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3日~28日我和先生跟随阿呆“宁可在路上”团队游历了新西兰南北岛和西澳大利亚,往返历时26天。</p><p class="ql-block">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季节正好与中国相反,5月是中国的春末,而新西兰已进入五彩斑斓的金秋。</p><p class="ql-block">新西兰由南岛、北岛两个大岛和附近一些小岛组成。全境多山,平原狭小,森林资源丰富。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15万公里。新西兰总人口约534万,其中,欧洲移民后裔占67.8%,毛利人占17.8%。官方语言为英语、毛利语。</p> <p class="ql-block">借用网上一张新西兰旅游地图,可以大致了解新西兰南北岛的旅游资源。</p> <p class="ql-block">5月3日傍晚落地新西兰北岛的最大城市奥克兰,机场内迎面看到这个毛利人风格的艺术装饰,提醒游人来到了毛利人的家园。</p><p class="ql-block">1350年起,毛利人在新西兰定居。1642年,荷兰航海者在新西兰登陆,但并未停留。一百多年后,1769年至1777年,英国库克船长先后5次到新西兰。此后英国向新西兰大批移民并宣布占领。1840年,英国迫使毛利人族长签订《怀唐伊条约》,新西兰成为英国殖民地。1907年独立,成为英国自治领,政治、经济、外交受英国控制。1947年,新西兰成为主权国家,但仍属于英联邦成员。</p> <p class="ql-block">我们入住的酒店就位于市中心,在奥克兰的地标建筑天空塔的脚下。天空塔高328米,是南半球最高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因为比原计划提早了一天到达,为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等待后续到来的队友,</span>5月4日自由活动一天,我们在奥克兰市区内Citywalk。</p><p class="ql-block">这是距离我们酒店步行仅3分钟的一座教堂,仅是路过打卡。</p> <p class="ql-block">别致的公交车站。</p> <p class="ql-block">市中心紧邻奥克兰大学的阿尔伯特公园,有苍劲的古树,如茵的绿草。奥克兰市区很小,这个公园距离我们酒店也就7、8分钟的步行距离。这个石头串成的好似公园入口的建筑应该是毛利人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因为是第一天,又是自己闲逛,走到一处有着栈桥的海边。</p><p class="ql-block">奥克兰是新西兰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新西兰的经济、文化、航运和旅游中心。新西兰的首都早先设在奥克兰,但在1865年迁至北岛南端的惠灵顿。</p> <p class="ql-block">在奥克兰主要商业区皇后街的路口发现我们的爱存不存。</p> <p class="ql-block">图中的雕塑是毛利学者、活动家彼得巴克雕塑,位于皇后街广场。</p><p class="ql-block">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原住民和少数民族。多数考古学和历史学者认为毛利民族是从库克群岛和波利尼西亚地区而来,一千多年前为躲避与其他部落的争战乘木筏漂到了这片岛屿。也有学者认为毛利民族及所有南岛语族的发源地最北可以追溯到西太平洋的台湾岛,毛利人的语言、文化及传统建筑与台湾阿美族很类似,文化上有许多共通点。毛利人很有艺术天赋,擅长音乐舞蹈及木雕。</p> <p class="ql-block">皇后街附近一栋整面墙画着各色陶瓶的建筑,所有第一次看到的人都无法忽视它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圣巴德利爵主教座堂的哥特式尖顶被夕阳涂抹成金色。</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时来到王子码头,余晖中的码头大楼分外迷人。</p><p class="ql-block">奥克兰,别名风帆之都,是新西兰北部的滨海城市,面积1086平方公里,人口146万。奥克兰也是全世界拥有帆船数量最多的城市,所以又被称为“风帆之都”,是南半球主要的交通航运枢纽,也是南半球主要的港口之一。</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帆船的桅杆与夕阳余晖构成梦幻般美景。</p> <p class="ql-block">酒店旁边天空塔内设有赌场,可以看到很多亚洲人面孔。</p> <p class="ql-block">天空塔与酒店有空中走廊相通,这是从走廊俯瞰窗外夜景。</p> <p class="ql-block">5月5日正式开启新西兰北岛行程。虽然坐大巴去往每一个景点,远的需要数小时的路程,但窗外永远是湛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绵延不绝的草场和遍地的牛羊,感觉一路都在享受着视觉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景点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怀托摩萤火虫洞</span>,这是景区检票口。</p> <p class="ql-block">此次我们与哥嫂同行。</p> <p class="ql-block">怀托摩萤火虫洞是一处有1.5万年历史的活性岩石洞穴,由石灰岩构成的溶洞系统,洞内有钟乳石、石笋等景观。洞内萤火虫是新西兰特有的双翅目昆虫幼虫,其尾部能发出蓝绿色萤光,可吐出湿粘透明丝线,用以吸引和捕食昆虫。成千上万的萤火虫攀附在岩洞深处上方,如同满天星斗,泛舟其中仿佛置身于银河系。</p><p class="ql-block">萤火虫洞处于毛利人保护区,景区的管理人员全部是毛利人。</p><p class="ql-block">游客乘船进入下层洞穴,在黑暗中静静欣赏萤火虫奇观,为了不惊扰萤火虫,全程不许大声说话,不能用手电筒照,更不允许拍照。</p><p class="ql-block">这是溶洞的出口,在洞外光影交错间愈显得洞内环境的幽暗神秘。</p> <p class="ql-block">因为洞内不能拍照,就拍一张景区的宣传照留念吧。</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萤火虫洞前往下一个景点,继续拍下沿途风光。</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景点是蒂劳小镇。</p><p class="ql-block">离开萤火虫洞前往罗托鲁亚湖的途中,我们路过了一个人口仅有七百多(2006年数据)的小镇。虽然只是短暂的停留,但小镇独有的特色令我们在此打卡拍照。</p><p class="ql-block"> 蒂劳被誉为“世界波纹铁皮之都”,这里的建筑以波纹铁板为主要材料,设计成各种独特的造型,如犬类、家畜、重要历史人物以及当地动植物等。</p> <p class="ql-block">这天的第三个景点是罗托鲁亚湖。湖水清澈碧蓝,一个几十米长的木栈道延伸到湖中,湖边上下翻飞着上百只水鸟,湖中漂荡着小舟,数只黑天鹅在水中游弋,这就是真正的天鹅湖吧。</p> <p class="ql-block">第四个景点是罗托鲁亚市政公园,公园内有一个常年温度达100摄氏度的温泉池,池边还生长着可以耐高温的植物。</p><p class="ql-block">罗托鲁亚是新西兰北岛中北部一座工业城市。位于罗托鲁亚湖南畔,距奥克兰市221公里,多天然温泉,是毛利人聚居区和著名的旅游胜地,人口5万多。</p> <p class="ql-block">这天的最后一个景点是罗托鲁亚红木森林。到达时已是黄昏,森林中树木高大茂盛,光线则更加昏暗。</p><p class="ql-block">红木森林位于罗托鲁亚以南3公里处,占地55,000公顷。1910年,新西兰人在此种植了170多种不同树木,以验证哪些树种适合新西兰,尤其是地热丰富的罗托鲁亚地区,如今三分之一的种类存活下来。</p><p class="ql-block">目前的红木森林以高大挺拔的加州红杉树为主,部分红杉树树龄超过200年,树干粗壮,需四五个人才能合抱,高度可达70多米。 </p> <p class="ql-block">森林中也生长着很多蕨类植物,其中有一种被毛利人视为宝物的银蕨叶。叶子一面绿色另一面银色,在过去毛利人躲避外族人时,可以用它银色的一面作标记,只有本族人能发现。</p><p class="ql-block">银蕨叶是新西兰的国花,具有坚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文化象征意义,广泛应用于新西兰的官方图标。</p> <p class="ql-block">天黑了才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坐落在湖边的</span>酒店,但抬头惊喜的发现漫天繁星,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繁星璀璨的夜空,甚至可以分辨出银河。这只是用手机拍下的星空,用专业的相机拍摄的效果应该会更佳。</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拉开窗帘,看到的是窗外梦幻般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赶紧到湖边打卡。</p> <p class="ql-block">出发前在这美丽的酒店前厅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6日第一站是爱歌顿农场,这是罗托鲁亚著名的农业旅游景点。在农场内可乘坐观光拖拉机游览,可看到奶牛、绵羊、红鹿和羊驼等动物,中途两次下车亲自投喂绵羊和羊驼。</p><p class="ql-block">新西兰是个羊比人多的国家,有19个品种的羊,全国羊数量在2400万头以上,而人口500万。新西兰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p> <p class="ql-block">第一拨投喂的是绵羊,这是美丽诺羊,原产于西班牙的优良品种。</p><p class="ql-block">胖胖的绵羊非常可爱亲人,看到你手里有吃的就会追着你,用脑袋拱你;一旦发现你手里的吃的没有了掉头就走。</p> <p class="ql-block">第二拨投喂的是长脖子的羊驼。据说羊驼的脾气不如绵羊好,如果用手里的吃的引诱它几次,它很可能会一口老痰吐在你脸上。</p> <p class="ql-block">这个可爱的小羊羔一路向我奔来,看来对我很好奇。</p> <p class="ql-block">农场内还种植有奇异果园。奇异果已成为新西兰的新国宝,而奇异果其实是来自中华猕猴桃,最初是华人移民从中国陕西带来的种子在新西兰栽培改良的,现在已成为新西兰出口水果的主要品种,返销我国市场。</p> <p class="ql-block">离开牧场,继续抓拍沿途美景。</p> <p class="ql-block">这天的第二站是霍比特人村。它是《指环王》三部曲及《霍比特人》系列电影拍摄地,相当于我国的影视城吧。</p> <p class="ql-block">霍比特人村最初是位于玛塔玛塔镇外的一处私人牧场,1998年《指环王》的导演选定这里作为拍摄地,1999年,剧组的场景搭建师,景观设计师还有房屋建筑师等,在这个农场上花费了9个月的时间,来建造电影拍摄场景。他们在山坡上建造了37个霍比特洞穴,还有周边的桥梁、树木和花园。<span style="font-size:18px;">之后的5年时间里,剧组和演员都在此处渡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惜《指环王》系列电影我一部也没看过,所以更听不懂全英文解说了,只被这里如画的美景和摄制组为小矮人精心打造的袖珍生活空间而吸引。</span></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后,景点还为所有游客免费提供一杯自制的啤酒。</p> <p class="ql-block">7日我们结束北岛的行程,中午从奥克兰历时一个多小时飞往南岛的基督城。当天下午在基督城内Citywalk。</p><p class="ql-block">新西兰南岛被称为新西兰的后花园,也是澳洲的后花园,每年来此旅游占比最多的是澳大利亚人。</p><p class="ql-block">基督城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岛最大的城市,也是</span>新西兰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奥克兰,享有新西兰“花园之城”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是基督城艺术中心,是新西兰最具代表性的哥特式建筑群,前身为坎特伯雷大学旧址。建筑群以石头拼砌花纹墙面、尖顶拱门等哥特式元素为特征。中央庭院保留维多利亚时期回廊结构。</p> <p class="ql-block">中央庭院内天空中有一金属丝构成的立体而抽象的建筑模型,若不是有解说员很难被注意到。</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是追忆桥,是基督城市中心跨越艾芬河的纪念性建筑,1919年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阵亡的10%新西兰军人而重建。桥梁采用白色桥身与纪念碑式拱门设计,1985年被评定为新西兰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从追忆桥上过了艾芬河就来到河畔市场及旁边商业街,我们穿街走巷,<span style="font-size:18px;">欣赏着被精心装饰的建筑和街边店铺,</span>极富年代感有轨电车从身旁叮当而过。</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是纸教堂。2010年9月4日和2011年2月22日两次大地震使该市遭受重创,后者造成当地185人丧生(其中包括24名中国留学生),两万多栋房屋倒塌或受损。</p><p class="ql-block">纸教堂是一座在2011年地震后建造的临时教堂。这座教堂由日本建筑师坂茂设计,于2013年完工并开放使用。此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纪念地震中的死难者而</span>修建的纸教堂。教堂内不允许拍照。</p><p class="ql-block">纸板教堂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主要结构材料为纸板管,这些纸板管用作支撑结构,与钢筋混凝土基础相结合,使其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具备相当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教堂的设计象征着基督城的重建和社区的坚韧精神。</p> <p class="ql-block">这个悬空的金属构件延续了艺术中心庭院内金属框架的风格,大概是同一位艺术家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黄昏时来到当天的最后一站,参观重建中的基督城大教堂。</p><p class="ql-block">基督城大教堂是基督城的核心地标建筑,始建于1864年,1904年竣工。该建筑采用哥特复兴式风格,高达63米的尖塔曾是城市天际线的制高点,顶部瞭望台可俯瞰花园城市全景。2011年里氏6.3级地震导致尖塔倒塌与主体结构严重损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