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和弄在纺工路建成之前,作为出入绢纺三村的唯一通道,承载着三村居民们日常的出行往来。是我对盐仓街记忆中不可缺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盐仓街与新和弄的交叉路口右侧,有幢青砖墙面、洋瓦屋顶的平房。这里是农林局的一个工作场地,周围的人都习惯称它为“汏瓶间”。至于它正式的名称叫什么,里面的工作做点啥,我无从知晓。只晓得院子里有大量玻璃瓶,还有一间屋内养着许多白老鼠,如今回想起来,那大概率应该是一间实验室。</p> <p class="ql-block"> 汏瓶间的大铁门面对盐仓街,院子里靠南面有一些老旧平房,据说这里曾是“新兴蚕种场”的催青室。可惜的是,部分房屋在日军轰炸中被毁。整个汏瓶间再往南,就是盐仓街人人皆知的桑园地了。</p> <p class="ql-block"> 在旧时,“新兴蚕种场”产业规模颇为庞大。除了拥有桑园、催青室等外,如今南湖天地所保留的小洋楼,也曾是蚕种场的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在模糊的记忆里,竹篱笆沿着盐仓街延展,将“汏瓶间”的新老平房与外界隔离开来。“汏瓶间”后面的墙外,便是淼建、元飞和剃头老王的家。</p> <p class="ql-block"> 剃头老王是盐仓街家喻户晓的人物,几乎每个居民都认识他。他总是笑眯眯的,特别和蔼可亲。老王在绢纺厂门口的理发店工作,那时候,我特别喜欢找他理发。他育有建国、建伟等好几个子女。</p> <p class="ql-block"> 读书时,汏瓶间最吸引我的地方是里面养的白老鼠。它们毛茸茸的小身体和灵活的动作让我着迷。有时候,我会和徐伟、徐刚兄弟一起到汏瓶间玩,他母亲在那里做临时工。我们会讨些白老鼠回家当宠物养,或者拿到学校吓唬胆小的女孩子取乐。</p> <p class="ql-block"> 近几年,月河出现了一位颇有名气的网红人物,大家都叫他“阿星”。阿星是农林局家属,之前就在汏瓶间做过临时工,和我的发小巍宏还共事过一段时间呢。阿星人十分有趣,力气极大,有一股蛮劲 。</p> <p class="ql-block"> 盐仓街的记忆,就像一幅画卷,将汏瓶间、桑园地、剃头老王和阿星等等的故事一一展现。构成了我童年生活中最珍贵的部分,也是我至今最眷恋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