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网上有人说:人,年纪大了最好要有一项爱好。甚至有人还说:年老以后没有自己的爱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很容易陷入庸懒无聊的情绪之中。这话虽然有点过了,但我认同这观点,要不然怎么能熬得过老年孤独与寂寞呢。有人喜欢打牌,有人喜欢跳舞,还有人喜欢旅游,也有人一天到晚只玩手机,玩手机是不是也是一种爱好呢?我说不准!是也不是,不是也是!</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有三大爱好:旅游、钓鱼和摆弄二胡。随着年岁的见长,身体也一年比一年差,双腿越来越不听使唤,干什么都力不从心,旅游、垂钓这两项需要体力和腿功的爱好也离我渐行渐远。前两年我们单位有个姓高的老同志钓鱼突发心脏病倒在了鱼塘边,要不是抢救快,早就喂鱼了,搞得单位后来再也不敢组织老家伙们去钓鱼了,只好让大家在牌桌上寻找快乐。近几年也经常在网上看到上了年纪的老人在旅途中突发急病,生命垂危,很是叫陪同者和家人措手不及。看到这些我也不由的望而却步,倒不是怕死,是怕给活着的人留下太多麻烦。</p><p class="ql-block"> 玩玩 二胡。这东西虽然不用跋山涉水,节省的是体力,可玩地是心劲,手脑并用,要想玩出点名堂来也着实太不容易。从2020年始,我就专心专意跟着网上学,坚持每天练习一个小时,6年以来也有2000小时左右了,有所长进,个别高难复杂的独奏曲,比如《二泉映月》、《江河水》、《战马奔腾》、《奔驰千里草原》、《北京有个金太阳》、《草原新牧民》等等都能免强上手,到目前为止从易到难已有30多首曲目熟练掌握,虽然同专业的比起来差得太远,弄不出那个味儿,反正自己开心就行,让别人说去吧!</p><p class="ql-block"> 每天早餐后,散完步回到小楼,原本冷清的小小斗室悠悠琴声响起,又是一个小时忘记年龄,忘记病痛、忘记烦恼的时光,美妙的旋律是陪伴孤独、赶走寂寞、治愈忧愁的良方。 二胡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养生方式,既能享受音乐之美,又能健脑强身,预防老年痴呆,<span style="font-size:18px;">比那些不靠谱的保健品好。这是专家说的,不是我说的。所谓爱好,包括吃、穿、住、行、玩多了去了,究竟哪方面的爱好是最好的养生方式呢?专家没说,自己去悟吧。</span>听说: 一家外国学朮机构追踪发现有深度爱好的老人认知衰退风险降低 34%。这便有了科学依据。爱好:是人老后精神的避风港,是社交的通行证,不仅是最好的养生方式,更是自得其乐的本事。</p><p class="ql-block"> 收录美文一篇:此文确实写的很精彩,语句简炼,言辞优美。把二胡的起源,形制、特点等形容概括的恰如其分,不愧为神来之笔。读后叫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妙哉!妙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胡赋》 </p><p class="ql-block"> 悠悠华夏,礼乐之邦。丝竹管弦,韵动四方。</p><p class="ql-block"> 二胡者,弦中之君子,音中之幽兰。其形简朴,其音悠扬;其情深沉,其韵绵长。两根弦线,诉尽人间悲欢;一把弓杆,拉出天地沧桑。</p><p class="ql-block"> 二胡之源,可溯千年。胡琴之属,始于西域,传于中原,融于华夏。唐宋之际,渐成雅器;明清以来,广为流传。其制也,简而不陋;其音也,清而不浮。琴筒蒙蟒皮,琴杆立天地;弦分内外,弓走阴阳。一拉一推,音随指动;一抑一扬,情由心生。 </p><p class="ql-block"> 听其音,如泣如诉,如怨如慕。高山流水,尽在其中;大漠孤烟,隐于其里。或如《二泉映月》,哀婉凄美,诉尽阿炳之孤寂;或如《赛马》,奔腾激越,展现草原之豪情。</p><p class="ql-block"> 二胡者,非独乐器也,乃心声之代言,情感之寄托。 其音域宽广,可高可低;其表现丰富,可刚可柔。悲时,如秋风扫落叶,凄凄切切;喜时,如春江花月夜,洋洋洒洒。</p><p class="ql-block"> 二胡者,既能独奏,亦能合鸣。与琵琶合,则清丽婉转;与笛箫和,则悠远空灵。其音之美,令人陶醉;其情之深,使人动容。 </p><p class="ql-block"> 嗟乎!二胡者,虽为乐器,实为文化之瑰宝,民族之精魂。其音穿越时空,连接古今;其情跨越山河,沟通心灵。愿二胡之音,永传于世;愿华夏之韵,响彻寰宇! </p><p class="ql-block"> 赋毕,抚琴而歌,弦动心随,音韵悠长,情思无尽!</p><p class="ql-block">注:(作者:不祥)</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8日 台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