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三落厝:岁月雕琢的闽东风韵

朔果蕾蕾

<p class="ql-block">  在福州连江的丹阳镇坂顶村杜棠自然村,隐匿着一座承载数百年历史的古民居群落——三落厝。它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每一处细节都雕琢着闽东地区独特的文化韵味,静静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  三落厝始建于唐末,最初是连江县第一位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张莹的故居,原名“七星台” 。后在明朝时不幸毁于大火,嘉靖年间,郑氏族人在原址重建,历经四百多年风雨洗礼,依旧保存较为完好,是连江规模最大的古民居群落。其木石结构,坐东朝西,由三座水平三进、以过雨亭相连的四合院组成,这种独特的建筑布局与常见的明清古建筑纵深分布三进格局截然不同,横向舒展的院落,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  踏入三落厝,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马鞍白墙黛瓦、飞檐翘角,在阳光的照耀下,勾勒出古朴而典雅的轮廓。走进其中,院内美人靠、观景阁、纳凉凳、练武石、石磨、石舂等,虽历经岁月摩挲,却依旧散发着往昔的生活气息,让人不禁遐想曾经这里的热闹场景。</p> <p class="ql-block">  令人称奇的是,三落厝内“山泉入宅,房中有溪,溪中有房”。清澈的水渠贯穿院落,渠中鱼虾田螺自在游弋,增添了灵动之美。沿着水渠漫步,水流潺潺之声相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二厝大堂中,一根7米长的度篙静静伫立,上面详细记载着当年修建时各构件的尺寸,为后人重修房屋留下珍贵资料,它是三落厝建筑智慧的传承见证 。</p> <p class="ql-block">  三厝中那面古朴残墙,更是别具特色。修缮时,设计师巧妙运用连江贝壳增加墙体含钙量,古老与现代材料的结合,不仅让残墙重焕生机,更碰撞出传统与时代交融的火花。穿过残墙,古今交错之感扑面而来,仿佛完成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不仅有精美的建筑,还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每年农历七月,郑氏后人都会举行盛大的“祀食”活动,延续四百多年,成为当地一大民俗奇观。人们献上精心烹制的米糕、糍粑等美食,祭祀祖先,传承着家族的记忆与情感。</p> <p class="ql-block">  如今,三落厝在保护与开发中重获新生,被改造为度假酒店和文创街区。它既保留了古建筑的韵味,又融入现代舒适元素和文创活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这份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让这座古老的建筑在新时代绽放出别样光彩 ,续写属于它的传奇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