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的岛------土耳其-希腊纪行(之三)

杜良怀

我们在爱琴海中进入希腊。<br>4月18日上午8点35分海轮从土耳其费特希耶启航,10点25分到达罗得岛。<br> 被海洋三面环绕的希腊有2000多个岛屿,90%有民众居住,其中圣托里尼、米科诺斯、科孚岛等是欧洲热门旅游地,也是旅行社组团必去之处。<br> 中国旅游团大多不去罗得岛,在海轮上数百名乘客中只看到五、六个来自中国的游客。<br>吸引我们前往的是“罗得岛骑士团故事”。 去年春我们在地中海里的马耳他岛住了四天。诞生了上千年至今仍活跃在世界舞台的“圣约翰骑士团”1523年撤离罗得岛,1530年进驻马耳他,在惨烈的保卫战中击退不可一世的奥斯曼苏莱曼大帝,并在2个多世纪里将马耳他治理成繁荣富裕的“地中海明珠”。<br>目前具有“准国家”性质和联合国观察员实体的骑士团,全称是“耶路撒冷、罗得岛和马耳他圣约翰医院骑士团”,简称马耳他骑士团。<br>在马耳他时我就想着要去罗得岛。<br>(详情见美篇《马耳他四日》)<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马耳他首都瓦莱塔 罗得岛-骑士之城 <p class="ql-block">罗德岛是希腊第四大岛,佐泽卡尼索斯群岛(又称十二群岛)中的最大岛屿,面积是马耳他的5倍。</p><p class="ql-block">罗得岛位于爱琴海和地中海交界处,与土耳其隔马尔马拉海峡相望。</p><p class="ql-block">罗得岛是爱琴海文明起源地之一。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诗人品达在诗中说罗德岛是太阳神赫利俄斯和女神罗得结合的产物。</p><p class="ql-block">古希腊时代岛上有三个城邦,以建于公元前408年的罗得城为首都,鼎盛时期在罗得港口建立起巨大的太阳神雕塑,成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雕像仅存在了56年,在公元前226年的地震中倒塌。</p><p class="ql-block">2008年罗德市宣布将重建巨像,至今尚未实施。</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雕像已无遗存,这是想象图 古罗马统治时期罗得城就建立了民主管理制度和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海洋法典。作为地中海航线上的贸易中心和争夺的军事要塞相继被阿拉伯、拜占庭帝国占领。1309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成立于耶路撒冷的圣约翰骑士团攻占罗得岛,名称改为“罗得岛骑士团”,其后在长达220年里罗得岛成为西方基督教国家与东方奥斯曼帝国决战地中海的前沿据点。 <p class="ql-block">登上罗得岛,眼前就是700年前骑士团建筑的城堡与古城墙。</p> 我们在罗得岛上住了三夜。我对汤仪预定的这套度假屋极其满意。<br>2房1厅2卫,厨具和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电熨斗等生活设备齐全,在20多米长的环型阳台上可以眺望海港,附近有大超市,进入老城只需步行600多米。。<br> 古城墙四面围住的老城区完好保留了中世纪骑士团建城时的格局。骑士团以当时最先进建筑技术构筑的要塞城市有12个城门,每个城门上都有盾徽——十字军骑士的标记。<br>我们从圣凯瑟琳门进入老城,其后还进出过圣玛利亚之门、海门和圣约翰门。<br> 老城的西北角矗立着由拜占庭帝国的总督府改建的骑士团大团长宫,旁边是骑士团主教堂圣约翰教堂,以它为起点,贯通东西的“骑士大街”上排列着骑士聚会、社交、议事、接待等专属建筑,东部尽头是骑士团总医院,现为罗得岛考古博物馆。 大团长宫。骑士团在基督教国家设立了不少分团,其最高首领称为大团长,从公元1120年到2008年共有80位大团长,在统治罗得岛220年中这里曾是11位大团长的官邸。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圣约翰教堂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骑士大街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骑士大街建筑物上的纹章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骑士团总医院 罗得岛距离土耳其最近处只有17公里,骑士团海军阻扼了奥斯曼帝国在地中海的扩张通道,被各任苏丹视为心腹大患。 1480年,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了拜占庭帝国的苏丹穆罕穆德二世出动109艘战舰、7万大军围攻罗得岛,骑士团600名骑士、军士和3000多名雇佣军凭借牢固的城防和英勇顽强的意志进行了3个月的保卫战,土耳其伤亡2万4千人后被迫撤军。 1522年,苏莱曼大帝亲率号称的20万大军、300艘战舰围攻罗得岛。岛上311名骑士加热那亚、威尼斯水兵,雇佣军,民兵,总军力不到7000人,殊死抵抗了7个月,久攻不下,最终苏莱曼大帝以最优惠的条件迫使骑士团“体面投降”。骑士团携带资产、装备、人员撤离罗得岛,幸存骑士180名。<br>至此,持续了5个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寿终正寝。<br>43年后苏莱曼大帝又对骑士团据守的马耳他岛进行了围攻,失败退兵。成功防守马耳他的大团长瓦莱塔就是当年从罗得岛撤出的骑士之一,马耳他共和国首都瓦莱塔市以他命名。<br><br> 金戈铁马的骑士们已随风吹浪打去,城堡依旧在无言诉说着历史故事。 <div>1947年,希腊与意大利签订协议,收回十二群岛主权。<br></div>在纵横交错,鹅卵石铺成的老城街巷中,深藏着古希腊、古罗马遗迹和拜占庭、奥斯曼及意大利统治时期的建筑。 罗得市海岸是道美丽的风景线,白色的沙滩,湛蓝清澈的海水,漂亮的游艇,海边漫步,赏心悦目。 林佑斯的古希腊卫城 罗得港和老城在岛上的最北端,见证了4000年历史的林佐斯在岛的东南端,相距49公里。<br>4月19日上午乘公交大巴去林佐斯,行程一个多小时,每人车费5.5欧元。<br> 据古希腊传说,参加了著名“特洛伊战争”的罗得岛军队于公元前10世纪在山顶建造了卫城,在罗得港建立前林佐斯一直是罗得岛的政治和贸易中心。<br>我们眼前的卫城耸立在漫山遍野的白色建筑中,景观壮丽。<br> <p class="ql-block">石阶路蜿蜒而上,路两侧布满了特色商铺、咖啡店、餐厅,其中掺杂着教堂和民居庭院。沿路能俯瞰山下的城镇和爱琴海的美景。</p><p class="ql-block">登山路长达数公里,可雇驴骑行,看游客骑驴摇头晃脑的样子,听汤仪说应动物保护组织要求,这里的驴子享有良好待遇,有趣。</p> 最早期林佐斯卫城以巨大的雅典娜神庙为主体,古希腊、罗马时代规模不断扩大,拜占庭时期增建了教堂,骑士团又在卫城上修筑大型堡垒并加固城墙,奥斯曼土耳其时期,逐渐失修,直至近代由丹麦、意大利和希腊考古学家修复。<br>卫城遗址参观门票20欧元。这是旅行团必到之外,游客排着长队等待购票入内。<br> 古希腊建筑开欧洲建筑先河,用榫卯连接的石制梁柱结构(希腊柱)是最明显的特征。 在林佐斯吃希腊式午餐后坐大巴返回罗得市,漫步海港、老城。 复活节的锡米岛 <p class="ql-block">4月20日是2025年东正教复活节,我们去了锡米岛。</p><p class="ql-block">锡米岛离罗得岛不远,渡轮航行时间约1小时20分钟,不大的轮船上全是观光游客。</p> 锡米岛更靠近土耳其的马尔马里斯,当轮船贴着土耳其海岸航行时船头升起了土耳其国旗。 锡米岛是希腊最美岛屿之一,进入港口,眼前五彩缤纷的景色吸引乘客兴奋地拍个不停。 锡米岛取名据说源自海神波塞冬的妻子,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伊战争”。罗得岛骑士团15世纪建的城堡仍雄踞在城镇最高处,白色尖顶的圣约翰教堂和大天使摩尼-帕诺米蒂斯修道院俯视着秀美的峡湾。 从海港向峡湾两侧延伸的峭壁上排列着色彩斑斓的房屋,其中有不少18、19世纪的精致宅邸。<br>曾经统治锡米岛的意大利人带来了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使只有2千多居民的小岛成为旅游圣地。<br> <p class="ql-block">所谓新古典主义是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其建筑风格简单说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注重装饰效果来体现古典美学内涵。</p><p class="ql-block">蓝天碧海间的锡米岛显得格外绚丽多姿。</p> 面积约为68平方公里的小岛大部分是荒地,没有水源,淡水要从罗得岛运进来,靠美景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市政广场是锡米岛举行节日活动的主要场地,复活节这天热闹非凡。我们不是东正教徒却也分享了节日的快乐。 伊拉克利翁: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 4月21日上午7点,海轮从罗得岛启航前往克里特岛首府伊拉克利翁,航程11个小时。<br>船上的坐舱空间宽阔,座位舒适,我们买的是双人舱船票,票价高些可有床铺、洗浴间,欣赏海景和休息兼得,轻松、自在。<br> 这条航线在岛屿间穿行,途中停靠过卡尔帕索斯岛的2个码头和克特里岛的錫蒂亚。 晚6点半到达伊拉克利翁海港。 步行10多分钟入住汤仪预定的民宿,依然没见到房东,房费已提前在网上支付,凭房东在电子邮箱里发给汤仪的密码找到钥匙进门,退房时把钥匙放回密码箱即可。这次20天的旅行除个别地方外都采用的这种最简便的方式,这需要事前细致周到、环环相扣的安排和不辞劳烦的耐心。这方面汤仪十分了得,当然也十分辛苦。<br>希腊还在过复活节,超市关门,好心的房东给我们备下了面包,咖啡,红酒,果汁,小宋煮粥,我和简兄对饮,都说吃得舒坦。<br>住宿地的街上有“奇美”连锁店,还有家华人武馆,看来克里特的中资企业和常住的中国人还不少呢。<br> 克里特岛位于爱琴海最南端,是地中海第五大岛,希腊最大的岛屿。岛的形状细长,海岸线长约1,046公里。全岛分为伊拉克利翁、拉西希、罗希姆诺和哈尼亚4个区,首府伊拉克利翁是岛上最大的城市。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地中海文明是欧洲文明的起源,那么源头则是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化。</p><p class="ql-block">古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首次记载了克里特岛。</p><p class="ql-block">欧洲(欧罗巴洲)的名称来自希腊神话中腓尼基公主欧罗巴。</p><p class="ql-block">在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中,克里特岛是众神与人类之父宙斯的出生地,其母大地女神瑞亚在岛上的洞穴中生下并养大了他。宙斯杀死父亲克洛诺斯成为众神之王。</p><p class="ql-block">宙斯爱上腓尼基公主欧罗巴,变为公牛将其带到克里特岛,他们生下米诺斯。米诺斯建立的王国开启了欧洲文明。</p><p class="ql-block">关于西方文明源头的神话传说经过考古发掘后得到实证。</p> 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米诺斯文化开始在克里特岛中部和东部繁荣发展。古希腊时期结束后克里特岛经历过罗马帝国、威尼斯共和国、奥斯曼帝国统治,1913年,克里特岛统一于希腊王国。 从住宿地漫步到伊拉克利翁市中心也就十来分钟。 古希腊时米诺斯王国的都城伊拉克利翁于1500年前因地震沉入海底,现在的城市是撒拉逊人(中古阿拉伯人)建于824年,其后相继被拜占庭帝国、威尼斯共和国和奥斯曼帝国占领、统治,1898年获得独立,1913年,成为希腊王国的成员并命名为伊拉克利翁,意为赫拉克勒斯之城。<br>赫拉克勒斯是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之子,最伟大的英雄。<br>市中心集中了考古博物馆和众多历史建筑。<br> &nbsp; &nbsp; 建于961年的圣提多教堂,曾被改为清真寺,现为东正教堂。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威尼斯人建于17世纪的莫罗西尼狮子喷泉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威尼斯凉廊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建于13世纪的圣马可教堂,现为艺术品展览馆 &nbsp; &nbsp; &nbsp; &nbsp;伊拉克利翁要塞,这里曾抵抗了土耳其人长达21年的围攻 <p class="ql-block">超市购食材,回民宿,简兄卤牛肉,牛肚,小宋做米饭、红烧肉烧土豆、炒鸡蛋,加上红酒,又是一顿丰盛的午餐。</p><p class="ql-block">餐后去克诺索斯王宫遗址。岛上的公共交通便利,乘公交2路车,20分钟左右到达,车票1.2欧。</p> 在古希腊强盛之前,克里特岛米诺斯王国统治爱琴海世界数百年,有发达的手工业和航海业,据说岛上的城市多达上百座,而都城克诺索斯则是“众城之城”。<br>现在成为遗址的克诺索斯王宫建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400年遭希腊人入侵,毁坏,随即湮没了3千多年,直到19世纪末才被考古学家发现。<br> 参观王宫遗址门票20欧,游客众多,有导游讲解的旅游团也不少,但没看到中国团队。 遗址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倚山而建,总体呈长方形,远观层楼高耸,门廊参差罗列,王宫内有国王起居的正殿、王后寝室、浴室、库房与大小天井等,1500间房屋高低错落,楼梯走道曲折离奇,宛如迷宫。<br>神话传说中的“米诺斯迷宫”就在这个王宫内。<br> 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亚瑟-伊文思在克诺索斯王宫遗址展开全面发掘,持续了30年的挖掘,揭开了“迷宫”的本来面目,发掘出陶器、印章、石器、金属器、壁画和写有线形文字的泥板等大量青铜时代珍贵文物。<br>在挖掘的同时,埃文思也初步修复了克诺索斯宫殿群遗址。<br> 克诺索斯王宫遗址标志了米诺斯文化由神话变为真实。伊文思的考古成就验证了神话、史诗与历史的重叠,将欧洲文明源头向前延伸了3千年,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英国考古学家亚瑟-伊文思雕像 哈里亚的威尼斯风情 基多尼亚也曾是米诺斯时代的名城,也随着那个时代的终结而湮没。在它的遗址上建立的哈尼亚是当今克里特岛上最具威尼斯风情的海滨城市。 4月23日午后我们乘公交大巴前往克里特岛西北岸的哈尼亚,全程2小时45分钟,到达后步行10分钟入住预定的民宿。 位于老城内的民宿是栋独体带小院的别墅,楼下是客厅,厨房,楼上有两间卧室和卫生间,小院里有棵果实累累的柠檬树,掉落的柠檬泡水,汤仪说:“酸酸甜甜好清香”。<br>周围有教堂等古建筑,几分钟就可走到海滩。<br> <div>前晚早早休息,第二天,4月24日上午开始漫步游览这座美丽的城市。<br></div>哈尼亚又名干尼亚,是克里特岛上的第二大城市。中世纪前期,哈尼亚被拜占庭和阿拉伯人轮番统治,13世纪威尼斯人统治了哈尼亚,围海建立港口和留存至今的哈尼亚古城。17世纪中期土耳其人占领和统治哈尼亚市,直到1898年克里特全岛实现自治。<br>现在的哈尼亚老城内有浓郁的威尼斯风情,同时还并存着拜占庭、奥斯曼时期的建筑,。<br> 海港防波堤尽头的哈尼亚灯塔是城市最显著的地标,由威尼斯人建于16世纪,这座纯石头建筑的灯塔,是希腊和全球现存最古老的灯塔之一。 这座灯塔在19世纪中期由埃及人重建,只有基座还保留着威尼斯风格。 从住地步行到圣尼古拉斯教堂只需1分钟,这栋建筑是两段历史文化的融合。威尼斯时期所建,有钟楼。土耳其人占领后,改成了清真寺,加了尖塔。现在是哈尼亚的东正教会所在地。 圣母玛利亚教堂位于市中心广场,这座东正教堂也是哈尼亚的地标建筑。 广场上的雕塑不知是谁?他从1817活到1916,整一百岁!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库丘克-哈桑清真寺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古城墙遗存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古城堡垒 <p class="ql-block">老城内多是步行街,五彩缤纷的小巷纵横交错,两位女士边吃雪糕边逛街,兴致浓浓,似乎忘了我们预购了当晚去雅典的船票。</p> 按租房规矩午时须退房,没打照面可善解人意的女房东在电邮中告诉汤仪,当天没有租客,我们可以延长到下午五点离开。<br>提前吃了晚餐,乘13路公交车到船码头,晚六点登船。<br> ANEK LINES公司的船很大,7层以下装载汽车,7层有咖啡厅,酒巴,餐厅,8-9层有还算舒适的座舱,我们定了能洗浴,能躺下睡觉的双人舱,船上的服务员把我们带到舱房,按西方礼节给了5欧元小费。 晚九点启航,一觉醒来就该到此行终点雅典了。 2025-6-17于汉口常青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