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之旅三十 花园城市基督城

吴晓

&nbsp; &nbsp; &nbsp; &nbsp; 新西兰之旅第17天,今天也是我们整个新西兰南北岛旅游的最后一天。早餐后我们离开法式小镇阿卡罗阿(Akaror),前往我们旅行的最后一站——基督城(Christchurch)。<br>&nbsp; &nbsp; &nbsp; &nbsp; 这是整个南岛的行程中第三次进入基督城了,一开始到达南岛只是作为中转站,而基督城的观光之旅我们安排的是最后一天。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与初到南岛时的天气完全不一样,今天的基督城蓝天白云,阳光灿烂 ,为我们今天的City walk 增加了好心情。 </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基督城位于新西兰南岛中部的东岸,处于半岛岸以及坎特伯雷平原中间,有着浓郁的英国气息,是英国以外最具英伦色彩的城市,有着 “花园城市” 的美誉。</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它是新西兰第三大城市,人口40万左右。同时,基督城是坎特伯雷省最大的城市,坎特伯雷(Canterbury)省的省会。</p> &nbsp; &nbsp; &nbsp; &nbsp; 今天的City walk 从罗尔斯顿大道(Rolleston Avenue)基督城植物园开始。<div>&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植物园对面是基督城艺术中心(The Arts Centre ),其前身为坎特伯雷大学旧址,是新西兰最具代表性的哥特式建筑群,由22座古建筑组成。建筑以奥马鲁石拼砌花纹墙面、尖顶拱门等为哥特式元素特征 。1974 年大学迁址后,这里转型为艺术文化中心 。不过在 2011 年基督城地震中,该建筑受损,截至目前仍处于修复维护阶段。</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nbsp;奥马鲁石是新西兰南岛地区比较常见的建筑材料,成为当地建筑文化的一部分。</div> &nbsp; &nbsp; &nbsp; &nbsp; 雅芳河(Avon River)是基督城的母亲河,发源于班克斯半岛(Banks Peninsula)附近,全长约 16 公里,贯穿基督城城区,注入太平洋。<br> &nbsp; &nbsp; &nbsp; &nbsp; 安提瓜船棚(Antigua Boatsheds )位于植物园边上,在这里可以登船泛舟,欣赏到雅芳河两岸优美的景色,感受基督城独特的城市风光与宁静的氛围。<br> &nbsp; &nbsp; &nbsp; &nbsp; 雅芳河及其周边湿地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河水中生活着鳗鱼、鳟鱼等鱼类,以及各种水生昆虫;河岸两旁生长着垂柳、桤木等树木,还有大片的草地和花园,吸引了野鸭、天鹅等鸟类栖息,形成了丰富的生态系统。 &nbsp; &nbsp; &nbsp; &nbsp; 基督城植物园(Christchurch Botanic Gardens)始建于 1863 年 ,是基督城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面积约 30 公顷,园内划分了多个主题区域,雅芳河绕园流淌。<br> &nbsp; &nbsp; &nbsp; &nbsp; 园内种有 1 万多种本地或引进的植物品种,涵盖了从新西兰本土的珍稀植物到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这里不仅有高大的乔木,如橡树、雪松等,还有各种灌木、草本植物、水生植物等,形成了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 &nbsp; &nbsp; &nbsp; &nbsp; 植物园内的坎特伯雷省的首任省长詹姆斯・爱德华・菲茨杰拉德(James Edward Fitzgerald )雕像。<br> &nbsp; &nbsp; &nbsp; &nbsp; 威廉・西夫顿・穆尔豪斯(William Sefton Moorhouse)的雕塑 ,他的主要贡献是积极推动了基督城众多关键工程的建设,其中最著名的成就是主导修建了利特尔顿铁路隧道(Lyttelton Railway Tunnel)。<br> &nbsp; &nbsp; &nbsp; &nbsp; 雅芳河绕园流淌,河畔绿草如茵,生态环境良好,是游客休憩放松的好去处。 &nbsp; &nbsp; &nbsp; &nbsp; 漫步在雅芳河边,两岸树木高大,植被茂密,河水清澈、流速平缓,水面映着岸边树影与蓝天,微风拂过泛起涟漪,阳光给树叶镀上金,洒在草地上,静谧又治愈,像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风景画,让人仿佛走进了梦幻的光影世界。 &nbsp; &nbsp; &nbsp; &nbsp; 一艘小船悠悠驶来,为画面增添了灵动。船夫身着爱德华时代的服饰,撑着篙撑船,在泛舟过程中,为游客讲解沿途的风景、历史文化等。 &nbsp; &nbsp; &nbsp; &nbsp; 游客也可以租赁皮划艇或独木舟,亲自划桨在雅芳河上前行。 &nbsp; &nbsp; &nbsp; &nbsp; 河上有多座造型优美的桥梁,为植物园增添了灵动之美。 &nbsp; &nbsp; &nbsp; &nbsp; 河畔步道旁,隔一段就有桌椅,供人休憩赏景,走累了坐下来,发发呆,感受 “花园城市” 的悠闲,人与自然在此和谐交融 。 &nbsp; &nbsp; &nbsp; &nbsp; 河畔汇聚上万种植物,有参天古树遮天蔽日,也有主题花园争奇斗艳。 &nbsp; &nbsp; &nbsp; &nbsp; 出了植物园继续沿着雅芳河前往追忆桥,沿途是浓郁的秋日景色,河畔步道铺满金黄落叶,像给大地盖了层柔软绒毯。高大树木枝桠交错,阳光穿透缝隙,在河面、路面投下斑驳光影。河水缓缓流淌,映着岸边五彩树叶,在这样的景色中漫步赏景,或驻足拍照,静谧又美好。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追忆桥(Bridge of Remembrance)横跨雅芳河,建于 1938 年,是为了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坎特伯雷士兵。</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桥的两侧是两座狮子雕塑, 由英国雕塑家威廉·里德·迪克(William Reid Dick)创作。这两座狮子雕塑是力量与守护的象征,意在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坎特伯雷士兵 。</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此外在桥的栏杆等位置,还有一些精致的浮雕和铭文,记录着战争的相关信息以及对烈士的缅怀之情。</p> &nbsp; &nbsp; &nbsp; &nbsp; 追忆桥另一侧。 &nbsp; &nbsp; &nbsp; &nbsp; 走过追忆是基督城的卡舍尔 (cashel Street)步行街,这里是基督城的主要商业街 。<br>&nbsp; &nbsp; &nbsp; &nbsp; 卡斯尔步行街全长400 米,是基督城很有活力的区域,地震后重建,汇聚了各类精品购物店、餐厅、咖啡馆,还有露天集市,能感受当地生活与商业氛围,是体验基督城城市烟火气与购物休闲的好去处 。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在步行街上有很多街头艺人表演,很多孩子也参与其中,为街道增添了欢乐的氛围桥。</p> &nbsp; &nbsp; &nbsp; &nbsp; 街道两旁既有维多利亚式等历史建筑,也有现代玻璃大楼,形成了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景观。<div>&nbsp; &nbsp; &nbsp; &nbsp; 卡舍尔街虽然是一条步行街,但基督城的复古电车也在其间穿梭,游客可以乘坐电车欣赏街景,感受城市独特的风情。</div> &nbsp; &nbsp; &nbsp; &nbsp; 步行街一侧的露天集市,一些建筑具有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或爱德华时期建筑风格,外立面有精美的装饰线条、展现出复古典雅的韵味。<br>&nbsp; &nbsp; &nbsp; &nbsp; 建筑色彩多样,有红色、蓝色等,使建筑群体在视觉上更具层次感和吸引力,也增添了街道的活力。 &nbsp; &nbsp; &nbsp; &nbsp; 卡舍尔街与高街( High Street )交汇处,东西走向的高街长度150米,也是基督城的主要商业街,与南北走向的卡舍尔街共同组成基督城繁华的商业中心,吸引着本地居民和大量游客前来消费、休闲和观光。<div><br></div> &nbsp; &nbsp; &nbsp; &nbsp; 已经建了8年还在建设中的基督城体育场(Te Kaha ) 。<br> &nbsp; &nbsp; &nbsp; &nbsp; 体育场边上的劳奥拉公园 (Rauora Park),满是宁静又惬意的氛围。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纸板大教堂(Cardboard Cathedral),正式名称为基督城临时大教堂(ChristChurch Transitional Cathedral),是因为2011年基督城遭遇强烈地震,作为城市地标的基督城大教堂严重受损,难以修复,在这一背景下,日本建筑师坂茂(Shigeru Ban)设计了纸板大教堂,作为临时的主教堂,以满足当地居民宗教活动及城市文化需求。</p> &nbsp; &nbsp; &nbsp; &nbsp; 教堂整体外观简约而不失庄重,三角形的屋顶设计,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感,同时呼应了传统教堂的尖顶造型。建筑色彩朴素,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 &nbsp; &nbsp; &nbsp; &nbsp; 教堂采用了经过防水、防火等特殊处理的98根直径60cm的硬纸管作为主要承重结构,搭配钢材、木材等作为建筑材料,既保证了结构强度,又降低了成本,还具有环保特性。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教堂内部宽敞明亮,纸管排列有序,形成独特的空间韵律。三角形彩绘玻璃窗替代传统的玫瑰玻璃窗,阳光透过玻璃洒入,在地面投射出彩虹光影,营造出神圣而温馨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基督城大教堂(ChristChurch Cathedral)是基督城的地标性建筑。1864 年开始奠基建造,工程耗时数十年,期间不断完善细节和装饰,最终在1904 年基本完工。采用哥特复兴式建筑风格。2011 年 2 月 22 日,基督城遭遇里氏 6.3 级地震,对大教堂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尖塔倒塌、墙壁开裂,内部结构受损严重,使得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面临重建难题,目前修复工作仍在进行中,工程面临着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大教堂拥有高耸的尖塔和精美的飞扶壁,尖塔高达63米,外观宏伟壮观,曾经是基督城天际线的重要标志。教堂外墙由石材砌成,线条简洁流畅,窗户多为尖拱形状,展现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特点。</p> &nbsp; &nbsp; &nbsp; &nbsp; 大教堂广场的对面是基督城会议中心 ,名为Te Pae ,是新西兰新一代会议中心。<div>&nbsp; &nbsp; &nbsp; &nbsp; 建筑采用富有流动感的起伏立面,呼应了南阿尔卑斯山脉和流经基督城的雅芳河,代表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建筑表面覆盖着 43,000 块具有五种不同灰色调和表面纹理的人字形瓷砖,通过色调相互作用和 “活着的表面” 特征,环绕建筑来定义入口,并指引可欣赏周围环境的地点。</div> &nbsp; &nbsp; &nbsp; &nbsp; 大教堂广场四周既有现代建筑,又有哥特复兴式风格建筑,展现出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新摄政街(New Regeng Street)建于1930 - 1932年,正值大萧条时期。当时为了提振经济,刺激消费和就业,由基督城建筑师塞尔比·莫尔斯(Selbie Morse)设计建造 。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西班牙布埃纳文图拉·米格尔(Buena Ventura Miguel)的建筑风格,是新西兰唯一的西班牙殖民复兴风格街道。</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街道上所有建筑被新西兰遗产机构列为一级历史遗产,整个街道是历史区域。</p><p class="ql-block"></p> &nbsp; &nbsp; &nbsp; &nbsp; 整条街道的建筑外墙被粉刷成柔和且丰富的色彩,如淡粉色、浅蓝色、浅黄色等,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视觉感受,走在街道上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div>&nbsp; &nbsp; &nbsp; &nbsp;&nbsp;虽然街道只有100多米,但这里是基督城热门的购物地点之一,街道两旁分布着众多精品店、咖啡馆、餐厅和酒吧,可以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各种需求。</div> &nbsp; &nbsp; &nbsp; &nbsp; 当当车,即基督城有轨电车(Christchurch Tram),是基督城的特色交通工具和热门旅游项目,是游客体验城市风光的重要方式,也是基督城一道流动的风景线。<br>  当当车具有复古英伦风格,车身为鲜艳的颜色,木质内饰,搭配铜质装饰和复古的座椅,车窗宽敞,能让乘客很好地欣赏沿途风景,车内还保留了古老的售票装置和铃铛,增添怀旧氛围。 &nbsp; &nbsp; &nbsp; &nbsp; 当当车沿途经过众多景点,如基督城大教堂、雅芳河、“重新开始” 购物广场、哥特式建筑艺术中心、坎特伯雷博物馆和新摄政街等,乘客可以随时下车游览,之后再搭乘后续车辆继续行程。 &nbsp; &nbsp; &nbsp; &nbsp;当当车站。<br> &nbsp; &nbsp; &nbsp; &nbsp; 河岸集市(Riverside Market)是基督城的一个热门打卡地,是基督城最有烟火气的地方。有各种美食摊位和餐厅,售卖当地新鲜的农产品、肉类、海鲜、烘焙食品、咖啡等商店,还有许多手工小店,出售特色手工艺品、礼品等,是购物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nbsp; &nbsp; &nbsp; &nbsp; 建筑主体采用环保材料和再生材料建成,内部使用了从利特尔顿码头回收的木材等自然材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br>&nbsp; &nbsp; &nbsp; &nbsp; 设计注重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同时运用绿植装饰和木质元素,营造出明亮、舒适且充满自然气息的空间。 &nbsp; &nbsp; &nbsp; &nbsp; 最后在黄超购买了当地特色食品,前往基督城机场,经奥克兰转机回国。<div>&nbsp; &nbsp; &nbsp; &nbsp; 17天的新西兰之旅,纵贯南北岛,从雷恩加角到努盖特角;横穿南阿尔卑斯山脉,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在南阿尔卑斯山腹地欣赏壮美的冰川和湖泊,领略新西兰的田园风光,感受这个南太平洋岛国历史和现代交融的文化,心情愉悦、收获满满,不虚此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