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梦游奇境记》 六年级 席丽娜 《狼王梦》 五年级 赵婉婷 《人类起源演化过程》 四年级 刘梦遥 《伊索寓言》 三年级 张悦 <p class="ql-block"> 《伊索寓言》是一本由许多寓言故事汇编而成的书,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农夫与蛇》这则寓言。</p><p class="ql-block"> 这则寓言讲的是,从前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赶完集回家的农夫在路边发现了一条蛇,农夫看到蛇冻僵了,非常可怜,于是就把它放在怀里,用体温让它苏醒过来。于是,当蛇醒来后,便本能地咬住了农夫。农夫临死之前非常后悔,伤心地说:“我想要做善事,却由于见识浅薄而害了自己的性命。”这个故事使我的内心感到震撼。</p><p class="ql-block"> 农夫好心救了蛇,而蛇却不知回报。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歇后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做人做事要懂得知恩图报,别人帮助你,你要记住恩情,更不能反过去陷害别人。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农夫的精神,帮助别人。当然我们要分清善恶,不能像被农夫不明辨是非,这样会害了自己。</p><p class="ql-block"> 读完这则寓言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帮助,并要知道感恩。</p> 《读曹冲称象有感》二年级 张佳莹 《读小刺猬理发》一年级 陈嘉嘉 <p class="ql-block"> “小刺猬,去理发,嚓嚓嚓,嚓嚓嚓,理完头发瞧瞧他,不是小刺猬,是个小娃娃!”一开始我还纳闷,小刺猬怎么会去理发呢?读完才明白,原来是小娃娃头发长长的、乱乱的,像小刺猬的刺一样!理发师“嚓嚓嚓”剪完头发,小娃娃露出了圆乎乎的小脑袋——原来“小刺猬”就是可爱的小朋友呀!</p><p class="ql-block"> 一首小小的童谣,藏着暖暖的道理和甜甜的快乐,原来阅读就是这样,让我在笑声里学会好好照顾自己,我喜欢这个藏着小秘密的“理发故事”,也期待发现更多像这样有趣的童谣。</p>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学习心得 数学组 程进荣 <p class="ql-block"> 通过深入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新课标如同指明灯,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理念与方向,也引发了我诸多思考与感悟。 </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导向,强调培养学生的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一转变让我意识到,数学教学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可能更侧重于学生对数学公式、定理的记忆与运用,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而现在,我深刻认识到,要在日常教学的点滴中,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去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认识数字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的物品数量、说一说自己的年龄和家庭人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感;在图形的认识教学中,鼓励学生用积木搭建立体图形,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图形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p><p class="ql-block"> 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整合也是新课标一大亮点。它将数学知识按照主题进行整合,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这就要求我在教学设计时,不能再孤立地看待每一个知识点,而是要站在整体的高度,把握知识的脉络,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在 “数与代数” 领域,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明白数的运算其实是基于数的意义和性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而不是死记硬背计算方法。同时,这种结构化的课程内容也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我可以结合语文、科学等学科知识,设计综合性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方法上,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在课堂上,我尝试通过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主动去探究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 “圆的周长” 时,我让学生分组测量不同圆形物品的周长和直径,通过计算和讨论,自主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我也更加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在教学 “百分数” 时,引导学生分析商场的促销活动、家庭的收支情况等,使学生明白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p><p class="ql-block">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同样给我带来了启发。新课标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我开始更多地运用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项目式学习评价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小组合作参与度;通过作业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态度;在项目式学习中,评价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我也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习借鉴他人的长处,促进共同进步。 </p><p class="ql-block"> 学习新课标是一个不断深入理解和实践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以新课标为指导,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数学核心素养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