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阿尔茨海默症的预防

妮儿

<p class="ql-block">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变化,会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0年到15年就开始发生。很多患者会把“健忘”等早期症状误判为正常衰老,进而延误就医。目前,我国超过70%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已经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p><p class="ql-block">那么,具体怎么预防早期的阿尔茨海默病呢?注意,重点来了。根据国内的专家共识,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要关注三类因素。</p><p class="ql-block">第一类需要关注的,是生活方式因素。</p><p class="ql-block">比如,运动。持续不活动的人,跟经常运动的人相比,痴呆的风险更高。</p><p class="ql-block">再比如,社交。中老年人社交隔离带来的孤独感,和痴呆风险的增加显著相关。</p><p class="ql-block">再比如,认知刺激。这是什么意思呢?主要就是多接触新鲜的人和事,给自己的大脑频繁输入新信息,这能增强神经回路功能的可塑性。</p><p class="ql-block">今年4月,《自然》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还发现,中老年人日常使用手机、电脑,能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偶尔玩玩手机、电脑,能让中老年人的认知退化风险降低58%,还可以延缓认知衰退的进程。</p><p class="ql-block">没错,让老人适当玩手机,对延缓大脑衰老来说,非常有帮助。</p><p class="ql-block">第二类需要关注的,是与阿尔茨海默病存在相关性的其他疾病。</p><p class="ql-block">比如高血压。血压和大脑健康的关联性很高,高血压可能造成大脑血流紊乱,破坏血脑屏障,让有害蛋白在大脑里堆积,影响脑功能和记忆功能。因此血压不能高。但是,注意,也不能低。低血压会造成大脑组织缺氧、白质损伤、海马体萎缩,这些都可能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的诱因。</p><p class="ql-block">再比如抑郁症。老年期抑郁症非常危险,大脑会过度分泌皮质醇,导致海马体萎缩,并且加剧神经炎症反应。得抑郁症的老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要高出116%。</p><p class="ql-block">再比如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70岁之前,每提前5年患2型糖尿病,痴呆风险就会增加24%。这可能是因为,胰岛素抵抗,会造成有害蛋白在大脑里堆积。</p><p class="ql-block">除了前面这些疾病,感官损伤也需要关注。</p><p class="ql-block">比如,听力损伤,这会导致信息获取受限、认知刺激减少,增加痴呆的风险。根据研究,听力每恶化10分贝,痴呆风险就会增加16%。不过,听力出现问题后,及时使用助听器可以明显降低痴呆风险。</p><p class="ql-block">再比如,视力损伤,这同样会让人减少外部信息的摄入,导致大脑接收不到足够的认知刺激。视力障碍的人,痴呆风险会增加50%。</p><p class="ql-block">第三类需要关注的,是其他的非疾病因素。比如,年龄、家族遗传、早年教育水平,等等。这些本身都不是病,但是,它们与阿尔茨海默病都存在相关性。</p><p class="ql-block">比如,年龄。65岁以后,年龄每增加5岁,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就会翻一倍。从性别上看,女性患病率比男性更高,大约是男性的1.8倍,死亡率是男性的2倍以上。</p><p class="ql-block">再比如,教育。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当前的中老年群体中,早年上学少于6年的人,也就是没有上完小学的人,得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更高。</p><p class="ql-block">再比如,遗传。在所有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大部分是65岁之后才发病。目前学界的共识认为,这里面有很大程度的遗传因素。具体来说,是一种名叫载脂蛋白E的基因,它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非常强。这种基因的某个亚型的携带者,到65岁时,大脑中很可能会出现异常水平的β淀粉样多肽,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病理现象之一。</p><p class="ql-block">而阿尔茨海默病中还有少部分患者,在四五十岁时就会出现相关症状。在医学上,这种情况被称为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而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大多是由特定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只要携带这些基因,就有相当高的发病率。</p><p class="ql-block">目前,这样的基因突变已经发现了3个,分别出现在3个基因上。这三个基因分别叫,APP基因、早老素1、早老素2。</p><p class="ql-block">这些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有多强呢?举个例子。在哥伦比亚的安第斯山区中,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大概有5000多人。他们在300年前都属于同一个家庭。这5000多人中,大概有一半多的人会在40岁左右出现轻度的认知障碍,然后在50岁之后发展成阿尔茨海默病。</p><p class="ql-block">因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这个家族的很多人都只能工作到40多岁,之后要么回家,要么去医院。为什么会这样?后来研究人员发现,主要就是这个家族存在一个遗传的基因突变,就是咱们前面说的,早老素1的基因突变。</p><p class="ql-block">当然,这个发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家族都会把去世家人的大脑捐献给科研机构做研究。</p><p class="ql-block">一来,这些研究能帮我们搞清楚阿尔茨海默病的部分遗传机制。二来,这个家族中也有少数人,罕见地逃过了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这些幸免者的基因,能帮人们搞清楚如何预防阿尔茨海默病。比如,在2024年,研究者就从他们身上发现了一种基因突变,叫,基督城突变。这个突变就像阿尔茨海默病的疫苗一样,起到了保护作用。</p><p class="ql-block">按照研究人员的估算,假如把这种基因突变复制到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患者身上,那么至少能把发病时间推迟20年。当然,这些都是后话。</p><p class="ql-block">那么,回到现在。假如要从现在就开始预防阿尔茨海默病,需要做些什么呢?</p><p class="ql-block">前段时间,阿尔茨海默病方面的权威期刊《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上,刊登了一项大型研究,样本来自四川。文章结合四川地区1400多名患者过去5年的住院记录,给出了3个预防准则。</p><p class="ql-block">注意,重点来了。</p><p class="ql-block">第一,关注早期症状。</p><p class="ql-block">比如,一旦出现健忘、语言障碍、计算困难等等症状,最好及时就医。</p><p class="ql-block">再比如,关注家人的行为动态,尤其是老人的日常行为变化,比如老人出现迷路、情绪波动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p><p class="ql-block">第二,定期检查,控制相关疾病风险。</p><p class="ql-block">比如,定期检测血管风险因素,控制好血管风险,可以把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降低40%。</p><p class="ql-block">再比如,定期检查听力,平时注意控制耳机音量,必要时佩戴助听器,这样可以维护大脑健康。</p><p class="ql-block">再比如,积极参与综合认知训练,不管是年轻还是年老,不管是健康群体还是已经出现轻度认知障碍,都可以参与相关的训练。这能延缓认知衰退,防止它发展成阿尔茨海默病。</p><p class="ql-block">第三,管理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比如,健康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坚果、鱼类。</p><p class="ql-block">再比如,加强运动,每周至少做150分钟的运动,即使是低强度训练,也能帮助大脑预防认知衰退。</p><p class="ql-block">再比如,规律睡眠,睡眠期间脑脊液会清除大脑中的代谢废物,帮助大脑维持正常功能。</p><p class="ql-block">简单说,预防的核心在于三件事,定期检查、关注早期症状、管理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那么,什么时候开始预防最好呢?30到40岁,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起点。阿尔茨海默病的很多早期病理变化,可能会在三四十岁就已经发生,临床症状可能要等到60岁之后再出现。</p><p class="ql-block">换句话说,关心大脑,就从今天开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