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重游杭州十:古运河上沉浸式宋韵文化体验——《如梦上塘》</p><p class="ql-block"> 杭州有三处世界遗产,除了良渚古城和西湖,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于2014年6月22日,随中国大运河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延续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运河,是世界运河工程史上的里程碑。杭州段运河至今仍在使用,其中上塘河,为江南运河浙江段故道,前身为秦始皇修筑的陵水道之一段,隋代大运河全线贯通后,一直至元末,为大运河南段的主航道,长28公里,</p><p class="ql-block">现主要功能转为水利行洪。</p><p class="ql-block"> 这次到杭州,在古老的上塘河我们坐着游船,观看了一部以“宋韵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夜游实景演出。演出以宋词为灵魂,通过诗词意境再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繁华盛景与人文风情。演出全程在古运河水面及沿岸进行,利用游船、水幕、桥梁等实景元素,结合激光投影、全息影像等科技手段,营造出“人在画中游”如梦如幻的视觉效果。</p><p class="ql-block"> 演出每一幕以一首宋词为主题,令人震撼的有几幕:</p><p class="ql-block"> 第一幕《水调歌头》.明月千古。“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苏轼笔下的中秋绝唱,有位白衣诗人正举杯邀月,身后是万家灯火的临安城。一叶扁舟,一壶清酒,道尽人世悲欢离合。此刻,水幕升起,皎月投影,天上明月与水中倒影交相辉映,让人体会到“千里共婵娟”的永恒情怀。</p><p class="ql-block"> 第二幕《青玉案.元夕》.灯火阑珊。“春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带我们回到南宋元宵夜——上塘河化作了不夜城。两岸灯笼骤亮,鼓乐喧天,桥上少女巧笑倩兮,那位孤高的词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寻得初心。这是盛世的欢腾,亦是文人的风骨。</p><p class="ql-block"> 第三幕《声声慢》.梧桐细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的愁绪,化作满河涟漪。雨丝光影洒落,琵琶声如泣如诉,我们暂别喧嚣,听梧桐细雨敲打舷窗,看青衫女子独对残灯。宋词之美,不仅在豪放,也在这婉约的寸寸柔肠。</p><p class="ql-block"> 第四幕《满江红》壮怀激烈。“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血泪之词,将演出梦境推向高潮,战鼓雷鸣,赤色光影染红水面,武者持剑而立。马蹄声碎,剑气如虹,山河破碎,志士悲歌,这一刻上塘河不再是温柔之乡,而是热血未凉的忠魂呐喊!</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幕《望海潮》.盛世长卷。全息投影展开《清明上河图》动态长卷,茶坊酒肆、漕运商船、文人墨客、寻常百姓……千年宋韵,尽在这流动壮美的画卷之中。</p><p class="ql-block"> “酒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在古运河的月光中,在宋韵词人的风骨里,让人流连忘返的《如梦上塘》旅程至此落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杭州段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杭州段的河道</p> <p class="ql-block">观看《如梦上塘》的游船</p> <p class="ql-block">《如梦上塘》的剧照。</p> <p class="ql-block">《如梦上塘》的剧照</p> <p class="ql-block">《如梦上塘》剧照</p> <p class="ql-block">《如梦上塘》动态剧照</p> <p class="ql-block">《如梦上塘》有关视频片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