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根的美篇

陈金根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河北,山西八日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2019年9月20日,参加宁波飞扬旅行社河北,山西八日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人员:陈金根,毛莉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行程安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9月20日从宁波乘大巴,9月21日到达河北石家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9月21日参观西柏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3),9月22日五台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4),9月24日应县木塔,悬空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5),9月25月云岗石窖,常家庄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6),9月26日平遥古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7),9月27日返程,回到宁波温馨的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西柏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西柏坡,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西柏坡村,位于太行山东麓,背靠京,津。距石家庄市80公里,背依柏坡岭,前临柏坡湖,是一个松柏苍翠,风光秀美的小山村。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1935年,一位教书先生把卜改为坡,于是就有了西柏坡。1948年5月26至1949年3月23日,西柏坡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驻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西柏地中共中央旧址共复原面积16440平方米,建筑为砖木结构平顶房,房屋154间,防空洞232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同志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到达西柏坡,随后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1948年4月23日,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机关进驻西柏坡。毛主席于同年5月26日到达西柏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九月会议,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在这里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诞生谱写的光辉历史,是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入选为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五台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褰县,周围五百余里。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其中五座高峰峰顶平担如台,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署,故又别称《清凉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东台望海峰,有望海寺,供聪明文殊菩萨。南台锦锈峰,有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菩萨。西台挂月峰,有法雷寺,供狮子吼文殊菩萨。北台叶斗峰,有灵应寺,供无垢文殊菩萨。中台翠岩峰,有演教寺,供孺童文殊菩萨。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演教的地方,所以五个台顶上的寺庙均供奉文殊菩萨。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五台山是中国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有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金阁寺》,《万佛阁》,《碧山寺》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浙江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安徵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2004年,五台山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名山。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9年6月,五台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悬空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悬空寺,原名《玄空阁》,玄取自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因此得名。悬空寺位于山省大同市浑源县城东南4千米恒山磁窖峡(亦称金龙峽)翠屏峰西侧,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建筑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悬空寺距地面高度约60米,文物建筑面积472平方米,寺前平台面积726平方米,占地面积921平方米,文物保护区总占地面积8.83公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器浮》。之后天师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历代皆有修缮,其中金,元时期,南楼,北楼及悬空棧桥己大致形成如今的空间格局,且现存建筑主要为明清时期修建。悬空寺上载危崔,下临深谷,背岩依龛,悬空寺寺门向南,以西为正,为木质框架式结构,呈南北走向多层次的横向布局,总体布局为《一院二楼》,南端为一座悬空寺院,北边为两座悬空飞楼。其中悬空寺院包括了大雄宝殿,太乙殿,关帝殿,钟楼,鼓楼,送子观音殿,伽蓝殿等,南楼有纯阳宫,三官宫和雷音殿。北楼有三教殿,四佛殿,三圣殿。悬空寺景及周边地带拥有恒山山岳崇拜,北岳神祭祀文化,民俗信仰社会活动与崇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悬空寺是中国现存较早,保存较为完好的高空木构摩崖建筑,为恒山十八景中的第一胜景。悬空寺被唐代大诗人李白赞为《壮观》,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惊叹为《天下巨观》,1982年2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并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应县木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应县木塔,又名佛宫寺释迦塔,座落于山西省应县老城西北角的佛宫寺内,建于公元1056年(辽清宁二年,即宋至和三年),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总重量约为7400吨,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应县木塔从外观看,稳重端庄,比例得当,轮廓优美。古籍上称《浮图之丽,甲于宇内》。座落在应县佛宫寺院内,是寺院的主体建筑。木塔主体使用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斗拱使用榆木,木料用量多达上万立方米。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又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九层。搭刹由基座,仰莲,相轮,圆光,仰目,宝盖,宝珠组成。制作巧妙与塔身融为一体。全塔上下有59种不同形式,成百上千朵斗拱,犹如朵朵盛开的莲花装点于塔身各处,种类之多国内罕见,有《斗拱博物馆》之称。古籍上誉其为《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应县木塔设计巧妙,全塔上下没用一颗铁钉,全靠木构件互相卯榫咬合而成。木塔塔身内外悬挂52块牌匾和6副楹联,其中《峻极神工》为明成祖朱棣亲笔所书。《天下奇观》为明武宗朱厚照所书。1966年,1974年木塔先后现世的二枚佛牙舍利,据考证是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应县木塔堪称世界古建筑的典范,佛教文化的中心和圣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山西应县佛宫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云岗石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云岗石窖,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岗区云岗镇境内,景区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云岗石窖景区主要分为石窖群与景观区两部分。北魏和平元年(460年),北魏文成帝复兴佛法,命昙曜高僧主持开凿了规模宏大的云冈石窖。石窖依山开凿,规模恢宏,气势雄浑,东西绵延约1公里,窖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现存主要洞窖45个,附属洞窖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云岗石窖按照开凿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造像也各有特色,云岗石窖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常家庄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常家庄园,位于山西榆次东阳镇车辋村,北依太行山脉,南俯汾河谷地,历史悠久,古称魏榆,涂水,中都,起源于上榆岡榆州国,向为三晋名邑,被称为《儒商世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常家庄园始建于乾嘉年间,(是清朝乾隆年间与嘉庆年间合称,即1736一1820年),后多次修缮,原占地60万平方米,有房屋4000余间,楼房50余座,大小园林13处,建筑占原车辋村的一半,常家庄国现开放为原常家庄园遗存的半条街,共计12万平方米,不及原面积的1/4。其中宅院4公顷,园林8公顷,附属房屋3公顷,庄墙12公里,形成一山,一阁,两轩,四园,五院,六水,八贴,九堂,十三亭,二十伍廊,二十七宅院的格局,布局严谨,整齐有序,功能性很强,由堡门,堡墙,街道,宅院建筑群,园林,商铺以及街心牌楼,堡池,池桥等组成。是规模最大的晋商大院,也是中国最大的庄园式建筑群,是国家4A级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平遥古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平遥县境腹地西北平原区,惠济河,柳根河冲积扇尾部,距东南太岳群山20公里,西北紧邻汾河谷地。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一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建城池,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整座城市宛如乌龟向南爬行,因此有《龟城》之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平遥古城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民居等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整座城市对称布局,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总占地面积为2.25平方公里,城内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街形成《千字形》商业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的街道商铺都体现了历史原貌,设计布局体现了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展示了五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演变,被称为研究古代城市活样本,在 建筑,宗教,商业,民俗,民间艺术上具有丰富且独特的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1986年12月8日,平遥古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与周边双林寺,镇国寺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5年7月20日平遥古城获批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