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也是中国唯一南北走向的人工长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途经今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br>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br> (下图源于网络) 大运河在山东段内途径德州、聊城、临清、济宁、枣庄等地,遗产点主要包括临清运河钞关、荆门上闸、荆门下闸、阿城上闸、阿城下闸、戴村坝、邢通斗门、徐建口斗门、十里闸、柳林闸、寺前铺闸、南旺枢纽、南旺分水龙王庙遗址、运河砖砌河堤、利建闸等15处。<div> (图片为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周边古运河风光)</div> <h1><b> 一. 德州</b></h1> 大运河德州段,由卫运河和南运河组成,从德州市区及武城、夏津境内穿过,全长141公里,其中卫运河96公里,南运河45公里。德州是南方各地进入北京的必经之路,是南北交通和交流的要地,世人皆称德州为“九达天衢,神京门户”。<br> 德州段运河,汉为屯氏河,隋称永济渠。自元朝至元十九年开通济州河、会运河后,改称大运河。德州段运河自隋朝开凿以来就一直通航,由于该河可直通北京,故金朝在此置御粮仓,这段运河基本保持了原态没变。元朝于至元十九年开通会通河、通惠河后,这段永济渠就改称京杭大运河了。 <h1><b>(一)古运河风景区</b></h1><h3> 德州古运河风景区以运河文化广场为中心、一河两带为主轴,呈现“一纵一横布六区”的总体格局。(图片源于网络)</h3> <b> (1)运河文化广场,</b>广场的主题集中反映德州的漕运文化,主要建筑包括反映德州交通枢纽地位的九达天衢牌坊、代表德州历史的运河鬲、代表运河走势的九龙吐水柱以及码头、古船等小品雕塑。 <b> 九达天衢牌坊</b>,是德州的历史文化遗产,原坐落在德州旧州城聚秀门(俗称大西门)外古驿道上(今米市街),系明代建筑。牌坊造型美观,雕工精细,彩绘富丽,显示了明代建筑的特点,此坊毁于德州解放前日本侵华期间,现牌坊为近些年新建,坐落在京杭大运河的西畔。 <b> 运河鬲</b>,鬲是一种古代的炊具,形状像鼎,足部中空,有陶鬲和青铜鬲之分。“有鬲氏”曾是夏、商和西周初期非常强大的部落。为了帮助大禹治水,他们从中原迁居到黄河下游的今山东德州一带,成为了夏代的一个部落方国——鬲国。在西周时期,鬲国的国都在周公平叛战争中被毁灭。 <b></b> <b> 九龙吐水柱</b> <b> (2)运河古街</b><div><b> </b>运河古街的前身是“许家摆渡口村”,是明清时期德州四大摆渡口之一。近年来,德城区对运河古街进行了改造提升,一跃成为市民与游客竞相打卡的热门胜地。</div> <b>(3)古运河码头</b> 运河风光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德州段碑 <h1><b>(二)苏禄王墓</b></h1><h3> 苏禄王墓坐落于德州市城北,是中国境内唯一一座保存完整且有后裔守墓的外国国王陵墓,也是京杭大运河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留下的重要遗迹。</h3><div> 苏禄王是古苏禄群岛上苏禄国东王的简称,位于如今的菲律宾。德州苏禄王墓中埋葬的苏禄王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自海上丝绸之路入大运河抵达北京朝见明成祖朱棣,后经通州、天津、沧州返回途中病逝于德州城以北30公里的安陵镇。</div><div> “苏禄王身边带着王妃和三位王子,病逝后,大王子回国继承了王位。王妃、二王子和三王子长留德州守陵,死后也葬在了这里。</div> <b> 御碑亭,</b>当朝皇帝朱棣亲自为苏禄王撰写了碑文悼念,赞扬了他为两国友好所做的努力。 <b>御碑 </b> 苏禄王墓神道 神道对面的清真寺 苏禄国东王墓简介 西配殿 殿内展示的苏禄王画像 陵园 <h1><b>(三)四女寺枢纽</b></h1><h3> 位于德州武城县四女寺村北侧卫运河、南运河接点上,是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中下游重要的防洪控制枢纽,上游接卫运河,下游分别接漳卫新河与南运河,是一座具有防洪、排涝、灌溉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型水闸。(图片源于网络)</h3> <h1><b>(四)董子园风景区</b></h1><h3> 德州董子园风景区位于德州经济开发区,是以历史上存在的董子读书台为主景,以儒家文化为主题,力求打造出“民族中兴、天下大治”,人文建筑空间与自然生态空间相和谐的城市旅游景观。</h3> <b>董子读书台</b>始建于隋朝,民国时期毁于战乱。景区以复建的董子读书台为主景,以沙王河水系为脉络,台临水建,景随水出。所有人工景观为传统建筑,灰白色调,展示了古朴、简洁、大气的汉代建筑风貌。 董子读书台侧面全貌 读书台内展示的儒家学派“仁、义、礼、智、信”部分群雕。 登高远眺,整个园区恢弘大气。 读书台前广场 <b>“三年不窥园”雕塑</b>。董仲舒青少年时学习刻苦,三年不窥园,深得老师的喜爱。 董子书院 董子园所在的沙王河水系风光 <h1><b>二. 临清</b></h1><h3><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7px;"> 临清,</span>山东省辖县级市,由聊城市代管。位于山东省西北,聊城市北部,漳卫河与古运河交汇处。临清是联合国2006年认定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西汉初年即设县制,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公元330年)因滨临清河改称临清。明清时期,得益于京杭运河漕运发达,经济社会繁荣达500余年,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和闻名全国的商业都会,被清乾隆皇帝誉为“富庶甲齐郡”。</h3><div> 临清作为京杭运河重要节点城市,有保存完好的中洲古城,以及运河钞关、鳌头矶、清真寺、舍利宝塔等1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和11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会通河临清段及运河钞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div> <h1><b>(一)临清舍利宝塔</b></h1><h3> 临清舍利塔位于临清城北卫运河东岸,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扬州的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h3> 舍利宝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塔高60余米,塔座用条石砌基,平面呈八角形,塔身9层,周长39米,南面壁门,门楣上镌刻“舍利宝塔“。 该塔曾被誉为“运河名塔”,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进入塔室,各层辟有转角形石质梯道,可迂回逐层攀登至顶层。 宝塔每层辟八门,四明四暗。各层塔心室内皆有刻石,画像镶嵌壁上,宝塔中心部位原有金丝楠木通天柱,上乏塔刹下直落地宫,以承托每层平面负荷,其作法当属宋代遗风。<br> 塔檐上有铜铸的小钟铃,被风吹动,发出清脆的悦耳之声,塔岸闻钟为古代临清八景之一。 <h1><b>(二) 鳌头矶</b></h1><h3><b> </b>鳌头矶<span style="color: inherit;">位于临清市区元代运河与明代运河分岔处,是一组建于</span>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的古建筑群,其中的“观音阁”(下图)是这里的主体建筑,这座阁楼呈方形分布,飞檐挑角,古色古香,是明代北方地区典型的砖木结构建筑。古时候的鳌头矶是城内非常繁华的地方,有着“鳌矶凝秀”的美称,也是临清16景之一。</h3> 街头的“独占鳌头”宣传栏 景区内的打卡处,挡不住的诱惑。 鳌头矶现在是临清市博物馆所在地,里面展示着这座运河名城的大量宝贵的历史资料。 登瀛楼的一层也辟为展室 鳌头矶所处的京杭运河风光 <h1><b>(三)临清运河钞关</b></h1><h3> 临清运河钞关位于临清老城区内明代会通河旁,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设于运河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也是明清两代运河上设关最早、闭关最晚、延续历史最长、贡献最大的课税署衙,同时还是国内现有仅存的一处运河钞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b>公堂遗址</b>,公堂即大堂,是官员审理运河案件的地方。 <b> 卷房</b>,古代存放档案和文件的地方。 <b>中轩堂遗址</b>,中轩堂也被称作二堂,是官员议事办公和会客的地方。 <b> 皂隶房遗址</b>, 是旧时衙门里的差役居住和工作的地方。 <h1><b>(四)清真寺</b></h1><h3> 临清原有3座清真寺,其中一座因疏浚卫运河已拆除无存。现保存完整的是北寺和东寺,均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b> (1)北寺(现称西寺)</b>,位于元代会通河与卫河交汇处,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此时正是临清最兴旺的时期,临清由县治升为州治。寺内碑刻记载,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此寺占地面积约2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由东西轴线排列,依次为甬道,牌坊门、望月楼,沐浴房,南、北讲经堂,南、北角楼,正殿,后殿,影壁,后门等殿、堂、楼、阁共86间。 <b></b> <b>望月楼</b>,为歇山重檐牌楼式建筑,结构精巧、玲珑别致。门楣正面镶毛泽东手书“清真寺”匾额。望月楼后面悬挂两块匾额,一块书“正意诚心”,一块书“彝伦攸叙”,系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名人书写。 <b> (2)东寺</b>,始建时间为明成化元年,明清漕运兴盛时期,该寺作为南北方穆斯林与本地回族百姓的宗教活动中心,见证了大运河文化带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 <h1><b>(五)临清大运河畔夜景</b></h1> <h1><b>(六)宛园</b></h1><h3> 宛园,位于临清市区西北隅,西依京杭运河。是一家集“江南古建,水乡风格”为一体的苏氏文化景观园林。国家4A级旅游景区。</h3> 园区内汇集众家名园精华,布局精巧。疏密得当,移步易景,曲径通幽,意境深远。 <h1><b>三. 聊城</b></h1><h3> 聊城市,别名江北水城,东昌,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省西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代表农耕文明的黄河文化与代表商业文明的运河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境内遗留文物古迹400多处,有6处遗产点(鳌头矶、临清钞关、阿城上闸、阿城下闸、荆门上闸、荆门下闸。)和2段河道(会通河临清段、会通河阳谷段)被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名单。</h3><h1><b>(一)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b></h1><div> 中国运河博物馆东临古韵悠长的大运河,西依美丽的东昌湖,是聊城市近年来建设的最大的一处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陈列、宣传教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也是国内第一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博物馆主体建筑独特雄伟,远看就像一只巨大的漕船,在运河里乘风破浪,昂首前行。</div> 进入宽敞的大厅,迎面而来的是一艘运河帆船 博物馆共五层,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分陈列区、收藏区、研究和学术交流区三个功能分区。 商贾往来云集 临清贡砖 大运风华 宏大的施工场面 <h1><b>(二)聊城古城</b><br></h1><h3> 聊城古城又称东昌府,北接幽燕、南连江淮、西通中原、东望泰岱,历来是通达扼要之地。明清时期,因大运河漕运繁荣兴盛400余年,为运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图片源于网络)</h3> <div> <b> 光岳楼</b>,亦称余木楼、东昌楼,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古城中央,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光岳楼为中国既古老又雄伟的木构楼阁,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988年光岳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之誉。</div> 古城文庙山门 文庙 老街 明清圣旨博物馆 光岳楼下唱大戏 <h1><b>(三)东昌湖</b><br></h1><h3> 东昌湖,原名环城湖、凤城湖,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略小于杭州西湖,为中国北方少见的人工湖泊。此湖为宋代掘土筑城时形成的护城河经历代挖土、蓄水形成。后引入京杭运河、黄河之水予以补给,形成了稳定的湖面。1980年代,进行了开发性建设,形成当地知名旅游景区。</h3> 湖西带状公园标志性雕塑 宽阔的湖面堪比杭州西湖 东昌湖畔,水天一色,自然风光旖旎。 这里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湖泊与运河之间的相互作用塑造了这一带独特的生态环境。 <h1><b>(四)护国隆兴寺</b></h1> 护国隆兴寺亦称铁塔寺,位于聊城大运河畔。始建于北宋,兴于明初,为洪武帝朱元璋八大护国祝圣道场之一。因寺中一座12层铁塔出名,该铁塔是护国隆兴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东昌三宝(铁塔,古楼,玉皇皋)之一。 有人说,聊城三宝,铁塔为尊。<b>聊城铁塔</b>又名隆兴寺铁塔,是我国现存不多的铁石建筑,为中国六大古铁塔之一。 寺内博物馆中国古塔展览 铁塔寺门前的大运河铁塔寺码头 大运河风貌 <h1></h1><h1><b>(五)山陕会馆</b></h1><h3> 聊城山陕会馆,俗称关帝庙,位于聊城市城区的南部,运河西岸。山陕会馆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从开始到建成共历时66年。整个建筑包括山门、过楼、戏楼、左右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部分,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其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国内罕见。尤其是砖雕、石雕、木雕被称为会馆三绝,木雕被誉为镇馆之宝。(图片源于网络)</h3> <h1><b>(六)阳谷张秋古镇</b></h1><h3> 张秋运河古镇是聊城阳谷县下辖镇,是元明清三代的漕运枢纽,与临清并称"北有临张"。该镇鼎盛时期形成"九门九关厢"都会格局,获誉"小苏州"。现存文庙、关帝庙等8处明清古建筑,以及戊己山等运河水利遗迹。其街巷规模反映明清商贸繁荣,现为聊城运河文化带核心组成部分(图片源于网络)。</h3> <b>古镇荆门上闸,</b>是大运河聊城段六个遗产点之一(图片源于网络)<b>。</b> <h1><b>四. 济宁</b></h1><h3> 济宁,山东省辖地级市,鲁国故都 ,别名运河之都。济宁历史文化悠久,是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三孔”和京杭大运河为世界文化遗产,还有孟庙、孟府等4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微山湖旅游区等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主航道210千米,是大运河在山东境内最长的一段。 </h3><h3><br></h3><h1><b>(一)济宁市区主要景点</b></h1><h3> 市区主要景点有东大寺、太白楼、运河风景区、南池公园等。</h3> <b> (1)东大寺,</b>济宁东大寺因坐落在古运河畔,故俗称“顺河东大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相传为朱元璋为表彰有功回族将领胡大海而敕建 。东大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伊斯兰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它与济宁西大寺、南京净觉寺、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街大寺并称为全国五大古建清真寺,而尤以济宁东大寺最为壮观,为五大清真寺之首。(图片源于网络)<b><br></b> 比较遗憾的是,我们去时恰逢该寺正在维修未能进寺,只在寺外临街的牌楼和运河边转了转。 <b> (2)太白楼,</b> 太白楼位于济宁市任城区古运河北岸,因李白常在此饮酒赋诗而得名,经历代修葺,名传于世千余载,乃任城(今济宁)古八景之一。 太白楼前李白塑像 二楼大厅现为李白纪念馆的书画展览室 登上太白楼,俯瞰济宁市容。 <b> (3)运河风景区,</b>济宁古运河,俗称济州河、运粮河,是鲁运河的一部分。京杭大运河流经济宁约230公里,串联了济宁城区、南阳古镇、微山岛等重要的旅游景观和文化遗产廊道。 济宁是调控中国南北大动脉的枢纽,元明清三朝均设有最高司运机构河道总督衙门,使济宁成为声名显赫的“运河之都”,城区东大寺一带运河风景区是观赏济宁城区大运河繁华的最佳之处。 这里的夜景更漂亮 <b> (4)南池公园,</b>济宁南池公园是济宁市级的综合性水景公园,由唐代南池王母阁重修并扩大而成的公园,是济宁的地标。当年李白杜甫曾携手在此同游。 <b> 王母阁</b>,南池公园的核心建筑,始建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名字来源于“西望瑶池,东降王母”之意,意思是向西望去可以看到瑶池。 <b> 百子献寿</b>,王母阁前是“百子献寿”雕塑,巨大的仙桃下围绕着一群童子,每个童子都不尽相同,姿态各异、惟妙惟肖,一派欢天喜地的景象。百子献寿群雕取的是祝福老人长寿安康、多子多福之意。 <h1><b>(二) 南旺分水龙王庙遗址</b></h1><h3><b> </b>南旺分水龙王庙位于汶上县城西南19公里南旺镇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运河文化著名旅游景点。分水龙王庙面对素称“水脊”的汶河、运河交汇之处,故得“分水”之称。<br> 龙王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经明清多次扩广增建,形成一组规模宏伟又十分壮观的建筑群体。群体座南向北,平面布局呈横向扁方形。是一所以龙王庙为主体,附以禹王殿、宋公祠、观音阁等综合性的庙宇。(图片源于网络)</h3> 由于该庙地处京杭运河中段,在运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凡过往商贾游船,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无不在此停棹浏览,就连康熙乾隆皇帝也曾多次在此留住。汶上县南旺分水枢纽工程,是世界运河史上独一无二的水利枢纽,享有“大运河上的都江堰”、“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美誉。 <h1><b>(三)南阳古镇</b></h1><h3> 南阳古镇位于济宁市微山县的南阳湖中,已有2200年的历史。古镇是古运河畔的四大名镇之一、微山湖地区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京杭运河沿岸的一个著名景点。</h3> 古镇四面环水,无论是出嫁的姑娘还是迎娶的新娘,都要坐船出入。南阳古镇景区在2021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南阳古镇的景点包括:清真寺 、乾隆下榻处、状元坊、中太民居群等重要景观。还有运河风光、古街商铺、清代钱庄、皇帝踏岸、康乾别苑、万亩荷塘等主要景观。(图片源于网络) <h1></h1><h1><b>(四)微山湖风景区(微山岛部分)</b></h1><h3><b> </b>微山湖旅游区(国家5A景区)位于微山县境内,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景区包括国家湿地公园和微山岛两部分。<br> <b> 微山岛</b>,位于微山湖的东南部,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内陆岛。岛上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抗战时期著名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一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使微山岛名扬中外。我们这一代人少儿时期最爱的电影就是“铁道游击队”,此次来到微山湖登临微山岛终于完成了夙愿。</h3>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 “车站和铁道线上 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 <b> 微山岛景区</b>主要有微子文化苑、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微山湖荷园、微山湖文化园和微子林等景点。 <b>(1)微子文化苑</b><br> 微子文化苑,位居微山岛上,是为了纪念孔子十九代先祖——商代贤臣殷微子而建。微子,名启,周代宋国的始祖,商代最后一个帝王殷纣王的庶兄。他因不满纣王的荒淫暴政,愤而出走,隐居于现在的微山岛。微山湖,微山岛,微山县皆因微子生前隐居,死后葬于此地得名。 一行七人在微子园合影留念 <b>三仁殿与崇德望湖阁</b> <b> 望湖阁</b>,九层,高91米,亚洲第一高阁,微山岛地标性建筑。 登塔顶眺望微山湖与微山岛 微子文化苑内春意盎然 <b>(2)铁道游击队纪念园</b><br>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是微山湖旅游区标志性景点 纪念园大门独特的设计,将建筑物与火车头巧妙的结合。 进入园区,宽阔的广场上两组群雕,展现了抗日英烈的雄姿。 东边一组为《铁道雄风》,刻画了三十七位铁道游击队队员在铁路上的战斗场面。 西边一组为《微湖曙光》,刻画了三十八位人物形象,突出了胜利归来的军民在微山湖上和谐闲适的祥和气氛。 纪念碑台阶下两侧是铁道游击队纪念馆 进入馆内首先见到的是展示游击队员们护送国家领导人过微山湖的画面,上面有刘少奇、陈毅、肖华、罗荣桓、朱瑞五位领导人。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于1996年8月建成,碑体由帆船、人物形状所组成,碑名“铁道游击队纪念碑”由已故国家副主席王震题写。船上三尊游击队员铜铸雕像,独立船头眺望微山湖的是大队长刘洪,紧握钢枪者为鲁汉,弹奏琵琶唱歌的是小坡。 纪念碑背面 <b>(3)微山湖荷园</b><br> 微山湖荷园在望湖阁的北面千亩湖面上,这里有环形绿色通道、长300余米的观荷长廊及两个600平方米的观荷亭,精心打造荷文化、渔文化、水文化三大精品景观。由于我们去时季节不对,难以欣赏到荷花盛开的美景。 荷园游船码头 展现荷园景观的廊桥顶部 观荷长廊 美丽的微山湖 “我在微山湖很想你” <b>(4)微山湖文化园</b><br> 微山湖文化园位于微山岛的南部,面临大湖,背倚青山。占地近百亩,由张良祠、普渡寺、国际书法碑林所组成。<br> 在景区的第二天上午,从酒店去铁道游击队纪念园途中经过这里,因时间尚早没有开门,只在院内门前打了卡就离开了。 普渡寺山门 汉留侯张良墓 <h1><b>五. 枣庄</b></h1><h3> 枣庄市,别称煤城,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南部,东与临沂市平邑县、费县、兰陵县接壤,南与江苏徐州市的铜山区、贾汪区、邳州市为邻,西接济宁市微山县,濒临微山湖,北与济宁市的邹城市毗连。</h3><h3> 枣庄由于多枣树形成村庄而得名,因铁道游击队和台儿庄大战而闻名中外 。 大运河枣庄段是山东最南边的河段,是北上船只进入山东的第一道关卡。现如今保存完好的古运河河段依然在台儿庄古城中流淌。在古城中闲庭信步,让人仿佛置身江南,故枣庄亦有“江北水乡”之美誉。(下图台儿庄古城源于网络)</h3> <h1></h1><h1><b>(一)铁道游击队纪念园(枣庄市区)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b></h1><h3><b> </b>枣庄有两个铁道游击队纪念园,一个在市区,另一个在微山岛上。市区的纪念园95年建成,纪念碑由杨尚昆题词,微山湖微山岛上的那个是96年建成,纪念碑由王震题词。</h3><div><br></div><h3><b> (1)铁道游击队纪念园(枣庄市区)</b></h3><h3> 纪念园是以铁道游击队为主基调,集教育、游览、娱乐为一体的市级公园。</h3> <b>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b>坐落在纪念园内,<b> </b>遗憾的是我们到达时恰逢周一,纪念馆闭馆未能入内参观。 <b>铁道游击队纪念碑</b>,坐落在铁道游击队纪念园中心,1995年8月建成。游击队战士持枪冲杀的铸铜人物塑像,矗立于纪念碑顶端,碑体中央镶嵌着由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题写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8个金箔帖面大字。 碑底座两侧的花岗岩人物浮雕,再现了游击队员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碑座的八级台阶象征八年抗战。 <b>枣庄人民英雄纪念园</b> <b> 国防军事体验区,</b>里面展示的武器装备。 <h3><b> (2) 铁道游击队影视城</b><div><b> </b>铁道游击队影视城位于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内,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而兴建的,影视城按真实大小修建了民国时期的商行、照相馆、武馆、炮楼等,是山东省最大的仿民国时期建筑群,有英雄之城的美誉。</div></h3> 村镇 正泰国际商行 炮楼 武馆 临城知事公署 临城火车站 铁道游击队史料馆 <h1><b>(二)台儿庄古城</b><br></h1><h3> 台儿庄古城,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坐落于枣庄市台儿庄区和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古城肇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称(清乾隆赐),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古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古城内有古河道、古码头、中华古水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古城与波兰首都华沙同属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市内主要包括古城风景区、台儿庄大战纪念馆。</h3> <b>(1)台儿庄古城风景区</b><br> 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因为台儿庄大战,古城化为一片废墟,目前的古城是本世纪重建的。2010年5月1日,台儿庄正式开城。2013年8月5日,古城重建项目全面竣工。<br> <b>古城西门</b> 在天下第一庄城楼前合影留念 “天下第一”牌坊 古城中华老字号美食街 龟汪摇橹船码头 龟汪 <b> 船型街</b>,中间建筑为大运河非物质文化博览园。 天后宫 天后宫正殿内景 运河山东第一闸 <b> 闸官署</b>,明清闸务官员办公的地方。 彭家码头 码头对岸南门龙湾运河风光 <b> 远波桥</b>,从南门进入古城之桥,夜晚灯光十分漂亮。 望河楼与天主教堂 <b> 郁家码头</b>,这里是京杭大运河中河台儿庄段。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 观看陈列展览 <b> 历史遗迹</b>—残垣断壁、弹孔痕迹 “大中华赋”与抗日英烈雕塑 <b> 复兴楼</b>,台儿庄古城的地标性建筑景观。 古城 夜景--西门 古城夜景--步云廊桥 古城夜景--船型街 古城夜景--天后宫 <b>(2)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及周边运河风貌</b><br>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位于台儿庄区城区西南郊,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初期著名的台儿庄战役而修建,纪念馆由纪念碑、陈列馆、影视馆、全景画馆、战地记者馆、无名英雄墓、国防教育园等部分组成。 到达台儿庄古城的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纪念馆全景图(图片网上下载) 进入陈列馆内首先见到的是一组群雕 抗日名将坚守台儿庄 走出陈列馆时,恰逢当地某中学的学生们来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台阶上站满了学生。 国防教育园内陈设的飞机、坦克。 纪念馆周边大运河旖旎的风光赛江南 谢谢观看!部分图片、文字源于网络,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