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怀念丁萍、马鸿燕战友

梁宝平

<p class="ql-block">作者:梁宝平</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梁宝平</p><p class="ql-block">背景歌曲:怀念战友</p><p class="ql-block">演唱:欧阳劲松</p> <p class="ql-block">  图为:陕西省旬阳市城关镇小河北社区丹凤岭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28日,我在百度网上看到闻祥云撰写的《青春照汉水,忠魂壮巴山》文章后,内心五味杂陈、百感交集。作为参与修建襄渝铁路的见证人,在50年以后获悉丁萍、马鸿燕同志于1972年7月1日因抢救解放军和国家财产而光荣献身且系革命烈士。</p><p class="ql-block"> 丁萍、马鸿燕所在连队“2107工程指挥部学生民兵第82连”,原由铁道兵10师47团管辖,1971年12月改由铁道兵1师2团管辖。1972年7月1日丁萍、马鸿燕同志牺牲后,部队将其安葬于陕西省旬阳沙沟陵园,2013年12月迁至新建的旬阳市烈士陵园(但墓碑仍称为同志)。</p><p class="ql-block"> 1972年10月7日,通讯员陈金添在安康日报以“舍生忘死救亲人”为题,报道了两位学兵的英雄事迹,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1972年7月1日,旬阳地区大雨倾盆,山洪暴发,凶猛的洪水拨起大树,卷着巨石,横冲直撞,狂奔而下。战斗在沿江某工地的女学生民兵82连的24名同学,在十班长丁萍和解放军某部4营陈材料员的带领下,正在冒雨卸车。货卸完后,她们刚要往回走,发现副指导员轩晖和14班班长马鸿燕等同学急急忙忙向河滩跑去。原来,工地上的木料和斗车被磨子沟的洪水冲到江边,她们前去抢运。看着国家财产就要遭受损失,丁萍和同学们顾不得疲劳,抄近道赶到了江边。陈材料员、丁萍、马鸿燕等同志跳进水里,用绳子拴好斗车和木料,让其他同学往岸上拉。不一会儿,她们就把5个斗车和一些木料拉上了岸。</p><p class="ql-block"> 这时,雨越下越大,江水一浪高一浪地猛涨,陈材料员和轩副指导员急忙招呼大家快上岸。说话间,一根大木头冲下来了,陈材料员伸手去抓,没有抓住。当他第二次伸手抓时,一个巨浪劈头盖脑压来,把他卷进洪水。前面不到3米远的地方就是关口湾的急流漩涡,当地民谣说:“关口湾呀关口湾,急流漩涡礁石滩,雁毛落水都沉底,十人下水九难返。”眼看亲人解放军就要被冲进关口湾!在这危急关头,丁萍、马鸿燕、于文、常春华等不顾一切,纵身跃入水中,一齐向陈材料员游去。她们只有一个心愿:就是牺牲自己,也要把亲人解放军救上来!游在最前面的丁萍、马鸿燕快到急流时,被一排巨浪打入水底,她俩顽强地冲出水面,又向陈材料员游去。轩副指导员见丁萍一连喝了几口水,脸色苍白,就要伸手拉她。丁萍坚定地说:“不要管我,快救解放军!”刚说完时,又一排巨浪打来,轩副指导员被水冲走了。陈材料员此时被洪水猛地卷出水面,发现同学们前来救自己,喉头一阵阵发热。他清楚地知道,这些女学生水性都不是很好,要是被水冲到激流漩涡中去,就有生命危险。</p><p class="ql-block"> 奋战在激流中的陈材料员此时只有一个信念:不管自己担多大风险,也不能使阶级姐妹发生危险。他奋力冲出激流,迅速把轩副指导员、于文、常春华推向岸边。当他发现丁萍和马鸿燕还没上来时,又劈波破浪冲进激流。</p><p class="ql-block"> 部队首长和同志们闻讯后迅速赶来。一支由20多名指战员组成的抢险突击队,立即投入抢救阶级姐妹的战斗,岸上的人们呼唤着她们的名字、奔走着、呼喊着。可是,回答的都是狂涛的怒吼,人们再也没有找到丁萍和马鸿燕同志。</p><p class="ql-block"> 巍巍群山,滔滔汉水,笼罩着一片哀悲,陈材料员和战友们顶着大雨,站在江边,向英雄致哀:“丁萍、马鸿燕同志,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图为:丁萍、马鸿燕同志遗像。</p> <p class="ql-block">  1972年12月10日,2107工程陕西省建设指挥部党委追认丁萍、马鸿燕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记二等功。</p> <p class="ql-block"> 1972年12月10日,由2107工程陕西省建设指挥部批准丁萍、马鸿燕为革命烈士。</p><p class="ql-block"> 1973年4月、7月,襄渝铁路工程基本竣工,学兵连队分两批先后撤场分配工作。</p><p class="ql-block"> 1984年1月1日,中央军委命令撤销铁道兵部队建置。</p><p class="ql-block"> 因各种原因,导致三线学兵人群无人知晓丁萍、马鸿燕系革命烈士。2022年,我在原铁道兵1师2团政治处副主任姚尚明主编《中原筑路——铁道兵二团修建襄渝铁路文集》上,看到该书第292页刋有丁萍、马鸿燕烈士证书影印件,即向政府写了补立烈士墓碑申请并为丁萍、马鸿燕坟茔置换上了烈士墓碑。</p><p class="ql-block"> 丁萍、马鸿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平凡中的伟大,塑造了舍己救人、抢救国家财产的光辉形象,我们永远怀念她们!</p> <p class="ql-block">  图为:丁萍同志烈士证书。</p> <p class="ql-block">  图为:马鸿燕同志烈士证书。</p> <p class="ql-block">  图为:李涛、赵晶彬、刘莲荣、魏凤琴、李世峰、杨进轩、张学义、梁宝平同志前往旬阳烈士陵园祭祀丁萍、马鸿燕烈士。</p> <p class="ql-block">  图为:置换后的丁萍烈土墓碑。</p> <p class="ql-block">  图为:置换后的马鸿燕烈士墓碑。</p> <p class="ql-block">  图为:刘莲荣同志在烈士坟前摆放供品,点燃蜡烛。随后,宝鸡八位战友们一同向丁萍、马鸿燕烈士行三鞠躬礼、以示祭祀。</p> <p class="ql-block">  图为:《学兵,半个世纪的足迹》电视剧摄制组同祭祀丁萍、马鸿燕烈士的宝鸡学兵在旬阳烈士陵园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图为:2025年5月,中共安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的历史资料汇集《三线学生连在安康》。</p> <p class="ql-block">  丁萍、马鸿燕,不愧为人民英雄,时代楷模!英雄用生命诠释了忠诚,她们的精神永载史册!我们永远怀念……</p> <p class="ql-block">  图为:诗人郭登殿同志。</p> <p class="ql-block">《永远怀念丁萍、马鸿燕战友》读后感</p><p class="ql-block"> ——郭登殿</p><p class="ql-block"> 烈士无碑月照莹,</p><p class="ql-block"> 英魂位卑未刻名。</p><p class="ql-block"> 默默无闻五十载,</p><p class="ql-block"> 个个无悔铸永恒。</p><p class="ql-block"> 战友永念英雄容,</p><p class="ql-block"> 无字丰碑在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苍天催开英雄花,</p><p class="ql-block"> 大地托起少年松。</p><p class="ql-block"> 不作流落水边花,</p><p class="ql-block"> 化作基石护铁龙。</p><p class="ql-block"> 特殊连队今安在,</p><p class="ql-block"> 守望襄渝似春风。</p> <p class="ql-block">  梁宝平小传:男性,拥有大专学历,生肖属马,是个性情中人。曾在襄渝铁路建设中工作三年(隶属于旬阳县5847部队3中队学兵11连,驻扎于陈家老庄,负责罗家岭隧道掘进作业。其间,连队荣获集体三等功一次),并随后在人民公仆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了四十二年。</p><p class="ql-block"> 兴趣:收集书籍、品读书卷、文学创作、游历四方、捕捉镜头、探究中医药学,以太极柔力球修身养性。性格:温和、顺应自然、不拘小节。品德:为生之所爱、爱我之人及需要我者而活。座右铭:事业越忙碌愈充实,日子越简单愈惬意,心灵愈丰富愈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