前,我曾写下一首关于绍兴的诗:“春雨浅灯青石桥,咸亨酒馆绍兴烧,珠帘窗外芭蕉雨,醉卧青灯自逍遥。”如今,我终于走进了诗中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在这条街上,震元堂药业集团下属的饭店,以药膳养生为宗旨。我点了几道菜,黄芪蒸黄鱼、素炒板兰根、香菇木耳豆腐干、石斛花炒鸡蛋,加上米饭,总计128元,既健康又美味。</p> <p class="ql-block">孔乙己饭店前,几位顾客正在用餐。</p> <p class="ql-block">在“德鄰”石牌坊前,几位游人在行走,绿树与蓝天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走累了就在古桥上休息,我看着清澈的河流与古色古香的建筑,微风阵阵吹在身上,凉爽而宁静。</p> <p class="ql-block">在一家店铺门口,我站在一个卡通人旁边,指着“不干了”的木牌,显得幽默而有趣。我今年70整,刚刚辞了工作不干了。</p> <p class="ql-block">巾帼英雄秋瑾女士雕像前,我看到花卉与绿植环绕,背景是整齐的树木,显得庄重而肃穆。</p><p class="ql-block">秋瑾是一位集革命家、女权先驱、诗人和烈士于一身的伟大女性。她以生命为代价,实践了救国救民的理想,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和妇女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1907年7月15日(农历六月初六)凌晨,秋瑾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年仅32岁。</p> <p class="ql-block">“古轩亭口”红色牌坊矗立在街道中央,牌坊两侧有对联,背景是现代城市的建筑与行人,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9日上午,我们开车来到绍兴城外的东湖公园游玩。</p> <p class="ql-block">东湖并非天然湖泊,而是一处古代采石场遗址。汉代开始采石,清代末年,绍兴乡贤陶浚宣将其改造成园林,形成了今日的东湖,被誉为“天下第一山水大盆景”。</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仙桃洞,这些奇特的自然景观让我惊叹不已。我们俩坐着乌篷船,徜徉在碧绿的东湖水面上,仿佛走进了画中。</p> <p class="ql-block">绍兴的越剧演员们定时在景区为游客表演戏曲节目,唱得可真不错呀。</p> <p class="ql-block">东湖景区的林荫道,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p> <p class="ql-block">上午11:00,我们离开东湖,前往大禹陵景区。</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们曾在课本里读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如今,站在大禹陵前,我仿佛看到了那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大禹陵景区风景秀丽,是绍兴的一处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禹陵村,又称“天下第一村”,村民多为姒姓,他们是大禹的后代,世世代代在此守陵,至今已传至147代。</p> <p class="ql-block">书圣故里,王羲之的兰亭序,墨池,这些文化遗迹让我感受到绍兴深厚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蔡元培先生故居,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我走进纪念堂,看到他的塑像,心中充满敬意。</p> <p class="ql-block">在蔡元培故居旁,我走进一家高档餐厅《蘭遇桂语》,点了一份双人套餐</p> <p class="ql-block">6月20号,我们又来到了绍兴郊外的柯岩景区。柯岩鉴湖景区位于浙江绍兴柯桥区,由柯岩、鉴湖、鲁镇三大核心区域组成,融合了自然山水、历史遗迹与人文风情,是著名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p> <p class="ql-block">自然奇观:以千年采石遗址为核心,拥有隋唐时期石匠开凿的“云骨”奇石(高30余米,上宽下窄)和天工大佛(弥勒石佛),以及石宕、石壁等地质景观。</p> <p class="ql-block">柯岩的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鉴湖的起源:东汉永和五年(140年),会稽太守马臻带领民众筑堤蓄水,汇36源之水成湖,溉田九千顷,为江南古代最大水利工程之一,被誉为绍兴母亲湖。</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鉴湖风光</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安放着会稽太守马臻的雕像,他最大的功劳就是带领民众修建了鉴湖。</p><p class="ql-block">鉴湖是长江以南最古老的大型塘堰工程之一,比欧洲类似水库早约1000年。马臻的治水理念对后世浙东水利(如西湖疏浚、海塘建设)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 鲁镇景区</p><p class="ql-block">按鲁迅小说(如《阿Q正传》《孔乙己》)复原的江南水乡古镇,分为餐饮、商铺、社戏表演等区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了美丽的绍兴,心中念念不舍,继续驱车前往下一座旅游地乌镇,请看下一篇《流浪地球一乌镇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