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简单休息后,午后两点十分去往清西陵。景区内诸陵单独卖票,因为时间短暂,我们选择游览泰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朝皇陵由三部分组成,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陵寝在辽宁沈阳,以后诸帝分别葬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和河北易县的清西陵。清西陵位于易县梁各庄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98公里,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完工于民国四年(1915年),其间共185年。是现存规模宏大,保存完整,陵寝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古代皇室陵墓群。清西陵包括雍正帝泰陵、嘉庆帝昌陵、道光帝慕陵和光绪帝崇陵,还有3座后陵以及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陵墓14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泰陵是雍正皇帝的陵墓,建于雍正八年至乾隆元年(1730—1736年),是清西陵中的第一陵,内葬雍正皇帝和他的一位皇后、一位皇贵妃。泰陵在清西陵中的建筑年代最早、规模较大、风水格局较为完整,以长2500米的神道为中轴由南向北错落有序排列单体建筑74座。泰陵是清雍正年间国家繁荣稳定的写照,1961年包括泰陵在内的清西陵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泰陵建筑从南到北依次是火焰牌楼、五孔桥、三架石牌坊、大红门、俱服殿、圣徳神功碑楼、七孔桥、石像生、龙凤门、三路三孔桥、神道碑亭、东西朝房、东西值班房、隆恩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明楼、宝顶,宝顶下是地宫。为节省时间,我们在景区里乘坐一段景交,越过了石像生和龙凤门。游人可以登上宝城围绕宝顶观览,在明楼下方有导游指给游人当年发掘地宫的入口痕迹。登上明楼回望石五供的方向,中线位置呈向下凹陷的视觉效果。原路返回一段后乘景交电瓶车换乘景交中巴回到景区游客中心,泰陵游览结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景区游客中心外有许多当地人做截流游客生意,他们对游客说:这里不是景区,距景区很远,而且陵与陵之间都很远,坐他们的车可以免费讲解,费用为120元。我们刚到这里的时候就遇到这样的情况,询问景区设的工作间里面的工作人员,她们则含糊其辞,不置可否。我们不理他们径直走进里面的游客中心购票乘车,虽然入口距售票的地方还有大约200米的距离,但景区里的景交却十分方便,观光车每人15元,游客不多,基本是有游客上车车会很快开动,绝不像外面那些拉客的说得那样。我们游览过泰陵再回到这里等班车的时候,仍然看到这里有人拉客,可见管理之混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来与班车司机约好了返程时间,但他因事晚到了近一个小时。在车上,聊起明天打算去白石山,女车主说明天恰巧有客人去那里,说妥明天我们可以搭乘。我问起与易水湖有联系的易水,附近有没有相应古迹。司机说他就是易县县城人,易县县城里有荆轲塔,并约我们不妨去玩一玩。今晚我们要到水镇去晚餐,他们说正好这个车路过那里,我就请求司机在合适的地点将我们放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镇是恋乡•太行水镇的简称,从网上看是一个距离易水湖金龟码头不远的网红景点,以太行乡村风韵打造的望山见水忆乡愁的文旅康养小镇,获得过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乡村振兴旅游目的地、世界最美小镇中国首批成员单位、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等称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反正是现代人打造的一个人工景点,又不是我们的主要旅游目的地,所以就是随便逛逛好了,在这里既不想知道什么,也不想打探什么,本着吃点当地小吃,然后有热闹看热闹,有风景看风景,如果既无热闹又无风景就回住处睡大觉的想法闲逛。老伴爱吃黏糯食品,所以看见竹筒粽子的第一眼就迈不动步了,15元一支,从中间切断,穿上竹签像两个糖葫芦,撒上白砂糖,咬一口又甜又糯,竹香留齿。走着走着,眼前摇动一幌上书“羊杂汤”,老伴知道我最好这儿口,一碗羊杂汤,一个烧饼,每人一半,晚餐就这样妥妥得了。真是口味独特,经济实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来就是古街漫步消化食物了。所见所闻还真不负宣传所说,建筑古朴,行当齐全,小桥流水,鲜花盛开,夜幕降临,流光溢彩。回味竹筒粽子和羊杂汤的美味,咀嚼卖羊杂汤的女士的话——这条街上每一家吃的东西没有重样的!十字街头,小镇里的“祥子”戴着墨镜拉着洋车打转转,唱的腔调浑厚又圆润,歌词儿浪漫而不轻薄,车上母女俩坦然而悠闲,圈外众多人鼓掌甚至惊呼。我相信,外地游客身在恋乡但绝不会想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灯光秀上演了,水上灯光,桥上游人。河面上的竹筏是表演的舞台,更是历史中的生活,江南、青年、鸬鹚、花伞……凉风起,我们决定回住处休息,一辆家庭私有观光车只坐我们两个,小伙子司机一直把我们送到旅店门口。他说尽量开慢点怕冻着我们,他自己却只穿了一个半袖衫,20元钱这孩子挣得不容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