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u>勾勒早稻育秧古作图谱</u></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董三槐</span></p><p class="ql-block"> 所说早稻育秧是有别于一季稻、晚稻育秧的季节性农活(叙事兹定于鄂东南区域为代表)。早稻育秧是传统农业耕作大堂中的一颗亮晶晶珍珠,她的传承凝聚先人的智慧。早稻育秧一般会遇到三大难题,首则是春季频繁的寒潮袭击,有霜冻,甚而冰冻;次则雨水多使秧田水渍难解;三则晴天偏少,寡照使秧苗生长不正常。</p><p class="ql-block"> 所说古法,是指不依持任何设施的育秧方法。它有别于当下常见薄膜覆盖、温室大棚、工厂化设施。传统农业耕作时代,早稻育秧作业环节有:浸种,催芽,平整秧田,谷芽落泥,爽泥管护,带水护苗,秧苗管护等环节。</p><p class="ql-block"> 将纪年倒回八十年,个体农业,家庭耕作对抗自然的气象条件、雨水条件极为有限,而种田人怎样去顺应自然,迎合自然?不防述说一二。浸种环节,个体农业一般用大陶缸盛水,线箩筐装稻种浸入缸内,也有将稻种倒入小点水缸内浸,也有将线箩筐直接浸入水塘或水池旁边,不让水淹没。浸种时间一般一天一夜即可。浸种过细的做法用一定比例的灰水灭菌消毒,也有用黄泥巴水浸种的。</p><p class="ql-block"> 催芽环节是关键性环节。稻种发芽率达不到相当比例,秧苗就达不到期望值。稻种发芽征象有两要点,一是胚芽处露白,二是胚芽出壳。催芽必须有相应的温度,一种方法是间断性多次施洒温水,二种方法是将浸种的箩筐或小屯围子整体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要时不时地人工翻动。在温度计问世之前,只凭手指试温。温度过高要及时降温,以免烧坏胚芽。催芽时间一般在48小时左右。稻种出芽率达到80%以上,才能播撒到秧田里。</p> <p class="ql-block"> 平整秧田环节可与催芽同时进行。平整秧田之先要施一次底肥,要在泥融泥平的情况下进行平整。平整秧田要按一定的宽幅分畦,将一畦一畦的疏整平平的,一般要沉放一二个晚上,再播撒催好芽的芽谷籽。</p><p class="ql-block"> 播撒芽谷籽时,田泥面不能有水,芽谷籽的播撒密度要适中,过密,过稀都不合适,芽谷籽播撒完后,一般要撒一次草木灰(有杀菌和防寒作用)。芽谷籽落泥后,有三天左右的爽泥管护阶段。若天气晴好,昼夜温差不大,管护就省事了。若碰上寒潮袭击或连续降雨就麻烦了。芽谷籽落泥的当天晚上秧田不能上水,有水会浪动芽谷籽,破坏芽谷籽扎根。若当晚下雨,芽谷籽霉烂就免不了。经过一天或二天太阳照射后,若遇寒潮,晚间可以浅浅地上一匹水为芽谷籽保温防冻(鄂东南把秧田加水称上水排水称放水)。若气温适宜要适时放水,芽谷籽水渍太长则扎不下根,会出现坏芽。在没有气象预报发布时期,全凭农家人把握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很大。芽谷籽落泥三四天后,受日晒夜露,会发生立针芽青的变化,秧苗可适应浅浅水了。秧苗长到一指深度就可以昼夜蓄水,进入秧苗管护环节。该环节只是扯除稗苗杂草,追施肥料几样活儿。秧苗在秧田生长二十几天就可以移栽了,育秧终结。</p><p class="ql-block"> 早稻育秧从浸种到移栽,大的三四十天。育秧成败关系农家一年的生计,是不可马虎的大事。我们别开现代农业种植模式回头审视原始农业耕作模式,种田祖先的经验和智慧确实可赞可颂!</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8日完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