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月中下旬,北方迎来了雨季,气温骤然炎热,树林中有一种动物的幼虫纷纷从土里爬出来,这是山东人夏天很在意的美食--“姐溜猴”。</p> <p class="ql-block"> 姐溜猴的学名叫“蝉”,也常叫“知了”。我们山东人叫它“姐溜猴”,刚从士里爬出来的姐溜猴,还没有长出翅膀,是人们等候已久的夏日滋补美味。每年六七月,姐溜猴破士而出,往树上爬的时候,人们就会在夜里成群结队去捕捉姐溜猴,当成极其滋补的美味,也是家人夏日特有的“口福”。</p> <p class="ql-block"> 油煎或者干煸之后的姐溜猴非常香脆,就是样子很吓人,没吃过的人要鼓起勇气,闭上眼睛,克服强烈的心理恐惧,才敢一品这丑陋虫子油炸后袭人的香味。</p> <p class="ql-block"> 山东吃客对姐溜猴情有独钟,据市场数据显示,仅仅山东一省,每年就会吃掉10-11亿只姐溜猴,一年500万公斤姐溜猴被山东人吃掉!这么奔放的胃口,是不是有点吓人!</p> <p class="ql-block">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姐溜猴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矿物质,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蛋白质不易消化,故不能多吃,而且有些人吃了还会过敏。山东人的吃法大多都是油炸,会使味道无比香脆诱人,但蛋白质变性会产生致癌物质。</p><p class="ql-block"> 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有些地区姐溜猴还出现重金属超标的现象,吃多了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因此,姐溜猴作为地区的传统美食,尝尝鲜可以,但也不要无节制的多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