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以后(七十七)

哈哈笑

4月15日,老宋又来电话,说是本周五可以出发,不用非等周末。其他准备去老君山的人,都没有本周出游计划,我们就决定单独一组出发。我为此做了日程安排:<br> 第一天赶到洛阳,当天下午游“龙门石窟”和牡丹园;第二天150公里赶到栾川县,登“老君山”,游“鸡冠洞”,吃当地小吃;第三天早饭后,轻松返回邯郸。三天行程,既可以完成游览目标,又不疲劳驾驶。几个人对这个方案都挺满意,我又在网上预订了门票和住宿的酒店。出发的前一天,我擦好了车,加满了油,老杨买好了水果和零食,再一次万事具备,只等出行。<br> 到了周五,老杨早晨五点就起床了,洗漱以后就出发,快到和平路口时,老杨突然说:“我忘带手机了。”只好又返回家中,几个房间找了好几圈也没有找到,结果在车上的另一个包里。跟老宋汇合之后,老刘说老宋也是兴奋的一夜没睡好,一个小时看一次表,盼望着天亮赶紧出发。这俩人一个兴奋一个着慌,跟过节一样的高兴,虽然都没怎么休息好,却依然挺精神的。毕竟这是计划了三年的目标,今天终于踏上了行程,的确太不容易了。上午11点多,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行驶,顺利到达了洛阳市。为了节约时间,吃过午饭后,从饭店直接去了“龙门石窟”,下午3点半多,又去了“国家牡丹园”,这一天玩的很快乐,也确实有些累了,晚上就买了四桶方便面,老宋拿出从家中带来的白酒和小菜,在宾馆的房间内吃了一顿有酒有饭的开心晚餐。期间还跟舒会平两口通了视频电话,通报了明天将如愿登上老君山。<br> 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仅一步之遥的老君山,又一次将我们拒之门外。凌晨四点多,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门还没有打开,就传来刘金萍慌慌张张的声音:<br> “老宋烧了一夜!”我俩赶紧去了对面的207房间,只见老宋躺在床上,本来就黑黢黢的脸庞,更添了一层灰蒙蒙的气色,看到我走到了床前,强撑着坐了起来,缓了几分钟,感觉可以站起来走两步了,我跟老刘两个人搀扶着他,走下楼来到大门口。因我晚上喝了酒,不能开车,况且道路也不熟悉,就招了一辆出租车,去了洛阳市中心医院。谁知到了医院老宋却退了烧,医生让回去观察,我们只好一无所获的返回宾馆。老宋也感觉自己跟以前一样,退了烧就正常了,表示不影响老君山行程。但是,吃过早餐之后,老宋再次发烧,并且浑身难受。我们决定改变计划,直接返回邯郸。老宋躺在床上,还坚持着要去老君山,有气无力的说:<br> “到老君山,你们上山,我在山下坐着等你们,也算我到了老君山……”为了安慰他的情绪,就跟他商量,先去一趟宾馆附近的“国际牡丹园”,如果身体没事再去老君山,老宋同意了。我们就步行去了牡丹园,这个“国际牡丹园”虽然与“国家牡丹园”仅一字之差,但花的品种和盛开的程度却大不一样,“国家园”的大部分牡丹已经开始凋谢了,仅有少部分还在开放,而“国际园”的牡丹正处于盛花期,一簇簇,一片片,一朵朵,一串串,赤、橙、黄、白、紫,竞相怒放,争奇斗艳,十分漂亮,引得国内外游客蜂拥而至。<br> 就在我们兴致勃勃的欣赏牡丹和拍照时,老宋再次难受起来,几乎无力走回宾馆,我们也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刻上车,迅速赶回邯郸。<br> 老君山之行,宣告失败。<br><b>3.老宋病了</b><br> 回到邯郸之后,老宋经过一系列检查,又到省级肿瘤医院确诊,结果:“结肠癌”!<br> 这个巨大的打击,一下子击垮了老宋的意志,连续几天他不见任何人,一句话也不说,甚至连电话都不接,让刘金萍传话说:不要让任何人去看他……<br> 作为妻子,刘金萍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及时联系了在医院工作的外甥女,五一节过后的5月6日,为老宋安排了手术,而且非常成功。5月14日,从石家庄出院回到邯郸家中,老宋依然情绪低落,还是不接电话不见人。我只好把劝解他的话,一段段发到他老婆的手机上,等到合适的时候,让老宋看看,慢慢接受与他人的沟通。于此同时,我也对老刘进行了宽慰。<br> 5月16日,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打开一看,是老宋,赶紧接通,却听不到他说话,我连续“喂、喂!”了好多声,里面才传来一阵抽泣声,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我不管他说不说话,直接将要劝说他的话,细细的说了一遍。首先,现在这种病已经不是前几年那样的不治之症了,不仅可以治愈,而且还是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老宋来说,更是属于发现早,治疗及时,手术又很成功,一次性根除了病灶。其次,在确诊之前,他曾做过全面体检,身体的各个器官和各项指标都很健康,身体基础很好,对于后续的治疗和康复都具有非常大的优越性,仅这一点就是很多同样疾病的人所不具备的,也说明他的康复将会比别人快的多。等好了以后,我们完全可以继续出去旅游。<br> 听了我的一番话,他的情绪渐渐平稳了下来,也跟我讲了同病室病友的情况,比他严重的多,他也承认之前的体检结果,身体素质不错,越分析越感觉我说的有道理,也更增加了康复的信心。我趁热打铁又对他讲了配合医生后续治疗的重要因素,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坦然对待疾病,不消沉,不悲观,老宋表示:听明白了我说的意思,一定会以积极的心态配合下一步的治疗。第二天,我和舒会平两家一起去看望了他,老宋见面少不了还会伤心掉泪,但很快就与我们正常聊天了,大家一起劝解他们夫妻,不要太悲伤,坚持后续的治疗,争取早日康复。随后的连续几天,我用微信跟老宋和老刘沟通交流,从大道理到小例子,讲了很多很多。后来从老刘微信中得知,老宋的情绪和心情都好多了。5月27日,我带了亲自上山采摘的甜杏,给他家送了过去,顺便又聊了很多,最大限度的缓解两个人的压力。<br> 6月6日,老宋开始化疗,每化疗一次后,吃14天的药物,再进行下一次化疗,总共要进行六个疗程,长达三个月。如果情况允许,后半程的化疗可以在邯郸本地医院进行。在此期间,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当时邯郸也出现高温天气,有时高达40度还多,我老婆不能开空调,在家挺难受,6月7日,我两口收拾好行李,入住了长寿村的“七十一号院”221房间,开启了2025年的避暑生活。<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十)攀上摩天岭 登临玉皇顶</b></h1><h3> 到长寿村避暑已经第七年了,从第一次跟三弟两口一起过来时,就准备攀登“摩天岭”主峰。当时因弟妹不愿上山而放弃。随后的几年,一直有此愿望,但后来景区关闭了,路也没有人修,卫生也没有人打扫了,关键还是大门紧闭,不让进去。有人从旁边的小道绕行去登山,那样风险更大,包括老婆在内的很多人都不赞成这样做。2024年时,我跟几个“邻居”,又一次登上了“长寿洞”,<span style="color: inherit;">因为没有准备而不敢去攀登最高峰。后来跟</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邻居”约定,2025年一定要登上“摩天岭”。</span></h3><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摩天岭,属太行山脉,位于武安市的西北部,地处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因山高峰峭,云在山腰而得名,海拔1747.5米,是邯郸市境内的第三高峰(</span>第一青崖寨,海拔1898.7米;第二佛指山,海拔1777米<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一直以来被人称为“邯郸第二高峰”,是一种误读。“</span>玉皇顶<span style="color: inherit;">”就在摩天岭山顶,在汉代就是军事要地,北面下方有一个关隘,叫“峻极关”,是唐代武宗时期所修筑。从山脚下盘山而上,转过二十八道弯,就可以到达峰顶。主峰四面陡峭,仅有一条小道通向“玉皇庙”和摩天岭主峰。山峰间云雾缭绕,林木茂密,到处有野果,遍地是花草,而且风化的红岩怪石造型奇特,如图如画。始建于战国,重修于明代的“摩天岭古长城”、“玉皇庙”、“峻极关”、“十八盘”、“长寿洞”</span>等景点,都在险峰古道之中。“长寿峰”、“连翘泉”、“长寿泉”、“龙盘树”、“马跑泉”(也称“马刨泉”)、“通天峡”等景点,大部分都在长寿村内。除自然及人文景观外,这里水源充沛,艾蒿茂盛,空气清新,蚊蝇极少,尤其夏季,温度保持在二十多度,清爽宜人,是一处避暑休闲的好地方。</div><div> 来此七年,长寿洞以下的景点已经去了不止数十次,但因“摩天岭”山高道远,坡陡路险,攀登一次往返需要6个小时以上,必须有合适的伙伴,良好的天气,以及食物和器材的准备才行,所以年年想去,年年又没有符合登山的条件,一拖就是七年。今年,终于圆了这个梦,心中还真有一点小激动。</div><div> 住在一楼的老秦,是个既爱读书又爱运动的人,也比较活跃,今年来到长寿村就开始约同伴一起攀爬摩天岭。恰好今年第一次过来避暑的保定客人老刘,一名退役军人,身体素质挺好,听说有人相约登山,立刻报名参加,后来上院的顾大嫂也愿与我们结伴而去,我们就组成了“四人登山小团队”。6月16日吃过早饭,带好食品和水,坐上我的小车,六、七分钟到了“长寿园”停车场,下车后背上双肩包,手持木杖,开始攀登“摩天岭”。</div><div> 到了停车场登山的侧门,门上了锁,我们早有准备,就从旁边的栏杆处挤了进去。然后,四个人做了分工,老秦70岁,为队长兼领队,走在最前面,顾大嫂和老刘都是71岁,走在中间,我最小69岁,作为收尾走在最后。七点三十六分,踏上了登峰之旅。沿着山道,边走边聊,说说笑笑,累了、渴了就休息十分八分的再走,也没有什么过于危险的道路。过了“峻极关”,登顶的路就有些陡了,但也是石头砌成的台阶,比较好走。上午10点十几分,到达了“玉皇顶”。四周山连着山,岭连着岭,郁郁葱葱,一望无际,大有“一览众山小”的舒畅感觉。四处望去,东边是河北武安,西边是山西左权,南面是河南林州,“峻极关”也因此被称为“鸡鸣三省”的隘口。顶峰古老的“玉皇殿”历史很久远,早已倒闭,那棵老树已经经历了600多个春秋了。现在看到的玉皇殿庙宇、塑像等,都是后来在原址上新建的,里面供奉着玉皇大帝和“风调雨顺”四大天神,还有一对男女仙童。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四,四邻八乡的村民还会成群结队到此上香,山峰虽然比较高,但香火还挺旺。</div><div> 拜过玉皇大帝,又在六百年神树前留了影,准备去三百米处的摩天岭主峰。但出来“玉皇殿”后,却找不到顾大嫂了,正四处寻找时,顾大嫂从几十米以外的下山路上喊道:"过来吧,我找到下山的路了!”我们是一个团队,不能走散,何况还是一个女同志,也不能让她再走回来。只能快步跟上,一起下山。我们三个配合挺好,没有提及上主峰的事情,没有任何埋怨,而是相互提醒着注意脚下安全,开始下山。就这样,与摩天岭主峰擦肩而过,留下了这次行程的一点遗憾。</div><div> 我们没有原路返回,而是顺正门那条主路下山,没有想到的是,这条路太难走了,先是一段近乎垂直的台阶,又陡又窄,还特别长,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向下挪着走,好长时间才到了“洺水界亭”。这个亭子和周边也太脏了,到处都是游人丢弃的垃圾,因为没有人打扫,都快把道路埋住了。我们休息了十几分钟,准备继续下山,向左向下有两天道,我们看了又看,选择了向下的路线,结果,那条路难走的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陡峭的山坡上,仅有一条一只脚那么宽的小道,还被流动下来的浮土和枯叶所掩埋,足有脚脖子那么深,每走一步都要用拐杖反复的探测深浅和落脚的位置,如果不小心滑倒,一定会滚下山坡,后果不堪设想。这样的路不仅长,还不止一段,走的人提心吊胆的。好不容易过了这段滑坡路,却又遇到了更难行走的“水冲路”,那时一段下坡路,已经完全被水冲毁,说是路,也仅仅是个下山的方向而已,半垂直的坡道上,全是洪水过后留下来的碎石和沙土,根本就没有踏脚的地方,更没有可以抓扶的东西,我们四个人拉开距离,一个一个连滚带爬的从上面骨碌了下去,站稳脚跟后,个个都在脱下鞋子倒沙土,开着玩笑松了口气。</div><div> 就这样,过了一关又一关,到达了“长寿洞”,这里有“穿过长寿洞,一生不得病”的传说,保定老刘和顾大嫂都是第一次来,我们陪着两位也来了一次“穿越”,又拍了照,然后继续下山。下午一点多,来到了“连翘泉”,安安稳稳的坐下来,放下背包,拿出吃的喝的,以水代酒,共同举杯,庆贺这次登山行动的圆满成功。饱餐一顿后,参观了“长寿泉”、“长寿园”,上了车,几分钟回到了“伟峰山庄”,前后六个半小时,并没有“太累”的感觉。吃过晚饭,我整理了照片,做了音乐相册,发给了他们三个人,至此,攀登“玉皇顶”行动顺利结束。不仅我们四人比较满意,就连老板和所有关注我们行动的家属和“邻居”都纷纷为我们点赞。</div><div> 我跟老秦和老刘商量好了,明年来长寿村,再组团去攀登一次摩天岭,一定要登上1747.5米的主峰峰顶。</div><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