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接上期)我们这个篮球队在那里是小有名气的,曾获得独立团二十几个连队比赛的冠军,我们还不时的与瓦房子锰矿矿队和附近的一些单位进行比赛交流,由于平时工作也比较出色,部长对我也比较好。这一段时间也是我下乡以来心情最好的一段时间。后来团里成立篮球队,我也曾短时间离开连队,到凌源七一三铁路工地集训,但很快就回归了连队。</p><p class="ql-block"> 幸运的是,一九七一年七、八月份,传来了从知青中大量招工的消息,而且消息很快变成了现实,大家都在跃跃欲试。而就在这时,又传来了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好的消息:连里希望我作为骨干留下来,不参加这次招工。面对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无论如何也要搏一下。我找到了部长,反复向他强调了这次招工对我人生的意义,并恳请部长为了我的前途,应该放我走。感谢通情达理的部长最后下狠心放我走,这个知遇之恩我会一辈子铭记在心的!</p><p class="ql-block"> 一生遇部长一人,足矣!</p><p class="ql-block"> 回想下乡的那些年 ,凭着年轻的单纯、无知、莽撞和冲劲,留下来很多令人哭笑不得又回味无穷的荒唐事。有心爱的军帽掉到井里,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吊在井绳上,让人把着辘轳,中间辘轳失控,人一下子扎进井水里后,第一件事是去拿帽子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壮举;有为了借到一部江湖奇书立下三天就还的誓言,却被猎奇的众多知青读者疯抢而至今未还的遭遇;有为了抗议伙食不好,集体站队手捧无油的清汤齐步走并高呼“共产主义,主义主义主义”的无奈;有赌能吃三斤大帽高粱米饭而吃下三斤二两后,蹲了半夜厕所的笑料;有回家拿回青年点的一斤烟叶,顷刻之间就会被瓜分不留一丝痕迹的共产主义。总之,青春的生命总会在不经意间,创造出千奇百怪的故事,把苦难的生活演绎成令人捧腹的喜剧</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年轻人,给点阳光就会灿烂,不会放过每一个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 。可惜的是没有人给你表现的机会,你得学会在默默的煎熬中,努力在稍纵即逝的瞬间表现自己的价值,学会在默默无闻中,看准机会,一击中的。</p><p class="ql-block"> 很可惜的是,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下乡上山运动。留下的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却少的可怜。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各家的生活都很穷。很少有闲钱拿出来进照相馆,而大量的劳动场景和生活场景的拍摄必须有手持相机到现场去完成,但当时拥有手持相机的家庭很少很少。那时人们的穿着打扮的简单和破旧很难引起人们留下影像的心情。以至于在收集知青下乡上山的资料时收获甚少。这是一件让人非常遗憾的事!</p><p class="ql-block"> (六)在工厂的日子里</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一年的10月19日,在下乡上山整整三年后,我被招工回城并被分配在我父亲曾经所在的工厂——朝阳农业机械厂,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我被分配在钣金车间,成为一名钣金工,我的师傅比我年长几岁,但技艺精湛,干活干净利索。从此开始了一招一式的学徒生活。</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钣金车间,设备还很简陋,但人员的配置却相当豪华,总共二十几个人中,有七个大学生,他们都是文革后名校毕业的,不乏长春地质学院、大连海运学院、吉林大学名校毕业的高才生。因为我们属于同时代人,交往没有障碍,那时的知识分子喜欢夹着尾巴做人,谈笑间对我的帮助也是很大的。</p><p class="ql-block"> 当好钣金工 首先要熟悉冲床的结构和模具的制作,又要熟悉薄铁板的制作和成型原理,还要熟练掌握钣金下料的基本画法和技能,还得掌握钳工操作的一些基本技法。下定决心一点点的学习和积累,除了在实践中虚心向师傅求教外,在家里每天都学习钣金下料的的画法和技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两年出徒时,自己已基本熟悉和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车间和班长交给的工作任务,具备了独立工作的能力。经过两年的学徒,我出徒了(钣金工两年出徒)。</p>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0日写于牡丹花园家中</p>