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清照的一首小令

米老头

<b> 【如梦令】</b><div><b> 常记溪亭日暮,</b></div><div><b> 沉醉不知归路,</b></div><div><b> 兴尽晚回舟,</b></div><div><b> 误入藕花深处。</b></div><div><b> 争渡,争渡,</b></div><div><b> 惊起一滩鸥鹭。</b><br> 这首小令,清新,有趣,把少女的贪玩、顽皮和无忧无虑表现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br> 李清照是苏轼著名的弟子——“苏门后四学士”(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中的李格非的女儿。<br> 李格非是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元丰七年(1084年),李格非四十岁时,他的女儿李清照来到了人间。<br> 遗传了父母强大的文艺基因(其母王氏是元丰宰相王珪的女儿),李清照从小就显现出高于常人的文艺天赋。<br> 李格非先在地方当教授,后又进京为官。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李清照于衣食无忧中接受着诗书的熏陶,身上的文艺气质越发鲜明了。<br> 十六岁那年,清照跟着母亲从老家来到了京城。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玩伴,李清照尽情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自由的时光。<br> ——池塘边的秋千上,少女们的欢声笑语在荡来荡去。<br> ——小溪畔的亭子内,郊游的几位同伴在喝酒助兴,不远处的水面上,荷花映日别样红。<br> ——春天的花园里,桃花开了、梨花开了、海棠也开了……流连花丛间,人如花,花照人。<br> 做梦的年岁,美景无限,才思不绝。清照开始用自己的生花妙笔记录这些美好的瞬间,《如梦令》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br> 这首小令,字字直白,无一晦涩的字词,却几乎每句都是一幅画,表现了一次少男少女们有趣的郊游。<br> 时常记得,那一次郊游,在一条小溪旁的一个亭子内,一起郊游的几位同伴身处美景之中,一边欣赏着不远处的盛开荷花,一边喝酒,不知不觉就喝多了,每个人都有些醉意。</div><div> 眼看着太阳就要西沉了,要回去了,大家嘻嘻哈哈地登上两只小舟,兴致勃勃地划着桨,竟然迎着夕阳划进了荷花深处。</div><div> 嗯?走错了?</div><div> 快划快划,不然天要黑了,回不去家就糟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的,争相划桨,奋力争先。叽叽喳喳的笑闹声和奋力划桨的哗哗声,惊起了在沙滩中栖息的鸥鹭,扑啦啦闪动着翅膀,从荷花中飞出来,更引发出小舟中一阵阵欢笑。<br> 这样的愉快的令人兴奋的经历,是不是会常常记起呢?<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