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针:《黄帝内经》 灸: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无心包。 经脉(看不到)—飞机航道。络脉(看到)—公路(马路)。</p> <p class="ql-block">1、元气:肾和脾胃组成。先天之气,肾气,肾精—父母给的依赖后天水谷之气的滋养。元气:原气、真气,藏于丹田,通过三焦运输到全身。 2、宗气:肺和脾胃组成。肺吸的自然界的清气+饮食后脾胃的水谷精微=肺中结合=宗气。 宗气积于“膻中”。 </p><p class="ql-block">宗气的功能1、帮助肺呼吸。2、帮助心,“助心气,行气血。”宗气可以帮助气血的运行。 3、营气,心于脉内,推动气血的运行。(食物—胃—脾—水谷精微—肺—全身)。脾胃:气血生化之源。肺朝百脉。 4、卫气,卫气的生成以上、中、下焦有关。5、五脏之气。(元气+营气+卫气+中气)气血通,则百病不生;经络通,则百病不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二经络1、命名,手/足+阴/阳+脏+腑。 精气旺盛: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三阳:阳明>太阳>少阳。</p> <p class="ql-block">十二经络巡行</p> <p class="ql-block">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p> <p class="ql-block">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图</p> <p class="ql-block">十二经脉图</p> <p class="ql-block">特定穴:五输穴、原穴、络穴、背腧穴、腹募穴、郄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p> <p class="ql-block">原穴</p> <p class="ql-block">原穴穴位图</p> <p class="ql-block">络穴:经—经脉,络—经络+联络表里经,保持“通”。 12个络脉:1、可调表礼经。2、可调自己本身经络。3、可通全身,如内关、列缺、公孙。4、 初病在经,久病入络,慢性病,久病用络穴,艾灸身体(按揉痛的)络穴。</p> <p class="ql-block">大周天针法:适用于全身性的慢性病、疑难杂症。 大周天开学穴:配合其他针法(纳子法、纳甲法…) 组成:时间+值经的原穴+表里经的络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