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虎林

锦江秋月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年9月22日,我们自黑瞎子岛走G331,进入虎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完达山南麓,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虎林,古为肃慎,赫哲族世居地。清代,属宁古塔副都统辖区。因县内“七虎林(满语,沙鸥)河”而称“虎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先去神顶山神顶峰。神顶峰,位于虎林市北部的东方红镇与宝清县交界处,由黑龙江森工集团东方红林业局管理。海拔831米,完达山脉主峰、最高峰,护林员称“东方第一峰”。我们驾车绕盘山路直达峰顶。峰顶瞭望塔现代化设备林林总总,每天24小时监视,瞭望员肩负责任重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光塔平衡承重高擎红日。登塔远眺,峰峦起伏,苍山如海,青松翠柏。春枝吐绿,夏花争妍,秋林尽染,冬驰蜡象。据说,神顶峰的“三绝”——日出、松涛、云海很是引人入胜。好象我们来的时间点,不是太理想,同伴议论再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阳广场夸父追日雕塑,讲述了夸父丢下木杖,变成了一片桃林,留在神顶峰的神话故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神女雕像婀娜多姿,衣袂飘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峰顶下来,继续走G331,约50公里,到珍宝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珍宝岛,位于虎林市东部的珍宝岛乡,乌苏里江主航道中方一侧,元宝形,0.74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珍宝岛进入大众视野,主要是因为1969年珍宝岛事件。1967年1月到1969年2月,苏军侵入珍宝岛16次,致我方边防战士和边民死伤数人。1969年3月2日,我边防站长孙玉国带队巡逻,遭遇苏方70多兵力、4辆军用车的进攻。苏军率先开枪,打死我方6名战士,我方被迫予以还击。3月15日、17日,苏方两次出动大批坦克装甲车、直升机和远程炮火,进攻珍宝岛,炮击我方纵深领土,被我方击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珍宝岛事件后,苏方边境增兵至114万,将冲突从乌苏里江扩大到黑龙江,从国界东段扩大到西段。1969年8月13日,苏方上百兵力,在坦克、装甲车掩护下,侵入我新疆边境,制造了铁列克提事件,造成我边防部队38名士兵全部阵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军强硬派主张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妄图彻底击毁我政治、经济、军事重地。8月20日,苏驻美大使向基辛格博士透露此意图,期待美方中立。美高层权衡利弊,表达了反对,并将信息透露给我方。毛泽东果断地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方针,全国进入备战。由于中美默契,勃列日涅夫暴跳如雷,阴谋告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20日,中苏重启中断5年的边界谈判,紧张局势见缓。虽然,此次谈判又一次破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珍宝岛事件,起于苏联大搞霸权主义,终于中美苏政治军事格局变化。珍宝岛事件及中苏核危机事件,对我外交方针调整,影响巨大。两年后,震动世界的“乒乓外交”事件发生,毛泽东明察秋毫,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我方国际环境逆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江汊子这边看,珍宝岛哨所第5代至第2代营房依次排列。最新的第5代营房和哨塔高大敞亮,白色第3、4代营房改为纪念馆,1975年7月建钢筋混凝土堡垒式第2代营房仍予保留。40米旗杆高高挺立,国旗猎猎,迎风招展。边防巡逻艇挂鲜艳国旗,在江中巡弋。哨所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5次。今天,守岛官兵已使用北斗设备,监控边境一草一木。成立20多年的“珍宝岛夜校”,助力4任哨长考上研究生、3名班长保送入学、6名士兵考上军校。珍宝岛站在历史的阵地上,与时俱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G331向南是虎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虎头是乌苏里江边、饱经沧桑的百年老镇。1909年8月24日,清政府在此设置呢吗(满语,山羊)厅,翌年改称虎林厅。1938年虎林公署迁至安乐镇,此地改称虎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间,1934至1939年,日寇采取欺骗等手段,先后逼迫共10万劳工、俘虏,在虎头方圆数十公里内,建设了大小十余处军事要塞。最高峰置兵万余,大小火炮百余,囤积大量粮食弹药,伺机入侵苏联。要塞建成后,数万中国劳工俘虏,被全部屠杀于山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苏军35军团分三路进攻要塞。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不知何因,虎头日军负隅顽抗至26日。此地也就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役之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在要塞遗址上建博物馆,揭露日军罪恶,警醒后人,不忘国耻,太有必要。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正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博物馆的前言,说明了日寇建筑要塞的目的,我方建馆的警示意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军要塞虎东山阵地地面设施与地下工事对应图。深色线条和浅色线条分别代表地面、地下工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几张照片很丑,但是,它真实反映了日寇在中国国土上的丑恶、残暴、血腥、罪恶、阴鸷!实拍地下灶台、浴池、工事出口,要塞地面交通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联红军纪念碑,建于1945年10月。苏军设计,我方修建,高9.7米。碑文为俄文:“光荣归于苏联斯大林元帅率远东第一方面军,摧毁防区,驱逐日寇,解放虎头纪念。1945年8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博物馆对面的餐饮服务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要塞遗址不远的新一代虎头哨所,位于虎头镇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哨所隔壁是东方第一虎,1999年花200万元,请专业人员设计制造。高16米,长25米,铜板制成,体量全球独一无二。虎雕雄悍霸气,威风凛凛,东北虎精气神十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向乌苏里江边,东方第一庙——虎头关帝庙,省级文保。建于清雍正年间,占地164平方米,四周砖砌围墙,山门在南。此庙是我国多民族祖先共同开发乌苏里江流域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乌苏里江广场,乌苏里江起点。乌苏里江是黑龙江一条主要支流,全长880公里,自虎头起,至黑瞎子岛——明月岛东北端汇入黑龙江止,中苏界河。流域面积近19万平方公里,土地肥沃,林沼密布,水产丰富,风光秀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虎头植物园在乌苏里江广场东,园内主要是东北植物,山顶有乌苏里江第一塔。塔高55米,9层,钢架混凝土结构。有电梯直达,可居高临下观赏虎头镇和乌苏里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晚,我们入住虎林市火车站站前的宾馆。虎林站是三等站,始建于1958年,1970年投入使用,2台8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虎林市,一个物产丰富、地广人稀、历史厚重、战略要地的县级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资料源自网络与景区)</p><p class="ql-block"> 二〇二五年六月六日拟稿</p><p class="ql-block"> 二〇二五年六月十八日定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