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羌小三峡的石鸭子滩(2)

蜀夫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诗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这千古名句中的“平羌江”说的是从青神汉阳坝到乐山城东一段岷江水路,与隋唐时期在原关庙乡附近江岸边设立过平羌县城有关,江因地而得名,即李白诗中所述的平羌小三峡。岷江顺流南下,过汉阳后,受山间地形影响,蜿蜒迂回了两个大弯,在此形成了由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连贯而成的平羌小三峡,之后江面渐宽,流经乐山城区后在乐山大佛脚下与大渡河交汇。小三峡风光旖旎,两岸留存众多历史古迹。</p><p class="ql-block"> 今年元旦节,我到乐山市悦来乡的小三峡渔村与友聚会时,听当地村民说石鸭子滩值得游玩,顿时来了兴致,一行人便临时起意朝着石鸭子滩前行。当时,岷江正值枯水期,背峨峡河滩边的乱石丛中,显露出一条徒步爱好者们用双脚踏出来的崎岖小路,岷江水荡漾在脚边,时而还能撞见泛舟江中的渔民……石鸭子为背峨峡内的一处河滩,长约千余米,宽约百米,河滩上的岩石长期经受水流的冲刷和侵蚀作用,日积月累逐渐变得奇形怪状、凹凸不平,冠以人们的美好想象,嶙峋怪石神似姿态各异的鸭子,此地因此而得名,并伴随自媒体的快速传播而名声大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