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李清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把半盏残酒熬成了墨砚,</p><p class="ql-block">你让秋色黄花瘦成了思念。</p><p class="ql-block">当金石录化为灰烬,</p><p class="ql-block">滴血诗句声声哽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把乌江浩气铸进了笔端,</p><p class="ql-block">你让离愁血泪浸透了素笺。</p><p class="ql-block">当家国梦碎成残片,</p><p class="ql-block">丹心诗魂却留人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风疏雨骤叩西窗,</p><p class="ql-block">卷帘一问,千年词韵的缠绵。</p><p class="ql-block">半生漂泊酿绝唱,</p><p class="ql-block">青丝如雪,风骨岁月的流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婉约李清照,</p><p class="ql-block">明月照无眠……</p> <p class="ql-block">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传奇女性,以其卓越的才情与跌宕的人生,在诗词的天地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歌词从独特的视角,以诗意的语言深入剖析了李清照的艺术世界与精神内核,让我们得以更深刻地领略这位才女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开篇“你把半盏残酒熬成了墨砚,你让秋色黄花瘦成了思念”,用极具画面感和诗意的语言,精准捕捉到李清照词作中常见的意象与情感基调。残酒、秋色、黄花,这些在李清照词中频繁出现的元素巧妙串联,勾勒出一幅充满哀愁与思念的画面。酒本是消解愁绪之物,在李清照笔下却化作书写情思的墨砚;秋色中的黄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被赋予了思念的内涵,“人比黄花瘦”的经典词句,将这种因思念而憔悴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这些意象的重新演绎,让读者仿佛能看到李清照独倚栏杆,借酒消愁,对景伤情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她婉约词风的独特韵味。</p><p class="ql-block"> “当金石录化为灰烬,滴血诗句声声哽咽”,此句将李清照人生中的重大变故与她的诗词创作紧密相连。《金石录》是李清照与其夫赵明诚共同编撰的金石学著作,凝聚着两人的心血与美好回忆。然而,随着北宋的灭亡和颠沛流离的生活,《金石录》也在战火中化为灰烬。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是精神支柱的崩塌。诗人用“滴血诗句声声哽咽”,形象地描绘出李清照在遭遇如此重创后,内心的悲痛与绝望,以及将这种情感倾注于诗词创作中的情景。她的诗句不再只是文字的堆砌,而是饱含着血泪,是她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对现实残酷的控诉,读来令人动容。</p><p class="ql-block"> 第二段“你把乌江浩气铸进了笔端,你让离愁血泪浸透了素笺”,则展现了李清照诗词风格的另一面。李清照并非只有婉约柔情,当面对家国破碎的残酷现实时,她的笔下迸发出豪迈激昂的气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夏日绝句》借古讽今,表达了她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不满与愤慨,将乌江浩气铸进笔端,尽显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壮志。同时,她的词作中也不乏对离愁别绪的细腻描写,“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将思念之情描绘得缠绵悱恻,离愁血泪浸透素笺,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她情感世界的丰富与复杂。</p><p class="ql-block"> “当家国梦碎成残片,丹心诗魂却留人间”,这两句高度概括了李清照在动荡年代中的人生境遇与文学成就。在那个家国破碎、风雨飘摇的时代,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她的家国梦在战火中破碎,但她却以诗词为刀剑,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融入其中,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她的诗词成为了时代的见证,她的丹心诗魂也永远留在了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后人。</p><p class="ql-block"> 副歌“骤雨疏风叩西窗,卷帘一问,千年词韵的缠绵。半生流离酿绝唱,青丝如雪,风骨岁月的流连”,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缠绵的意境。“骤雨疏风”“西窗”等意象,让人联想到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通过对经典词句的化用,唤起读者对李清照诗词的记忆。“卷帘一问”,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个充满诗意的场景中,与李清照一同感受千年词韵的缠绵。“半生流离酿绝唱”,道出了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正是她半生的颠沛流离,让她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创作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绝唱。“青丝如雪,风骨岁月的流连”,描绘出李清照历经岁月沧桑后的形象,虽然青丝已变成白发,但她的风骨却依然在岁月中流转,令人敬仰。</p><p class="ql-block"> 最后“婉约李清照,明月照无眠……”简洁而富有韵味,再次点明李清照婉约词风的特点,同时以“明月照无眠”营造出一种孤寂、惆怅的氛围,仿佛让读者看到李清照在明月下辗转难眠,思绪万千的情景,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p><p class="ql-block"> 这首歌词通过对李清照诗词意象、创作背景、情感内涵以及艺术风格的深入剖析,展现了李清照诗词的独特魅力和她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它不仅是对李清照的致敬,也为我们理解和欣赏李清照的诗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位才女在诗词创作上的卓越成就和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