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传拓传承河东文明 绛州毛上虎金石传拓展览馆“遗产日”开館

新绛东方一贾东山

<p class="ql-block">  中央文史馆馆员、非遗保护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青教授和著名书法家郭齐文先生题匾的“绛州毛上虎金石传拓技艺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  山西“绛州毛上虎金石传拓技艺展览馆”于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4日)上午十点在运城市新绛县冯古庄村明代毛氏旧宅揭牌开馆。</p> <p class="ql-block">毛上虎生生</p> <p class="ql-block">  来自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三晋文化研究会金石研究院、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山东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运城学院的专家和学者,以及新绛县宣传、文旅、文联、教育等多部门的领导,一百多人参加了开馆仪式。</p> <p class="ql-block">  新绛县文联主席贾体锦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毛上虎老师作为新绛县文化、教育界的前辈,自1978年大学毕业投身工作以来,便扎根新绛文史研究事业。数十载如一日,他潜心钻研,参与编纂了《中共新绛历史纪事》《新绛大观》《绛州七十二行》等多部重要文史著作。这些书籍不仅是对新绛历史文化的系统梳理,更是留给后世的珍贵精神财富。文史研究离不开扎实的史料支撑。毛老师在学术研究的同时,耗费40余年心血钻研传拓技艺,将拓片研究、制作与收藏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开馆仪式上,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三晋文化研究会山西金石研究院、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师范大学晋学研究中心、运城学院、山西省新绛中学校、新绛县第二中学等单位,纷纷与该馆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传承实践基地。各挂牌单位负责人分别发言,大家被毛上虎老师近50年孜孜不倦传承金石碑拓技艺,并努力研究河东文化的精神所感动,专家们表示将从多个角度开展“河东文化”的研究。</p> <p class="ql-block">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周亚教授讲话</p> <p class="ql-block">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学博士仝建平教授讲话 </p> <p class="ql-block">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张生勤讲话</p> <p class="ql-block">三晋文化研究会金石研究院秘书长任立新先生讲话</p> <p class="ql-block">运城学院合作交流部杨永兵部长讲话 </p> <p class="ql-block">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晋萍女士讲话</p> <p class="ql-block">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许永福教授讲话</p> <p class="ql-block">  多年来,毛上虎先生的作品广受认可,2022年被新绛县人民政府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毛上虎先生近年来为荣宝斋出版社、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陕西合阳博物馆、晋中市博物馆、文水县博物馆等机构,以及林鹏、张晗、文景明、郭齐文等著名书法家定制拓片。其作品先后在北京、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展出五十余场,让更多人领略到金石传拓技艺的独特魅力。2025年春节期间,毛老师的绛州金石传拓技艺亮相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美国国际频道、俄罗斯国际频道、中国新闻网、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等众多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让这一传统技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据悉,绛州毛上虎金石传拓技艺展览馆开馆开馆后将免费向社会开放,将成为多所院校的“河东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基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向大家展示非遗项目“金石碑拓技艺”。</p> <p class="ql-block">  毛上虎介绍“传习所”建立和“展览馆”开給情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绛州毛上虎金石传拓技艺展览馆共分为四个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 第一部分“毛氏金石”,讲述新绛县冯古庄毛氏金石拓印技艺六代人的坚守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绛州石录”展示了及历代绛州王府、镇国、辅国、奉国的重要将军、中尉的志铭。内容从1400多年前设东雍州始,至清、民国新绛县的历史沿革。这些拓片反映了当代新绛县、绛县、襄汾、曲沃等地的河东文明。</p> <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碧落迷雾”从中国书法名碑“碧落碑”讲起,展示与碧落碑有关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历代篆书的相关实据,供专家学者会悟研探,期待揭开碧落碑之迷雾。</p> <p class="ql-block">  第四部分“鼓水长流”讲述河东重要水源地鼓堆泉的历史渊源。鼓水起源于展览馆所在的冯古庄村北九原山脚下。民间传说晋国时“一场黄风灭晋国,埋了焦村泉,出了古堆泉”。史载周烈王时,此地发生强震,地壳变化,出了古堆泉。现在冯古庄村东南为国保西周墓地保护区,鼓水在村西凹地50米处,在孚惠祠前有大泉莲花池。隋代梁轨开发鼓水惠及东西南八方十三村及州城,形成了鼓水文化。</p> <p class="ql-block">  绛州毛上虎金石传拓技艺展览馆开馆后将免费向社会开放,将成为多所院校的“河东文化”研究与传承基地和中、小学学生的研学基地,传承、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