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去年初,去南极探险时途径南美阿根廷,今年是专程前往南美五国,深探南美之秘……都说南美之旅是人生最艰辛的旅程!我们做了一个月时间的心理建设,准备迎接这个时间最长(25天)、飞行最多(20次)、最艰苦(海拔最高3700米、5个早班机和4个晚班机)旅程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挑战</span>!</p> <p class="ql-block"><b>D1~D2(4月15日~16日):广州(中国)—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圣保罗(巴西)</b></p><p class="ql-block">出发!人生第二次闯南美,还是要克服30个小时的空中飞行之苦……接下来,开启南美探秘的连续飞行模式~~</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24人(23+1领队)于当地时间16日下午17:43分,准时抵达巴西圣保罗的瓜鲁柳斯机场,地面温度23ºC。入住 Hotel Nacional Inn Jaragua Sao Paulo(圣保罗雅拉瓜国家酒店)。</p> <p class="ql-block"><b>D3(4月17日):圣保罗(巴西)</b></p><p class="ql-block">圣保罗天气:18℃-27℃,局部晴朗。</p><p class="ql-block">第一站——巴西圣保罗。圣保罗是南美最大城市,是巴西的工业、金融、商业、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经济最好的城市,相对于我国的上海。圣保罗的繁华和杂乱并存,高楼大厦林立,流浪汉到处可见。</p><p class="ql-block">【小插曲】:今天早上吃完早餐,我溜达到酒店门口刚站了一会儿,由于我脖子上习惯性挂着手机,酒店的黑人保安立马过来用中文劝我“小心手机被抢”。看来,巴西的治安可见一斑,同时也给心里上紧了发条。</p><p class="ql-block">【圣保罗大教堂】是南美洲最大教堂,始建于1913年,直到1954年才建成,并作为庆祝建市四百周年的活动对外开放。它融合了哥特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广场正中央“零起点”是测量圣保罗和其他城市距离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周围是治安最差的地方,一般旅行团参观圣保罗大教堂都是车游外观,看到今天有警车和警察密集部署,虽然台阶上坐了很多流浪汉,导游还是决定让我们下车参观。</p> <p class="ql-block">据了解,穿藏青色的是市警察、穿灰色的是州警察,看来今天警力充沛啊!<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和警察们愉快地合了个影。</span></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西方复活节圣周的第一天,巧遇大教堂在举行超大型的弥撒,几乎集齐了全巴西的大教主在一起,仪式很隆重!</p> <p class="ql-block">【IPIRANGA十八世纪皇宫】于1885年建成,是模仿法国凡尔赛宫建造的,但建完后巴西就废除了国王制,所以皇室并未入住,目前是皇宫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从皇宫博物馆往下走,仿佛置身于巴黎的凡尔赛宫。</p> <p class="ql-block">遇见巴西美女。(在巴西,白人与土著、黑人与土著经过500多年的混合,形成了白棕、黑棕肤色,用巴西人自己的话说,他们就是“拿铁和卡布奇诺”。)</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四周的花园建于1908年至1909年间,也是模仿法国巴洛克时期的风格,如同巴黎凡尔赛宫花园。</p> <p class="ql-block">在花园里,老公遇见一位花园保安,两人相视一笑,比比谁的光头亮!</p> <p class="ql-block">【护法英雄纪念碑】位于圣保罗独立公园,由花岗岩和青铜制成,是巴西第一位国王佩德罗一世为纪念巴西于1822年独立而建的。纪念碑四周的铜雕像就是讲述当年的独立过程,纪念碑的圣火终年不熄,与迎风飘扬的巴西国旗遥相呼应,彰显了“不独立,毋宁死”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中午,我们在 NATIVAS 吃了一顿全球闻名的巴西传统特色风味的【巴西烤肉】。巴西烤肉外焦内嫩,厨师将一道道不同部位的精美烤肉,轮流送到客人面前,让客人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部位,再由厨师削切入盘,直到游客吃足为止。</p> <p class="ql-block">【圣保罗方尖碑】位于伊比拉布埃拉公园内,高72米,由大理石制成。它是为了纪念1932年宪政革命而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开拓者雕像】由花岗岩雕刻而成,它是为了纪念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民对巴西历史发展的贡献而塑造的开拓者群雕像。</p> <p class="ql-block">【蝙蝠侠胡同】,这是藏在维拉马达莱纳区深处的一条数百米的小巷,巷子从地面到墙上的每一寸都被涂满五颜六色的涂鸦。这条著名的巷子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涂鸦艺术家,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新的涂鸦盖过旧的涂鸦。</p> <p class="ql-block">【拉美议会大厦】,它不是一座大楼,而是一个建筑群,分南北两区,中间由马路隔开。南区,由拉美议会大厅、拉美议会大厦办公楼和拉美民俗博物馆三座建筑组成;北区,则包括玻利瓦尔演播厅、五指纪念碑、签字合影大厅和白色水塔四部分。</p><p class="ql-block">这个拉美议会大厦办公楼,是拉美议会办公和各国元首开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拉美民俗博物馆内展示了包括巴西在内的拉美各国的民俗艺术品,地面下镶着一个巨大的南美三维地图的沙盘。</p> <p class="ql-block">西蒙·玻利瓦尔(1783-1830年)的塑像,他是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核心领袖,被誉为“南美洲的解放者”。他领导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等国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独立,并推动了拉丁美洲的政治与社会变革。</p> <p class="ql-block">巴西女人雕塑 ,以夸张手法突出了巴西女人丰乳、细腰、凸臀的魔鬼身材,象征巴西的传统审美特征。</p> <p class="ql-block">五指纪念碑,一个流血的手掌雕塑,血痕恰似南美地图。</p> <p class="ql-block">晚上,在“老北京铜火锅”吃晚餐,没想到在遥远的南美还能吃上中餐,倍感亲切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b>D4(4月18日):圣保罗(巴西)—利马(秘鲁)</b></p><p class="ql-block">早上乘坐早班机前往利马,利马天气:18℃-22℃,间歇性多云。</p> <p class="ql-block">【初步印象】秘鲁,是一个坐在金山上的“乞丐”!总人口约3000多万,其中印第安人占45%,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有200多万华人,约占总人口的10%,他们主要经营堵场、餐馆、超市。</p><p class="ql-block">利马,是一个不下雨的城市,但并不干燥,因为安第斯山脉阻隔了太平洋过来的雨水,雾气在空中就散了,下不到地面,所以被称为“无雨之都”。这里的房子大多不盖顶,像半成品建筑,有一种说法是房子不封顶可以免税。</p> <p class="ql-block">【圣马丁广场】为纪念何塞·德·圣马丁将军而命名,于1921年7月27日开放,以庆祝秘鲁独立100周年。何塞·德·圣马丁是南美洲独立战争的杰出领袖和军事统帅,同时也是阿根廷的民族英雄。他与西蒙·玻利瓦尔一道被誉为“南美洲的解放者”,1878年,阿根廷、智利和秘鲁三国共同尊其为“祖国之父”。</p> <p class="ql-block">【武器广场】是秘鲁首都利马的核心地标,也是利马的发祥地与精神文化中心,见证了秘鲁政治生活历程中的许多重要事件,1821年圣马丁将军就在这里宣布秘鲁独立。广场中央是漂亮的花园和喷泉,四周保留着大量殖民时期建筑,融合了西班牙巴洛克、哥特式与本土建筑风格。这个广场也被公认为最漂亮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1821年宣布秘鲁独立后成为总统府,现在总统还在这里办公。</p> <p class="ql-block">【利马大教堂】又叫利马主教座堂,建于1549年,是广场最古老的建筑,保持着浓郁的西班牙建筑风格。时逢西方的复活节,大街上人车稀少,但每个教堂门口却是人头涌动,排队的人看不到队尾。</p> <p class="ql-block">每个去过教堂的信徒都会得到一份神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利马的Union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步行街上的街头艺术表演。</p> <p class="ql-block">【海滨长廊】包括上下两层的海滩和绿色海岸的山,站在南太平洋的海边,感受海风的吹拂,看着滑翔伞在天空中翱翔,欣赏落日时分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这个蓝顶房子,是彭丽媛2016年访问秘鲁时就餐过的“玫瑰餐厅”。</p> <p class="ql-block">【地画公园】,就是在太平洋沿岸的宽阔草坪上,用种植的鲜花,把纳斯卡大地画的几个主要图案展示出来。上图是双手,下图是一束花。过两天我们即将乘坐小飞机观看纳斯卡地画,现在先预习一下。</p> <p class="ql-block">【爱情公园】位于太平洋海岸的悬崖边,这里是恋人们谈情说爱的地方。公园内有一条彩色马赛克长椅,色调鲜艳,蜿蜒起伏,好似海浪,椅背上镶嵌着关于爱情的经典语句,如“灵与肉的结合就是爱情”。</p> <p class="ql-block">公园中央矗立着标志性雕塑《吻》,该雕塑高5米,展现一对恋人热烈拥吻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一天的市内观光,晚上入住利马的Hampton by hilton san isidro(利马圣伊西德罗希尔顿欢朋酒店)。</p> <p class="ql-block"><b>D5(4月19日):利马(秘鲁)—伊基托斯(秘鲁)</b></p><p class="ql-block">伊基托斯天气:23℃~31℃,局部多云。</p><p class="ql-block">一大早的航班飞到了伊基托斯,一下飞机,看到的伊基托斯街景很像东南亚的泰国,满大街跑的三轮车就是当地的出租车🚕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直奔码头,准备乘船游览亚马逊河。</p> <p class="ql-block">【亚马逊河】是世界流量最大、流域最广、长度第二的河流,源头位于秘鲁的安第斯山脉,全长约6400公里,流域面积达690万平方公里,流经秘鲁、哥伦比亚、巴西等9个国家,最终注入大西洋。亚马逊雨林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被誉为“世界之肺”。伊基托斯是亚马逊河的上游,河水泛黄、水流湍急,没有一座桥梁敢跨越亚马逊河。</p> <p class="ql-block">亲眼看到了亚马逊河,才猜到儿子的老东家为什么叫“亚马逊”这个名字了。因为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每秒达21.9万立方米,占全球河流总流量的20%,是长江的7倍、尼罗河的70倍。所以,贝索斯选这个名字合乎情理。</p> <p class="ql-block">早上参观印第安人的村落,导游介绍了印第安人的文化是如何从欧洲传播来后,又是如何传承下去的。由于亚马逊河流域没有成片的土地,原著民印第安人只能靠自然的果树和捕鱼为生。他们给我们展示了手工艺品的制作和怎么用特有工具来打猎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今天,一只树懒🦥偷偷溜下树来,它慵懒又可爱,一时间成了我们的“宠物”!</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原著民现在的生活环境,他们有菜场、药房、学校、银行……老一代的印第安人生活比较原始,但他们的孩儿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在</span>已经可以上学了。</p> <p class="ql-block">菜市场里面有卖马哈(就是食蚁兽)和食人鱼。</p> <p class="ql-block">这是他们的药店。</p> <p class="ql-block">居民家里很干净。</p> <p class="ql-block">学校和教室。</p> <p class="ql-block">银行的一个营业所可以办理多个银行的各种业务,现场一个小妹妹在取钱。</p> <p class="ql-block">一群小男孩在水池里戏水。</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入住伊基托斯雨林酒店CEIBA TOPS(木棉淘普斯酒店)。</p> <p class="ql-block">千防万防,都没有防住病毒感冒的侵袭!为了往后的漫长旅程,今天下午我和老公忍痛割爱,放弃了追逐海豚和垂钓食人鱼的活动,在酒店里足足睡了五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精彩瞬间,只能从团友们的记录中分享了。</p> <p class="ql-block">晚上,在伊基托斯雨林酒店的餐厅<span style="font-size:18px;">享用</span>特色风味餐。</p> <p class="ql-block">热带雨林的夜晚宁静而清新。</p> <p class="ql-block"><b>D6(4月20日):伊基托斯(秘鲁)—利马(秘鲁)</b></p><p class="ql-block">伊基托斯天气:23℃~31℃,晴朗;利马天气:18℃~23℃,局部晴朗。</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导游带我们徒步走在美丽的原始热带雨林保护区,林中古木参天,植被茂盛,奇花异木。他还给我们介绍了一些亚马逊森林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导游在介绍酒店的屋顶就是用此叶子做的。</p> <p class="ql-block">红球姜,是一种天然的生姜洗发水。</p> <p class="ql-block">可可果,是可可粉及巧克力的原料。</p> <p class="ql-block">天然秋千。</p> <p class="ql-block">在亚马逊雨林,有一种会走路的树,当地人称之为“森林幽灵”,学名为“行走棕榈树(Socratea exorrhiza)”。这种棕榈树会从树干基部伸出数十根支柱状的次生根,它看起来像“长脚”一样。当某一侧根系感知到更好的生长条件时,就会逐渐在该方向萌发新根,同时另一侧的旧根慢慢枯萎,使整棵树缓慢“移动”,每年可移动几厘米到一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走到雨林深处,突然出现一棵参天大树,高达40-50米,它叫 Ceiba(木棉树),这也是雨林酒店命名的来源。</p> <p class="ql-block">回到利马,又可以吃中国餐了,一家叫“楼外楼酒家”里的广州大厨做了地道的广东菜。</p> <p class="ql-block">今天晚上团里有一位广东队友过75岁生日,巧遇耶稣复活日同一天,大家一起为其庆生,场面很热闹;还有一位队友在利马的朋友前来“探班”,给我们大家都带了当地水果以表慰问。</p> <p class="ql-block"><b>D7(4月21日):利马(秘鲁)—纳斯卡大地画(秘鲁)—Pisco皮斯科(秘鲁)</b></p><p class="ql-block">纳斯卡天气:16~31℃,间歇性多云;皮斯科天气:18~24℃,有雾。</p><p class="ql-block">从利马出发驱车四个多小时赶到一个小机场,我们将乘坐小型飞机观看纳斯卡大地画。</p> <p class="ql-block">【纳斯卡大地画】(又称纳斯卡线条),位于利马以南350公里的一处沙漠荒原上,1939年因飞机经过其上空而被发现,<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 1994 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span>。这些巨大的图案由线条、几何图形、动植物和人物图案组成,延绵500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因图案巨大,只有从高空俯瞰才能看清全貌。为了便于乘客观看,飞机需侧飞贴近地画,而为了让飞机两侧的游客有同等待遇观看同一幅画,驾驶员需不断地调转机身,强力的左右摇摆,导致机舱内12个人超过一半的人出现晕机,严重的人则呕吐不止、自始至终不敢睁眼,而我却安然无恙!以下是我拍到的地画图案(手册上16个图案我拍到了14个):</p><p class="ql-block">1、鲸鱼🐋</p> <p class="ql-block">2、太空人</p> <p class="ql-block">3、猴子🐒</p> <p class="ql-block">4、狗🐶</p> <p class="ql-block">5、蜂鸟</p> <p class="ql-block">6、螺旋</p> <p class="ql-block">7、蜘蛛🕷</p> <p class="ql-block">8、秃鹰</p> <p class="ql-block">9、海藻</p> <p class="ql-block">11、鹈鹕</p> <p class="ql-block">12、鹦鹉🦜</p> <p class="ql-block">13、手</p> <p class="ql-block">14、树</p> <p class="ql-block">16、花🌺</p> <p class="ql-block">看大地画归来入住皮斯科 PARACAS区的海边酒店San Agustin Paracas(圣奥古斯丁帕拉卡斯酒店)。</p> <p class="ql-block">傍晚,遇上壮丽的海上落日🌄,海天交界处仿佛燃起一场烈焰,将天空染得通红,海水像流动的鎏金。 </p> <p class="ql-block"><b>D8(4月22日):皮斯科(秘鲁)—</b><b style="font-size:18px;">帕拉卡斯鸟岛</b><b>(秘鲁)—</b><b style="font-size:18px;">瓦卡奇纳绿洲</b><b>(秘鲁)—利马(秘鲁)</b></p><p class="ql-block">帕拉卡斯天气:17~25℃,<span style="font-size:18px;">晴;瓦卡奇纳天气:16~32℃,多云;利马的天气:18~22℃,间歇性多云。</span></p> <p class="ql-block">早上乘车前往帕拉卡斯国家自然保护区,在海狮岛码头乘游艇游览【鸟岛】。</p> <p class="ql-block">游艇刚驶出码头不久,在一片宽阔的海域意外地遇见一群海豚🐬,三五成群,好像集体在嬉戏。</p> <p class="ql-block">据说,何塞·德·圣马丁在1820年9月7日率领远征军从智利出发,通过海路进攻秘鲁时,就是在帕拉卡斯湾的这个码头登陆的,见证了圣马丁从拉普拉塔到南美解放的传奇之路。</p> <p class="ql-block">在前往鸟岛的途中,远远地看见海边悬崖上有一个高128米、宽67米的巨型图案,形似烛台或三叉戟或仙人掌。它就是巨型地画“山间烛台”(又称帕拉卡斯烛台),与著名的纳斯卡线条齐名,但年代更早,其起源至今仍是个谜。</p> <p class="ql-block">游艇沿着鸟岛游览,岛上栖息着数以万计的海鸟,包括鸬鹚、鹈鹕、秘鲁鲣鸟、印加燕鸥等200多种鸟类,堪称海鸟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还看到二只洪堡企鹅(濒危物种),这种企鹅适应温暖气候,是秘鲁和智利沿海特有的珍稀物种。</p> <p class="ql-block">除了鸟类,岛上还有海狮、海豹。</p> <p class="ql-block">鸟粪是优质的天然肥料,秘鲁曾因出口鸟粪而繁荣,被称为“鸟粪共和国”。1849-1874年间,约1万名华工被强迫在岛上挖鸟粪,劳动条件极其恶劣,许多人死于虐待或自杀。</p> <p class="ql-block">由于长期风化和海水侵蚀,岛上遍布溶洞、拱门和嶙峋礁石,形成独特的海蚀景观。</p> <p class="ql-block">【瓦卡奇纳绿洲】是南美洲为数不多的天然沙漠绿洲之一,绿洲的中心是一个天然的泻湖,四周环绕着棕榈树、桉树和沙丘。</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达的时候,湖面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沙丘、棕榈树、蓝天与白云,都倒映在“镜子”里。没有风的扰动,波纹不见,只有纯粹的宁静与和谐,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幅静态画卷,让人沉醉于这静谧而美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不靠谱的秘鲁】:</p><p class="ql-block">1、在皮斯科坐小飞机看地画时,我们预定是下午1:20的航班,却被硬生生地拖延到了下午3:56才起飞,还没有理由、不给退票。</p><p class="ql-block"> 2、从伊基托斯返回利马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是</span>下午2:10的航班,其中有二位队友没有座位号,原来是航司超买了机票。直到起飞前,经过交涉才得以解决。</p> <p class="ql-block">回到利马,终于又吃上了广东客家菜。</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利马的Sheraton Lima Historic Center(利马历史中心喜来登酒店)。</p> <p class="ql-block"><b>D9(4月23日):利马(秘鲁)—库斯科(秘鲁)—乌鲁班巴(秘鲁)</b></p><p class="ql-block">库斯科的天气:5~21℃,多云,海拔3330米;乌鲁班巴的天气:6~22℃,多云,海拔2890米。</p><p class="ql-block">早上乘机飞往曾经是神秘的古印加文明中心的【库斯科古城】。</p> <p class="ql-block">公元11世纪,印第安人以库斯科城为首都,在高原地区建立印加帝国。15~16世纪初形成美洲三大古代文明之一:印加文明。1533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并成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统治的中心。1821年7月28日,在利马宣布独立,成立秘鲁共和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昔日的印加王宫。</span></p> <p class="ql-block">今日的王宫遗址。</p> <p class="ql-block">参观【太阳神殿】(又称“<span style="font-size:18px;">金宫</span>”),它是印加帝国国王的住所,也是印加帝国最神圣的宗教中心,供奉太阳神因蒂,被誉为印加文明建筑与信仰的巅峰之作。因其墙壁、雕像和装饰几乎全部覆盖黄金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1532年,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率领168人的军队入侵印加帝国,国王阿塔瓦尔帕带着4万名随从与之会面,火枪对阵石头,皮萨罗无一人受伤就消灭了印加人,俘虏了国王。神殿的墙壁、地板和庭院曾覆盖纯金,西班牙殖民者描述其“难以置信的美妙”,但大部分黄金在殖民时期被掠夺,用于支付阿塔瓦尔帕的赎金。</p> <p class="ql-block">神殿的主殿,供奉太阳神,曾放置一尊巨大纯金太阳神像,面向东方,夏至时阳光会精准照射到特定位置,金光闪耀,象征太阳神与印加王的联系。彩虹殿与闪光殿,用于宗教仪式,墙壁设有放置圣物的壁龛。</p> <p class="ql-block">神殿的巨石墙由精确切割的石块拼接而成,无需黏合剂即可严丝合缝,部分石墙保留至今,仍能抵御地震。</p> <p class="ql-block">这种印加石工技术,相当于我国古代的榫卯工艺。</p> <p class="ql-block">走在库斯科的街头,街道和建筑都保存着浓厚的历史韵味,仿佛能听到过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武器广场】是库斯科古城的核心地带,曾是印加帝国举行重要庆典、祭祀和军事活动的场所,如今则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景点。1983年,库斯科古城(包括武器广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库斯科大教堂门前挂着方济各的巨幅海报,以纪念4月21日刚刚去世的天主教第266任教皇<span style="font-size:18px;">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格里奥。</span></p> <p class="ql-block">由于库斯科的海拔在 3300 米左右,我们从0海拔的利马直接飞抵3300米高海拔的库斯科,没有缓冲余地。中午,团队里已有几位团友出现了高反现象,老公的感冒正值高峰期,加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反,</span>午饭没吃就躺下休息了。我也放弃了库斯科古城的游览,去寻找药店购买各种防高反的药及氧气罐、补充感冒药。</p> <p class="ql-block">下午,随车来到印加帝国时期的军事要塞【萨萨瓦曼<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陪老公在车内等候</span>没有入内参观,但此处海拔高达3700米,老公的高反更严重了。一个小时后,终于离开要塞前往乌鲁班巴,海拔开始逐渐下降。</p> <p class="ql-block">入住乌鲁班巴的 Taypikala Deluxe Valle Sagrado(巴列萨格拉多塔皮卡拉豪华酒店)。</p> <p class="ql-block">【惊险的一幕】:</p><p class="ql-block">从国内带来的感冒在南美隐藏得很深,到了第九天,我已基本收尾,老公才刚过高峰期,但都尚未痊愈。为了心心念念的马丘比丘,我俩“夹着感冒的尾巴”飞到了海拔3330米的库斯科。由于是早班飞机,早餐是打包的简餐,一向挑剔的老公挑食不吃。加上从零海拔一下子降落到高海拔,刚开始我们还感觉不到高反,未作休整就开始了高原上的游览。到了中午部分队友出现了脸白、犯困、没胃口等高反现象,老公突然觉得浑身发冷,添加了衣服就昏昏欲睡,午餐不合胃口又没吃。我们放弃了下午的行程,但军事要塞在海拔3700米处,躲在车子里也能感觉到高反的进一步加剧。接着,二个小时的山路颠簸几乎人人开始晕车,坚持到了酒店,一进房间老公倒头就瘫软在了床上,此时体温不断攀升、血氧开始下降,脸色发乌,甚至连吸氧都吸不动了,似乎“奄奄一息”,我顿时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幸好团队里有位医术高超的陈医生,随即给他测血氧(81不算太低)、量体温(37.3不算太高<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鉴于他的昏迷状态和三顿没吃饭的情况,即被诊断为“低血糖”。原来,高原上的低血糖是如此悄无声息、没有一点反应的啊!于是医生强令老公吃完了打包的晚餐,及时补充了能量,人才慢慢地缓了过来,总算把老公从绝境中拉了回来……太吓人了!</p> <p class="ql-block"><b>D10(4月24日):</b><b style="font-size:18px;">乌鲁班巴</b><b>(秘鲁)—</b><b style="font-size:18px;">圣谷</b><b>(秘鲁)—</b><b style="font-size:18px;">热水镇</b><b>(秘鲁)</b></p><p class="ql-block">圣谷的天气:6~22℃,多云,海拔2890米;热水镇的天气:12~25℃,<span style="font-size:18px;">多云,海拔2120米。</span></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夜的“抗争”,直到第二天早上6点老公才彻底退烧,终于可以在酒店美丽的花园里散步了,新鲜的空气沁人心脾。</p> <p class="ql-block">花园里有几只羊驼🦙,它们性格温顺、可爱,即使在吃草时也透露着一种独特的气质,让人看了忍俊不禁。</p> <p class="ql-block">羊驼也很社牛,会主动亲近人,这样的互动觉得它们非常可爱和友善。</p> <p class="ql-block">离开酒店时,发现门前有一片曼陀铃花,色彩鲜艳,婀娜多姿,独特的气质吸引着人们去亲近,但它毒性很强,又让人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圣谷盐田】海拔约3500米,依山而建的盐田,沿陡峭山坡层层排开,在阳光照耀下,宛如镶嵌在安第斯山谷中的马赛克,色彩如梦如幻。(制盐原理:盐水由地下盐矿渗透而来,通过引渠流入盐田,水分经阳光照射蒸发后,盐结晶析出,从灌水到收盐约需一个月时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圣谷梯田】海拔3600米,是古印加人的“农业试验基地”。在广袤山丘间,有众多下沉式圆形梯田,深度从百米到160米不等,十多层梯级环环相连。古印加人利用乌鲁班巴河床中不同比热容量的鹅卵石,在梯田底部铺垫不同厚度,形成梯田的温度差异,制造出20种不同的微气候与生态环境,以培育适应不同气候的农作物。</p> <p class="ql-block">在莫雷梯田所在的莫瑞小镇,遇见朴实的土著印第安人。</p> <p class="ql-block">走进安第斯山脉深处,到古印加部落家访,女主人热情接待了我们,给我们介绍了古印加文化习俗和传统的安第斯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在去火车站的途中,看到了悬挂在高高的、陡峭的山壁上的“胶囊酒店”,还有一行7名旅者正攀登悬崖前往酒店,以这个进度估计天黑前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入住</span>不了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欧雁台火车站,乘坐豪华观光列车沿着乌鲁班巴河、穿过安第斯山脉前往热水镇,一路的风景非常壮丽。</p> <p class="ql-block">抵达热水镇后入住 El MaPi by Inkaterra(艾尔玛皮因可特拉酒店)。热水镇,是全世界游客前往马丘比丘的唯一门户,也是一个驿站!</p> <p class="ql-block"><b>D11(4月25日):热水镇(秘鲁)—马丘比丘(秘鲁)—库斯科(秘鲁)</b></p><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的天气:13~25℃,多云,海拔2400米;库斯科的天气:5~21℃,多云,海拔3400米。</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们冒雨乘坐园区巴士上山。</p> <p class="ql-block">到了山顶观光平台,眼前一片白茫茫,什么也看不见,心想难道历经千难万苦来了却一场空?耐心等待了十分钟后,云雾中慢慢显出了山峰。我们激动得跳起来,纷纷拍下云雾缭绕的马丘比丘。</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马丘比丘被云雾笼罩,像是披着薄纱的少女,古城建筑群若隐若现,仿佛漂浮在云端。云雾在山间流动,时而遮蔽视野,时而短暂散开,露出梯田、石屋和神庙的轮廓。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既神秘又震撼!</p> <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印第安人创造的印加文明,被誉为“天空之城”和“失落的印加城市”,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马丘比丘建于15世纪,原是印加帝国鼎盛时期其中一个国王的住所,是印加贵族的休养地和祭祀中心,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p> <p class="ql-block">通过城门入口,就正式进入了马丘比丘古城,门上有洞和环,说明曾栓过大横梁。</p> <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是一座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古城,共有各种功能建筑140个、台阶100处,还有大量的梯田。这座悬浮在天际的“失落之城”,以令人震撼的几何线条切割着苍穹,每一块灰白色花岗岩都在诉说着印加文明与自然的永恒对话。</p> <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古城的布局经过精心规划,主要分为两大核心区域:城市区和农业区,两区之间由巨大的石墙分隔。城市区又细分为 (1)神圣区 (2)祭司与贵族区 (3)平民南区三个主要部分。</p> <p class="ql-block">主广场:是古城的城市中心,周围是重要建筑(太阳神庙、拴日石、三窗庙、主神庙),用于宗教仪式和公共活动。</p> <p class="ql-block">主神庙:举行大型宗教仪式的主要场所,由三面巨石墙构成,中央设有大型祭坛,周围环绕小型神龛,用于供奉神像。墙壁由巨大花岗岩砌成,不使用灰泥,石块间严丝合缝。</p> <p class="ql-block">三窗庙:一堵巨大石墙上开有三个梯形窗,朝向安第斯山脉的不同方向。象征印加宇宙观中的“三界”(天界、人界、地界),用于天文观测或宗教仪式。</p> <p class="ql-block">祭司与贵族住宅区:位于主广场附近,建筑工艺精细,墙壁打磨光滑。</p> <p class="ql-block">农业区(大梯田):层层叠叠的梯田是印加文明最伟大的成就之一,马丘比丘约有100块梯田,采用了先进的排水系统,防止水土流失。主要用于种植玉米、土豆等作物。</p> <p class="ql-block">这些都是储存粮食的粮仓。</p> <p class="ql-block">晨雾如流动的轻纱掠过石砌神殿,安第斯山脉的群峰在云海中若隐若现。</p> <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位于海拔约2400米的山脊上,两侧是600米深的悬崖峭壁,下方是湍急的乌鲁班巴河谷。这种险峻的地形不仅构成了壮丽的自然屏障,更赋予了这座“天空之城”无与伦比的震撼美景。马丘比丘终究不是被时光遗弃的废墟,而是人类写给山海的永恒情书,在云与石的碰撞中持续生长着神性。</p> <p class="ql-block">【热水镇】坐落在马丘比丘山脚下,小镇虽小,但商业成熟,遍布旅馆、餐厅、酒吧和纪念品商店,漫步在小镇上,感受自然与文化交融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流经小镇的乌鲁班巴河。</p> <p class="ql-block">帮徒步者背行李的背夫。</p> <p class="ql-block">游毕,从热水镇火车站返回。</p> <p class="ql-block">又回到了高海拔的库斯科,入住库斯科的Xima Exclusive Cusco(库斯科西马尊爵酒店)。</p> <p class="ql-block">晚上享用库斯科特色餐——羊驼肉。</p> <p class="ql-block">酒店对面的广场上,一群女孩子正在举行“Quinceañera”15岁成年礼的庆典仪式!</p> <p class="ql-block"><b>D12(4月26日):库斯科(秘鲁)—圣地亚哥(智利)</b></p><p class="ql-block">圣地亚哥的天气:7~22℃,大部分晴朗。</p><p class="ql-block">一早起来,我们去到库斯科机场,准备离开秘鲁前往智利。刚离境进入候机厅,队友DD姐又高反躺倒了,心率100多、血氧只有69,还伴有便血,情况非常危急。在我们“随队医生”的帮助下,找来了机场的医护人员和氧气瓶,由于缺乏必要的医疗仪器和设备,只能一边输氧一边联系机场医生,由于语言不通(秘鲁人一句英语都听不懂),双方在翻译软件的帮助下,进行着艰难的沟通……鉴于DD姐目前的状况,机场医生不建议她上飞机。</p> <p class="ql-block">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输氧、补充葡萄糖等急求措施,DD姐慢慢地得到了缓解,终于在飞机起飞前血氧升到了80。在陈医生和周领队的果断决策下,马上撤离高原登上了飞机(飞机上有氧气的)。在秘鲁以这样的方式离开,还是觉得不太友好吧!</p> <p class="ql-block">全体队员都安全抵达了智利首都圣地亚哥,DD姐也恢复了精神。</p> <p class="ql-block">路过圣地亚哥的新地标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科斯塔内拉塔</span>”,它也是南美洲的最高楼,高度300米,共64层。</p> <p class="ql-block">直接入住圣地亚哥市的 Ola Santiago Providencia, Tapestry Collection by Hilton(圣迭戈普罗维登西亚欧拉酒店—希尔顿启缤精选酒店)。</p> <p class="ql-block">几天没吃到中餐了,今天到了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终于吃上了正宗的中国川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