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时光里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自己已好久没有写文字了,总有些不甘心,感觉应该用些文字来记录些什么,或者虚构些故事才不算日子白过吧!</p><p class="ql-block"> (一)收集种子</p><p class="ql-block"> 冬日上班的路上,偶然发现了地上有一颗颗圆圆的黑色的种子,随手捡起来,一路把玩观察也没有弄明白是什么植物的种子,于是顺手便收集在办公桌上的一个纸盒里。那日无意间又看见了它们,感觉好玩,于是开始了捡拾种子的游戏。</p><p class="ql-block"> 先是每日上下班路上捡,后来走在路上发现各色的种子都会去捡,捡拾的标准极低,不看颜值、不问科属,只要是种子就可以。再后来又发现了一个可以收集种子的途经,就是日常生活中消耗的各种蔬菜、水果、花草的种子也被我洗净收集起来,所以种子的队伍开始庞大起来,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当然,期间因为保存方法不当造成种子发霉生虫被扔掉了不少。</p><p class="ql-block"> 种子多了,便需要给它们寻个安身之处,于是我便将它们洗净晾干,根据规格大小,然后找了些透明的瓶子装起来摆在了酒柜的小格子里,闲了便拿出来把玩一会儿。看着那一颗颗形态各异、种类繁杂的种子,想象着它们生根、发芽、长叶,然后长成植株,成年后再开花结果的样子,突然感觉自己是收集了一个草木庄园,我则是庄园之主。</p><p class="ql-block"> (二)拈花惹草</p><p class="ql-block"> 春天来了,终于可以走路去上班了,而且路上还有花有草有小鸟,所以面对这一路的繁花,每日都有种土豪般的高兴。这个季节没有别的心思,一有空闲,就想拈花惹草!</p><p class="ql-block"> 走的次数多了,先是看花看得眼谗,慢慢地心也开始痒了,总想对这些美丽进行一场掠夺。一开始总碍于路人的眼光,心想自己也是文雅之人,绝不能做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的掩耳之事。但想起先人的教诲说“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况且谁让这花儿正好盛开,而我正好路过,终究是花儿美丽的错误就是了,于是便又有了偷花的底气。</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忍不住下手时,是试探性地选择花丛边上的各色小野花,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各色都有,就这样堂而皇之的带去了办公室插进了花瓶中,姹紫嫣红地满满一瓶春天的颜色,引来众人的注目。后来慢慢胆子大了,加之各色鲜花的绝色诱惑,决定“偷”一把真花过过瘾。先是白天进行了“踩点”,选好了要采的花的位置,不致于采后让人能一眼看出此处的花是被人“偷”了。下手的时间也专门选在晚上,而且是避开了散步遛弯人群的时间段,虽没到夜深人静,但也是人烟稀少之时。好不容易摸到白天踩过点的地方,刚采了没两只,突然一句“谁呀?谁在偷花!”妈呀,魂儿都不在身上了,赶紧跑吧!</p><p class="ql-block"> 汪曾祺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前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不妨和路边的花儿说一声,如果我正路过,就请尽情绽放吧,因为我也注视你们很多很多日子了!</p><p class="ql-block"> (三)关于暧昧</p><p class="ql-block"> 前些天,听了几个八卦,都是谁和谁因为关系暧昧,被原配扯了头发,撕了衣服,承受了皮肉之苦,还被示了众。关于暧昧,专门去度娘度了下,给出的解释是:暧昧,指男女之间态度不明朗或行为不可告人。说白了,无非是男女之间在不愿承担或者承担不起责任的前提下,相互满足愿望的一种方式。</p><p class="ql-block"> 现实生活中,关于已婚者因为找到“真爱”而“突围”地也大有人在,有男,也有女。个人认为,行苟且之事,勿冠深情之名,感情不分先来后到,但分礼义廉耻,这应该是底线。《廊桥遗梦》里的弗朗西丝卡、《包法利夫人》里的艾玛,就是成年人婚姻里的两种不同选择的代表,不做道德绑架,但选择的后果应该自负。</p><p class="ql-block"> 谁家的婚姻里会不吵架呢?婚姻生活里的双方大多是一边嫌弃着,又一边凑合着过了好多年,为了一根葱,为了一头蒜都能上演一场离婚大战,甚至都能往“死的境界”里吵,“不过了,今天就离婚 ”,“谁不离婚谁不是人”,“谁不离婚谁不得好死”。不吵架的时候,可以为他死,吵架的时候又觉得该死的是他,吵完了又感觉,如果他真死了,我又该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 怎么办呢?那就作个梦吧,梦里自己是个土员外,家里还雇了几个小厮丫鬟,捶腿、端茶、唱曲、调戏……。 </p><p class="ql-block"> (四)感受死亡 </p><p class="ql-block"> 最近,一个熟识的朋友因为一个小小的手术检测出有恶性的风险,虽不致怎样,但着实让人闹心。于是一系列的检查、问诊、后续的预防干预,让人平空多了不知多少万分的肉体不适和精神磋磨。</p><p class="ql-block"> 因为家里有大夫,加之最近几年家里的亲朋好友断续因恶性病痛离世或忍受磋磨之殇者也十指可数,自己被迫接收各种病痛和死亡的信息相对于他人要多一些,所以自认为面对异常变故的承受力要强一些,至少表面上装得比别人淡定一些,但想起那日陪大夫做深度体检时的那份飘摇的虚脱感依然如昨。因为近期体重不明原因地下降,身体有明显的不适感,且有酒烟不良嗜好史,所以没有出结果前,感觉就是大夫自己都是战战的,何况是医盲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有人曾说,其实没有一个人能真正洞彻死亡,无论人们采取何种态度面对死亡,对死亡的恐惧依然会无时无刻地不攥紧你的喉咙。当变故突然降临时,普通的我们往往连发问的机会都没有,没有理由,就是你,这就是你要面对和接受的现实。</p><p class="ql-block"> 今年刚过半,大S,朱媛媛、方大同等好几个明星都在英壮之年因病而逝,于他们无论是先进的医疗资源还是雄厚的金钱基础都是草芥般的我们所不能比的,但在疾病面前却是一样的无力和脆弱。世界还是公平的,至少在面对死亡这一刻人人都是平等的。</p><p class="ql-block"> 再一次感受死亡,但愿我们都能向阳而生,一生很长,尽力就好,一生很短,尽兴就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